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四中學)
淺談構建思想品德課堂教與學的有效活動
梁艷
(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四中學)
眾所周知,思想品德課程是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更是課程價值的直接體現。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做好各方面的轉變工作,通過多種活動的組織有效地開展教與學活動,有效地將教與學整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最大化地展示課程的價值,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可以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以及健康的成長做好保障工作。
思想品德;教與學;思想活動;評價體系
初中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課堂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被動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只會認為思想品德課是枯燥的,導致課堂呈現出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則昏昏欲睡,課堂死氣沉沉,沒有一點生氣的現象。所以,為了構建精彩而有效的思想品德課堂,也為了提高教與學活動的質量,我們首先要做好教學思想的轉變,通過組織多種教學活動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促使學生在教師的肯定中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認識到思想品德課程的存在價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本文從以下幾點入手對如何構建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與學活動進行論述,為學生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當代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與學活動的保障,更是影響思想品德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改基本理念,徹底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思想,以構建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與學活動,同時也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那么,在構建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與學活動中應轉變哪些思想呢?
首先,從以師為本思想轉變到以生為本上來。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學時,我們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活動以教師的活動為主,整節課都是在教師簡單的教中完成的,學生在課堂上基本上沒有“學”的活動,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展。所以,在構建適合課改的思想品德課堂的過程中,我們要貫徹落實課堂基本理念,有效地將以師為本轉變為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確保實現課程價值最大化。
其次,從教與學活動的分離轉變為教與學的整合。在思想品德教學時,我們的教與學活動都是分開的,教師簡單地教,學生死記硬背地學,根本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教與學整合的重要性,有效地將教與學融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能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在構建課改下的有效教與學活動中,教師要轉變思想,這樣才能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的基本理念,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真正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教學活動的組織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保障,也是影響教與學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改變以往灌輸式教學方式,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高效思想品德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以以下幾種教學活動的組織為例進行論述,以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
例如,在教學艱苦奮斗開拓創新時,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為了組織有效的教與學活動,更為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活動”,首先,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之后,組織學生自主結合教材對本節課的相關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比如,有學生提出艱苦奮斗是否已經過時,現在提倡艱苦奮斗會不會阻礙社會的發展?還有學生提出什么是艱苦奮斗精神?還有學生提出我們為什么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組織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并對“艱苦奮斗是否會阻礙社會主義的發展”進行辯論,這樣的自主學習活動的組織不僅能夠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對構建有效的教與學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又如,在教學維護消費者權益時,為了構建有效的教與學活動,更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我選擇了“生活化”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的幾則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一:某人某日花500元向乙商場購老白干一瓶,飲后產生種種不適癥狀,住院治療共花費1000元。經檢驗,某人所購老白干為假酒。該人應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
生活情境二:李先生花了九百多元買了一件毛料西服,穿了一個多星期后,衣服開始褪色、掉毛,李先生找到了該商場的經理王某,王某說:“這是打折優惠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換。”請問,李先生該如何維權?
……
組織學生對上述的兩個情境進行思考和交流,而且熟悉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對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多樣化的活動組織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多種教學活動為有效教與學活動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評價體系的完善是為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是為了營造和諧的環境,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以及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做出肯定,這樣不僅能夠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確保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對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都有密切的聯系。
還以教學維護消費者權益這一節課為例,在評價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評價和點評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情況等等,更重要的是要點評學生身上的優缺點,比如,學生針對情境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有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應用情況等等,還要對學生在發表觀點時的邏輯能力等方面做出點評,給予及時的肯定,這樣不僅能夠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對學生健康的成長以及學習信心的培養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思想品德教師,我們既要做好思想上的轉變,又要做好行動上的改變,雙管齊下才能為有效教與學活動的實現做出貢獻,才能真正展現思想品德課程的魅力,才能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轉變的過程中,我們要切實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切記不能流于形式,否則不僅不能確保新課改理念貫徹落實到實處,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要組織多種有效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在精彩的課堂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劉康英.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2).
[2]陳巧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活動開展的有效策略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6).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