孟慶志
(訥河市孔國鄉進化中心學校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31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生想象力培養研究
孟慶志
(訥河市孔國鄉進化中心學校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311)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陣地,是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學段,是學生想象力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有想入非非的情景,所以挖掘并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有潛力的。而閱讀教學因其自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以及藝術審美性等特征,實施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學生想象力 培養
想象是思維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任何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想象。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象力更是學生閱讀不可缺少的。人們常說“藝術世界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原因之一在于它像純粹數學一樣,具有‘空筐’結構的性質。所謂‘空筐’,正是藝術家為萬千聽眾提供的想象力的空間。”所以,藝術創造并不是僵死的油彩、墨跡、紙張等材料的簡單堆積,它往往講究的是“藝術的留白”,注重追求“咫尺之內,而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的藝術境界。這里講的主要是藝術的想象,而教學中的想象也是如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象是學生思維創造的表現,是學生憑借生活閱歷的積累和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情感以及審美等相關知識,對文本內容進行的一種再創造和個性化的解讀,它強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獨立的閱讀體驗。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教學理念要新穎
作為學生學習上的解惑者、人生路途中的啟航員,教師只有理念不斷更新,才可以以行動去感染學生,起到表率的作用。所以,教師的教學理念要新穎不保守,這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前提。具體來說,在閱讀教學中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脫去陳舊的外衣,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以對話、探究、體驗、多層多角度和個性化的閱讀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將學生視為有個性、有血肉的活生生的個體,尊重并重視他們的自主獨立閱讀意識。唯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萌發創造的意識,想象力也會更加活躍。如教授冰心《觀舞記》一課,按照常規的教學順序,教師先是介紹作家作品,解釋生字詞,然后劃分段落并概括大意,逐層的分析解讀,最后總結全文歸納主題。很顯然,這樣的教學理念是定式,沒有新意。如果可以反其道行之,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先找出文眼,教學冰心的《觀舞記》,首先必須把握課文所抒發的情感,了解課文是運用什么手法表現卡拉瑪姐妹生動的舞姿,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其“飛動的美”的,然后才可能明確教學應著重解決或突破哪一個“點”。如果要解決文章是怎樣表現出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這一點,那就必須引導學生去感知印度舞蹈的特點,了解舞蹈是以身體、服飾、神態、心靈等方面表現內容的,對每一方面的描寫所的寫作手法、語言特點等進行具體分析、品味,然后抽象歸納:用語言表現某種藝術,必須充分發揮想象力,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多角度描寫。再圍繞文眼進行一步步的解讀。
2.發揮教材優勢,鼓勵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教材是初中生進行語文閱讀的首選材料,也是初中生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技能的基礎。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能夠給初中生帶來心靈的啟迪和情感的陶冶。初中語文教師在El常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優勢,根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并且采用“以教為主導,以人為主體,以練為主線”的教學方式,使全體初中生都能夠投入到閱讀中,在閱讀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還要鼓勵初中生進行課外閱讀,不斷拓寬閱讀的范圍,對初中生的閱讀思路進行優化和啟發,使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閱讀的優勢,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3.拓寬閱讀范圍
開展閱讀活動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掌握靈活性和全面性的特點,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初中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為了拓寬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范圍,培養初中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我會積極開展語文閱讀活動,讓初中生在閱讀實踐中發揮主體作用,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將每堂語文課的前5分鐘作為初中生閱讀訓練的時間,在這5分鐘里學生可以閱讀語文教材,可以進行口語訓練,還可以交流閱讀心得,總之要學會開口“說”。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改變了初中生“高分低能”的閱讀現狀,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對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情感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再造想象
情感是想象的動力,豐富的情感能夠觸發想象,如果我們對所讀的作品、所見的事物缺乏情感,想象也就很難展開,而情感又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境產生。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通過情感渲染創設情境,以此來激活學生的再造想象。如曹操的《觀滄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學生只有發揮自己的想象,才能理解“澹澹”“竦峙”“叢生”“豐茂”“蕭瑟”“涌起”,才能想象出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涌起滾滾的波濤的壯觀畫面。“口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口月的運行好像出沒于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內,這需要豐富的想象力。詩歌虛實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賞讀“空白”,通過想象再現畫面,領悟詩歌中優美的意境,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
想象對學生的閱讀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提出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對閱讀教學理論的深化,也是想象力培養在閱讀教學方面的延伸。由此,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仍將不斷彌補和完善,繼續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保持研究與參與的熱情。
[1]吳華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2,(24).
[2]涂利民.初中語文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成功教育,2012,(8).
[3]陳小芳.如何給初中語文閱讀擂上想象的翅膀[J].學周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