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蓮
(青海省循化縣清水學區清水小學 青海循化 811100)
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
尹 蓮
(青海省循化縣清水學區清水小學 青海循化 8111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小學語文來說,教材中有很多閱讀材料,這就要求老師要對閱讀材料做到絕對的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學生們在學習閱讀材料的難度。本文針對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進行分析,探討一些對于教學改革的觀點。
小學語文 低年級 閱讀教學 改革
隨著教育的發展,新課改的理念已經逐漸滲透到小學教育中了。對此,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一層高層次的教學理念,這主要體現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上。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其不能理解更深層面的知識內容,而且小學生閱讀量較低,文學功底薄弱,這就增加了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難度。本文就小學生低年級的閱讀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1]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的教育問題,因為語文是學生們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而小學語文重要的組成之一又是閱讀,因此,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就成了教師的教學難點。只有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培養學生們閱讀的習慣,才能夠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現狀看,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閱讀教學課時分配不合理。小學是打基礎階段,是培養學生聽說讀 寫能力的階段。具體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寫字教學上,而忽視閱讀教學。這種情況將導致學生 對生字的掌握效果良好,而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對其未來 進行更高階的語文學習不利。二是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與互動。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大多年齡偏小,具有好奇心重、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豐富及好動、頑皮等特點,教師進行閱讀教學 時,如果沒有與他們互動,及時督促他們,學生就會思緒“神 游”,無法專心學習,最終影響閱讀教學整體效果。三是教師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認識不足,重視度不夠。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時常聽到這樣一種論調:低年級語文就是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只是“點綴”,因為低年級學生大多沒有足夠能力理 解文章。這種看法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經不起任何推敲 和檢驗。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 課堂,并積極參與課堂。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現狀來看,教師對課堂氛圍能促進教學的認識明顯不足,引導低年級學生自由閱讀時,缺乏必要的引導,致使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不讀或者默讀。
針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筆者認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解決:
1.培養學生們閱讀的興趣
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特有的年齡特點,使其對于自己不敢興趣的知識很難學進去。因此,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就至關重要了。只有學生們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那么,該如何培養小學生閱讀語文的興趣呢? 筆者認為是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本著快樂教學原則,用情趣引導的方式開展教學。以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作為引導,為學生打開閱讀大門,拓寬閱讀視野,從中收獲興趣和喜悅。[2]
2.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師生互動是一節高效教學課堂的必備要素,一方面,通過 互動可以及時掌握學習實時動態,幫助教師及時調整課堂。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與教師互動,能收獲教師的關注,更好地理 解和感知文章。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十分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 情感交流。如教學《秋天的圖畫》這節課時,筆者先用情景導入 方式與學生開展互動:“大家看一看窗外,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么?這個季節有什么特點?”通過兩個簡單的問題,學生的注 意力立刻被集中起來,大家踴躍回答剛才提的問題。接著,筆者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趣:“秋天是這么美的季節,我們要不要一塊感受下呢?”在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后,筆者順勢引入 今天的教學主題——《秋天的圖畫》,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認識和感知秋天的“美”。通過類似課堂互動,既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他們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豐富多彩。[3]
3.強化學生對閱讀技巧的鍛煉
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教師除了進行識字訓練打好 基礎外,還要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技巧。其中,最基礎也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學會查找文章中心內容和段落的中心句子,懂得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如指導學生閱讀《難忘的一天》這 篇文章時,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讀完課文之后,筆者提出 以下問題:“文章中的我最難忘的一天是哪一天? 為什么這一天這么難忘? ”很快,學生便從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接著,筆者再一段段地講解,講解過程中要求學生概括段落大意。還可以針對段落中的重點句子重點指出,并選取重點句子的重點詞語遣詞造句,以此加深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4]
4.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進行低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有限 的資源創造各種條件,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如上閱讀課之前,可以發動班里學生自愿貢獻課外讀物,建立班級“閱讀角”,閱 讀課和課外時間與學生一塊閱讀。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就自 己閱讀的收獲和體驗進行交流,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現不足的學生及時提點。久而久之,會有更多學生加入到閱讀隊伍中,班級閱讀氛圍自然形成。
根據上文敘述可知,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改革直接關系到我國新一代的發展,這對我國的教育乃至經濟都是至關重要的。語文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靈魂,如果我國失去了自己的靈魂,距離消失也就不遠了。因此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教育,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這只有改革,才能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1]張淑芬.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閱讀的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6(05):55-56.
[2]王金榮. 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 考試周刊,2015(04):45-47.
[3]周宇. 簡析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考試周刊,2015,(03):23-24.
[4]劉玉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