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淑虹
(寧夏工業學校 寧夏石嘴山市 753000)
淺析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安淑虹
(寧夏工業學校 寧夏石嘴山市 753000)
美術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啟迪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從思維和創造的實踐過程看,需先有大膽想象,才會有創造性實踐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感知的內容豐富多樣,從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表現美的欲望與激情。要引導學生主動搜集、觀察、欣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工藝品,豐富他們的創作素材,開拓他們的創作思路,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美術教學 培養 想象力
美術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啟迪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從思維和創造的實踐過程看,需先有大膽想象,才會有創造性實踐。
欣賞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對于一個人,自信心非常重要,孩子的心敏感而脆弱,一句簡單的稱贊,一個關切的眼神,便能讓他們的心激蕩起層層的漣漪。一位先天失聰的女孩,在他父親的細心呵護下,成為中國首位赴美留學的聾人大學生,記者采訪她父親成功的“秘訣”時,他一語道破:學會欣賞。這就是風靡全世界的賞識教育。賞識、欣賞就是肯定。這位先天失聰而又十分幸運的女孩,就是從父親充滿欣賞與關愛的眼神中讀出了鼓勵,積累了自信。父親用欣賞,用愛心打開了女兒走向成功的大門。賞識教育也啟迪著美術教育工作者,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巧妙引導,引發學生的創作意識,教學中要以肯定為主,表揚學生的自主創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增強學生對自己作品的價值認同感,站在學生的視角來看世界,用學生的評價尺度來衡量學生稚氣未脫的作品,打開一個多彩的絢爛繽紛的美術殿堂,學生不會因為美術的表現手法的稚嫩而自卑,更不會苛求自己,相反,他們的創造得到了尊重,在充滿想象力的美術創作中,他們的視野開闊了,美術的境界也宏大了。
鼓掌和喝彩是開發孩子創造力的“催化劑”,在不斷地肯定中,在成功的喝彩聲中,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迸發出創作的靈感、創造的火花,還記得愛因斯坦和他蹩腳的小板凳的故事吧!老師的奚落沒有打擊這位偉大母親對自己孩子的了解,更沒有磨滅她對孩子的信任,在愛因斯坦最初的創造火花迸發的時候,那薄如蟬翼般的點點進步如果沒有他母親的肯定,堅定的肯定、鼓勵與支持,就不會有對現代物理學發展和人類思想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相對論”,如果真是那樣,豈不是科學史上的巨大遺憾!要想孩子想象豐富,我們就要從點滴做起,用寬容和理解,擁有博大的胸懷允許他們“犯錯”,一味的批評,只會使他們的心靈一次次遭受失敗與挫折,使他們逐漸變得謹小 慎微,懶于動手,疏于嘗試,以至天賦泯滅。當然,在發現長處后,適當指出不足也是必須的。他們始終對自己有一種良好的感覺,對美術的興趣因不斷取得成功而逐漸增強,從而更能放開膽子,展開想象的翅膀。
美術教學要改變以臨摹為主的傳統,改之以審美為主,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要以審美的方式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獲得審美感受的同時促使他們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以課堂教育為主與課外美術活動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啟發學生創造性想象。所以教師應把美術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在豐富的生活實踐中,時時感受美,發現美,在扎扎實實打好“ 雙基”的同時,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美術技巧創造出至真至切,新穎獨特的作品。教學中,要重視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在藝術欣賞中不是去對藝術作品進行分析,而是努力培養學生具有審美主體敏銳的感知能力,細致的洞察能力和大膽創造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對藝術形象的藝術欣賞達到審美意境,產生美感,從而促進他們觸類旁通,豐富的想象。此外,教學中教師若能很好地運用現代媒體教育技術,使學生通過視覺材料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提高他們的創造水平,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把符合主題的詩歌、音樂等引入課堂,利用音響、影像、動畫的生動、直觀的特點,增強藝術感染力,給學生以美的啟迪與享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地氣氛中去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教學中還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表達,海闊天空地想象,無拘無束地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創造性想象還有其情景性的特征,這得益于創作環境和美術教學的氛圍的營造,審美環境的創意來自于自然界和現實中種種具有生命力和運動感的形和物。在美麗的自然中,在日常的生活中,隨時都有這樣美的發現。組織學生外出,曠野里隨風婆娑的柳樹,迎風追逐的鳥雀,波光粼粼的水面,姹紫嫣紅的晚霞,都能激發學生創作、表現藝術的激情。不同的色感、光感和聲音的傳播都能觸動學生的靈感,靈光乍現的美。那早春的鵝黃;深秋的火紅;又如夕陽下的靜湖;晨光中的鳥鳴;月色下的蛙湖——這些都能誘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引發他們對美的憧憬,觸發審美主題對美的構思與遐想。此外優雅別致的校園環境,也能誘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與創作欲望,在校園林蔭道旁設置別具一格的現代雕塑,櫥窗里輪換展出學生的美術作品,課間播放輕松愉悅的校園歌曲與輕盈高雅的古典名曲,使人不覺地沉靜在美的視覺與聽覺之中……通過以上優美環境的啟迪,就能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創作出新的藝術作品。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切藝術創作都不可能是空穴來風,空中樓閣,它都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真”而發,由“實”而來,培養學生的一顆探究體味美的心,訓練他們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就一定會見多識廣,就會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發揮出創作才能,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去蕪存真,在多姿多彩的景物中尋找美的真諦,鼓勵學生投身于生活,參加積極有益的活動,看有益學生身心發展的電影、電視,參加一些畫展,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閱歷,積累生活經驗,吸取各方面的知識,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感知的內容豐富多樣,從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表現美的欲望與激情。另外,引導學生主動搜集、觀察、欣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工藝品,一是豐富他們的創作素材,二是開拓他們的創作思路,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教育只有像春雨潤物,細而無聲,才能培育出人格健全,心里健康,想象力豐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