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雁
(廣東省惠東縣平山中心小學 廣東惠州 516300)
信息技術演繹小學語文精彩課堂
王輝雁
(廣東省惠東縣平山中心小學 廣東惠州 516300)
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基礎教育。相比傳統的“口耳相傳”的課堂教學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需求。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好小學語文基礎課程。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具有增加課堂容量、活躍課堂氛圍、創設教學情境的功能,文章選取的典型教學案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演繹精彩課堂。
小學語文 多媒體教學 精彩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符合培養學生熱愛語言文字,喜歡語文課堂教學法。從筆者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來看,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給小學生帶來全新的視覺沖擊,由于多媒體課件設置貼近基礎教育生活,教學中具有實用性,自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文章選用小學語文典型教學案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演繹精彩的語文課堂。[1]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綜合處理語言、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聲音的能力,經過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學結構的過程。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低年段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看圖說話能力的培養。從教材的編排上看,教材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圖案,一本教材都是漂漂亮亮的圖畫,深受到小學生們的喜愛,可以說小學語文一直以來就打造了一套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情景語文教材。可見,圖片在現今低段教學上尤為重要性。然而基于教材的極限性,語文教師授課時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實物投影、背景音樂播放、相關視頻播放等能讓小學生們以最佳的學習條件可以充分的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有效的語文學習。為此,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助教師改善教學效果。[2]
語文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學生學習的親密伙伴,教師一定要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多元的學習資源,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如此,才能讓現代信息技術演繹小學語文的精彩課堂,具體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1.增加語文課堂的信息容量
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一些教學知識內容需要學生識記或理解,僅用教師口語或者在黑板板書不如利用多媒體課件那樣高效率,諸如閱讀與欣賞課文中作者簡介(寫作背景)、重點字詞、文章的段落結構梳理以及課外延伸的資料等這些借助多媒體課件使用省時、省事,且重要的內容可以用不同顏色、字體、下劃線等能在多媒體課件中顯示出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使用能豐富課堂信息傳遞的渠道,提高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傳遞、知識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課堂的密度。為此,小學語文需要提供豐富的課堂教學信息容量以滿足教學目的。例如,學習列寧的《灰雀》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兩個課時就能學習完,在第一課時中,筆者就設計四個環節(部分內容略):
第一環節 圖片欣賞,順勢導入
從網絡上搜索有關灰雀圖片,先讓學生對麻雀的樣子有個最初的印象,接著就進入課文學習。[3]
第二環節 作者簡介、字詞積累
作者情況、歷史成就等介紹(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復習情況,然后幻燈片展示作者簡介內容,加深學生理解)
“萬丈高樓平地起。”教學本課中重要的字詞、拼音、意思等以課件不同顏色體現,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例如,“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第三環節 初入感知,首段學習
先讓學生在臺下自由朗讀(全班齊讀、個人朗讀、小組代表朗讀等多種形式)課文。在多媒體幻燈片上出示問題:通過閱讀這篇課文的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請用鉛筆在第一段旁寫一寫。待師生分析完后,教師再展示下一個問題:“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點兩位學生回答即可,全班學生自習聽(看看能需要補充的),最后教師幻燈片展示,借助課件圖片再次了解灰雀。
第四環節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教師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進入生字學習
(1)讓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課件提示:多音字、形似字等]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讓學生起來回答,給大家分享別人好的學習方法。
(3)學生練寫,讓小組成員相互比較誰寫得好,選擇較好的利用投影儀全班投影,供全班同學欣賞。[4]
[提示: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借助生字本,需要注意左右比例協調一致。另外,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第五環節 總結與作業布置(內容略)
在《灰雀》第二課時中,教師制作課件主要從以下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 聽寫字詞,加強積累
教學本課中重要詞語的音、形、義等擇機選擇省略不同的內容,再隨機點五名學生到黑板上根據課件中展示的字詞填入缺少的音、形、義內容。
第二環節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詳細內容略)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課件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第三環節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詳細內容略)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
(3)教師參與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
第四環節 回顧內容,結束本課(內容略)
第五環節 總結與作業布置(內容略)
以上選自筆者的兩則教學案例,在上課時利用多媒體投影儀或電子白板等,由于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得語文課程富有充實感,從而讓教學變得輕松愉快!
教學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漁”,因此形成學生自我教育的動力機制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真正以生活化、趣味化的角度來熏陶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老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本文選取的應用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教學的只是其中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已經讓語文課堂煥發了新的生機,更多的尚需老師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
[1]曾鳳.多媒體教學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05(04).
[2]李安杰.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多途徑整合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0).
[3]邊樹蘭.信息技術使語文教學絢麗多彩[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0).
[4]楊曉芳.信息技術讓小學語文課堂更精彩[J].小學教學參考,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