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暉
(河北省行唐縣上方中心 河北行唐 050602)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策略
劉朝暉
(河北省行唐縣上方中心 河北行唐 050602)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正確認識情感教學并加以運用。此外,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在實踐學習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是我國九年義務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時也是基礎性教學的重要學科,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比如拼音、生字詞等基礎知識的教學,更要在語文教學中挖掘和培養學生的情感,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從而構建學生的情感認知,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學習,教學方式創新,充分實施情感教育。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喜歡這位教師,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相反地,如果學生不喜歡這位教師就會厭惡這門學科。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關注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
小學生年齡在7~13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學生在校時間比較多,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而這個階段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謹言慎行,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為學生樹立起榜樣。
情感教學的實施,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開端。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愛生活、愛勞動、愛科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全面發展被提上了日程,很多學校開始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情感教育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信念。
一直以來,師生關系一直都處于尷尬的地位。教師為了方便管理學生,不得不在學生面前保持一幅嚴峻的面孔,但是這樣無疑就會加強學生的畏懼心理,從而不敢和教師說話,學生有學習或是生活中的問題也不敢和教師溝通,從而導致了雙方信息的部不對稱,造成教學質量低下的局面。通過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實施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改善一直以來師生之間尷尬的關系,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更像是師生之間情感橋梁和紐帶,通過情感教育,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辨識能力,讓師生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師首先要端正思想,和學生平等地進行交流學習。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游戲,一起進行體育鍛煉等辦法,以此構建深厚的師生情誼。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每天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教師給予正確的思想引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用學生感興趣的新聞、故事或者笑話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校,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同學。和同學朝夕相處,同學之間的情誼十分可貴。教師可以建立學習小組,讓小組內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分配小組時,教師可以把成績差的學生和成績好的學生分成一組,一幫一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多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國的歷史文化和各方風俗民情。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在周末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圖書館學習,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了解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豐富文化。
筆者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孩和母親吵架后離家出走,到了晚上,她非常餓,但是她身上沒有錢,她來到一家面館,面館的老板娘請她吃了一碗面。這個小女孩非常感謝老板娘,老板娘卻說:“我給你一碗面吃,你就知道感謝我,那么你的媽媽為你做了多少頓飯呢,你怎么不知道感謝她呢?”人總是不懂得感恩父母。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應多給學生灌輸感恩思想,讓學生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情感的交流。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影片,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任務除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生字、句子,了解課文的故事梗概之外,還要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內涵,感受到小女孩的凄慘和無助,激發學生的憐憫之情。
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所以教師可以經常和學生談心,讓學生在寬松平等的環境中學習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正能量。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正確認識情感教學并加以運用。此外,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在實踐學習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