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龑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重慶 404100)
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特點及對策探討
趙 龑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重慶 404100)
思想道德自我發展的規律一般經過多元碰撞、價值澄清、新模建構、整體提升幾個階段,是道德自我發展的規律,周期性、開放性、實踐性是這一規律運作的特點。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影響很大,需要從更新德育觀念、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
社會環境 思想道德 實踐性
由于社會環境變化和教育模式及主體的特殊性,給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帶來了一定難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須緊握時代脈搏,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教育需要更新觀念,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問題,不少學生職業理想漂浮、專業學習動力不足,學生的思想認識、職業取向和人生價值觀總體良好,德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中,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開創德育工作的新局面。[1]
現代新儒家倫理思潮和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潮,既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潮的發展和繁榮,又給大學生的道德選擇留下了思考的空間。[2]
1.自我目標定位的差異
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同以及學生自我目標定位的不同,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重點使學生正確認識什么是成才,怎樣才能做到對社會更有用,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心理素質的不同
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他們要么有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視感,要么有相互歧視心理,要么有逆反心理,調皮、不受管教、不成熟是他們的典型表現。心理素質的不同,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必須切合學生的思想特點。
3.學生層次的不同
目前,各種主客觀因素決定了高職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報考高職高專的一般是達不到普通高校分數線的高中生和職專、職高、技校的“ 對口生 ”。降低層次的壓力使他們內心自卑,情緒低落,入校后的思想波動較大。學生層次的不同,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消除學生的自卑感,使他們堅定完成學業的信心。應當激勵他們正視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較好地完成學業。
4.社會認知度的不同
社會對高職有些偏見,不僅不利于高職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由于社會認知度不高,他們往往也對自己認識不足,或對自己的認識發生偏差。社會認知度的不同,要求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高職,堅定自己的選擇。高職學生注重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影響高職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因素主要有市場經濟的影響,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競爭體制有利于進取、平等、競爭等新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和強化,推動社會道德的進步;另一方面,市場經濟自身的盲目性、自發性和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又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對社會風氣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巨大沖擊。
5.現行的學校德育有的存在實質和形式上問題的
許多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不重視對職業道德的培養,有一部分教師和行政人員對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持否定態度,認為學生課很多,考試很多,職業道德教育會加重負擔,很多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沒有落到實處,有的教導太過狹義。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變化,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必須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來應對。
1.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道德環境
校園是學生活動的主要空間,校園文化的主體及受益者是學生。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對學風、校風及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
2.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與管理,發揮學生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高職院校的特色是強技能,因而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實習 (往往是分散的小集體活動 )的時間相當多,能否讓學生自己管理好自己,學生干部能否承擔起組織管理職能,是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可以說,學生干部素質的高低,影響到一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敗。因而要完善學生干部的選拔與考核機制,制定學生干部考核與評優制度,教育培養制度,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工作監督,力求學生干部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同學的知心朋友。
3.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學生黨建工作,積極穩妥發展黨員。尤其要重視在低年級學生中發展黨員,培養一批政治思想過硬上進,在學生中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生黨員,通過學生黨員把黨的教育方針、學院的管理意圖貫徹到學生中去,利用學生黨員影響和帶動一大批要求上進的學生,營造學校良好的政治氛圍。團總支是高職院校團組織德育工作網絡的中轉站,是德育具體工作的實際操作者,是基礎德育思想的傳播者。因而要求團總支的干部自身也應有較高的政治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同時要善于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院校的德育理論化為具體實踐,將現代特色的道德化作春雨,滋潤學生的心田。團支部是團組織德育工作的基本單位,所以團支部應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正確的價值觀,堅持考核團員時把政治思想放在第一位,定期開展班團主題活動,用示范、 討論的形式灌輸德育內容,讓團員樹立“ 德如樹之根,才如樹之枝 ” 的觀念,根源不可無,才能良好體現人生價值。
4.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堅持思想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青年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我們開展這項工作的基本途徑是:積極創建理論教育基地和青年志愿者活動基地,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觀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錄像、展覽、圖片等,激勵青年學生奮發向上的風氣;積極開展校園藝術周、社團文化藝術節、學雷鋒做好事等各種有益的活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群眾性的活動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受到了廣大青年學生的歡迎,在實踐中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要加強實踐環節的作用,任何職業道德規范都是從實踐中來、在實踐中完善的,應該讓學生在親自實踐中培養競爭意識,養成職業習慣,學生只有在進行實習、實踐過程中真正承擔崗位任務,才能切身體會到自己角色的變化,適應職業環境,才能把這種職業習慣逐漸地內化為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提高道德認識水平。
[1]呂遂峰.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5,7(4):31-32.
[2]曹育南,常小勇.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中外比較研究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02(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