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杰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嘉匯三中)
初中作文教學序列化階梯式專題化實驗初探
劉慶杰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嘉匯三中)
從事初中語文教育多年,在指導眾多初中學子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積累了較多的教學經驗。作文作為語文的“靈魂”,是語文教學成果的集中體現。初中是學生結束初級教育后的又一重要發展階段,因此初中的語文作文能力在學生的受教育時期顯得尤為關鍵。以初中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依托,從作文教學的序列化、階梯式、專題化三個角度闡述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作文寫作。
初中作文;序列化;階梯式;專題化;實驗
在我們長期的教學工作中,一直使用的教科書版本為人教版。教科書的選擇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不同版本的教科書會影響教師的講課內容,同時也會影響教師的授課方法和順序。多年來,人教版教材因其合理的內容編排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從整體的語文學習角度看來,人教版教材內容豐富,知識點安排密集合理,加上適度的練習安排,對學生全面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從作文學習角度來看,教師也應適當依據教材的編排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1.單元讀寫落實探究
眾所周知,單詞和語句是語言的基礎。人教版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充分融合了單詞和語句的知識要點,并且設置了適當的課后練習。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進行寫作授課要忠于教材的序列化,將每一單元的讀寫落實,使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熟練運用語言各種表達方式,熟悉各項修辭及表現手法,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基本修養,方可開展更有效的寫作教學。
2.基本敘事能力培養探究
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教育工作者應適當地給學生增加學習的難度,寫作能力的培養最初應具備敘述事實的能力。在這一階段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導學生主動記錄生活中的事由或者發表簡單的感悟。在敘事中講清“起因”“經過”和“結果”。當學生具備一定的敘事能力和敘事邏輯,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有質的提升。
3.豐富表達技法探究
在學生對寫作有所了解后,即有一定寫作記敘文的能力后,教育工作者可適當引導學生使用更高級的表達技法。例如,“媽媽笑得很開心”此類的初級表達可適當升級為“媽媽的臉上像是開了花一般,滿眼笑意”。這個過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悉心提點,耐心糾正。提升表達技法的過程與培養讀寫能力一樣,是積累性的工作。
作文的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應當循序漸進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進行作文教學中應采用階梯式的教育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具備更高的寫作水平。
1.仿寫探究
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之前,通過仿寫獲得寫作的技巧和內容的積累是十分有效的。教師應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優秀文章的習慣和能力,安排仿寫訓練。優秀的文章在語言和結構上都十分的優美,讓學生學會欣賞優秀文章,適當仿寫優秀文章,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十分必要而且有效。
2.素材積累探究
初中學生的知識面較為小,教師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積累優良素材的能力。例如,多讀優秀的課外讀物,分析教材內的優秀文章及事例等。學生養成及時積累素材的能力并且熟練運用,將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巨大的良性影響,也有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思維體系。
3.思維發散探究
當學生具備一定的仿寫能力,積累一定的素材,通過不斷地寫作練習,學生具備了熟練的寫作技巧。這個時候教師不宜再沿用之前的教育方法,應適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并表達自己的想法。文章是思想的載體,現代教育強調的是發掘學生的能力,并且使每個學生展現自己的特點。優秀的文章承載著優秀的思想,體現非凡的對人對事的思考。教師可以定期依據不同的話題舉辦班級的討論會。例如,以“太陽”為例,鼓勵學生口頭表達出對太陽的認識,在物理層面、人文層面展開多樣深刻的討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形成自己對事對物的獨特看法,寫出優美獨特的文章。
寫作是一門綜合性語言活動,文章也是文字語言的集合體。文章的組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成不同的部分。例如,從文體角度,文章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散文、詩歌等等;從文章的功能角度,文章也有通知、失物招領、說明等多樣的應用;從微觀看來,一篇文章也可以分為語言運用、結構編排、思想升華等幾個維度。這些都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完成成功的探索。
1.文體訓練探究
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學生對文體的認識。人教版語文課本在這一點上十分優秀,在課本的編排過程中,編寫者十分重視各種文體的均勻分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吸取更多的文體,也使學生對文章有更全面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文體教學,講解各種問題的特點,使學生在欣賞各種文體的優秀之處時,鍛煉自身的文章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備課時、在講授文章時,從問題角度單獨做一個剖析。長久以來不斷積累,不但更加透徹地學習了文章,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了文體知識。
2.專題集中式訓練探究
眾所周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依據科學的教材編寫方法,在教材的編排中更加強調教材的整體性和單元間的連續性與互動性,以全面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然而從寫作專項訓練角度來看,教材無法按照語言訓練、結構訓練、整體性訓練進行分門別類的清晰編排。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在忠實于整體教學的前提下適當地將每一單元的內容進行提煉。
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畫出詳細的訓練點,如記敘文就可以劃分構思、選材、描寫、線索、場面、結構等。這些訓練點也就是專題化訓練中的專題內容。注重知識示范:教師按訓練點即專題精心備課,用至少一節課給學生講清專題的知識要點、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并通過一定數量的范文分析,或者教師當場作文圍繞該專題作比較具體的示范。講清系統知識,學生作文有章可循,教師做好示范,學生訓練有法可依,避免了寫作的盲目性。
3.寫作理論與實踐結合探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優秀的教學理論也需要在實踐中發揮作用并且不斷修改,從而使之更加適合學生,更具教學效果。在制定寫作專題訓練的同時,教師應當注重將所講學習方法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中去,培養學生愛寫、樂于寫的習慣。例如,如果當日課堂上講授了使用排比的句型,那么在課堂中可以適當地進行口頭的實踐,如,鼓勵學生即興就某一主題造排比句,或者在課堂上進行排比句接龍,以及時有效的訓練,扎實學生對某一寫作技法的練習。
除了課堂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地將訓練延伸到課堂外去,為學生布置靈活有趣的“體驗式”家庭作業。例如,可以通過鼓勵家長與孩子相處24小時,讓學生完成“我與爸爸/媽媽的一天”的寫作訓練。或者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及閱讀書籍,開展小組討論活動,之后將學生討論的內容編寫成文章,并且互相傳閱。好的文章在于傳達,在多樣的訓練中,學生的各項知識和技法才能更好地發揮載體作用,傳達學生的思想。
初中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而寫作在語文學習中可謂語文修養的綜合體現。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及時且有效的指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應該主動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上的需要,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寫作學習。漢語語言博大精深,語言作為一門優雅的藝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好寫作,不僅是階段教育的要求,對于學生日后的自我提升打下更好的基礎。希望能給予更多的學生幫助,使他們在寫作學習中更上一層樓。
李開明.初中語文故事型作文教學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2.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