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貞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學 湖南冷水江 417500)
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育滲透的策略探討
楊松貞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學 湖南冷水江 417500)
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德育與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要重視高中政治教學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育滲透的重要性,接著從課堂前五分鐘時事播報、課堂教學中穿插時事政治教育以及開展時事政治教育專題講座三個方面提出了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育滲透的策略。
高中政治 時事政治 滲透
高中政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作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時事政治教育,通過引導學生去關注國家發展、民生大事以及世界形勢的風云變幻,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政治理論結合時事熱點還能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成效。[1]
新課標提出,高中政治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與高校政治理論的銜接點,要跟時事政治教育融合,從而完成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要把握具體學科性質,結合時代發展主題,對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時事政治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從新課標要求我們可以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具備很強的時代性與實踐性,要注意在教學中引入一些時事熱點問題,把國家的政策方針跟教材知識結合,讓學生透過這些熱點來分析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能夠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的寬泛,對當前世界的時事熱點有個正確的認識,擺脫了枯燥無味的感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高中政治課的興趣。此外,在高考中,時事政治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很多素材都是取自時事熱點,考察近年來國家大事與社會熱點問題,時代氣息非常濃厚,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事政治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為高考取得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2]
1.課堂前五分鐘時事播報,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每一節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輪流進行時事熱點的播報,要求學生針對這些時事進行思考和點評,教師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了解近期發生的一些大事。具體的播報形式相對比較靈活,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不限定內容,在開播之前選定播報人,之后在課堂上隨機抽取幾名同學運用學到的知識點對時事進行點評。比如,針對當前開展的如火如荼的精準扶貧問題,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播報,像精準扶貧的意義,精準扶貧的對象,精準扶貧如何更加有效等,你如何看待國家的這項政策等等。通過學生的探討與交流,讓學生理解相關的政治理論知識,加深了對這個時事熱點的印象,培養學生關心國際民生的好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2.課堂教學中穿插時事政治教育,加深學生印象
在日常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引入時事政治教育,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內容。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理論來對現實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體現學以致用的思想。比如,國家一直在強調要改革食藥品監管體系,把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加大從企業環節到消費者之間的全程監管力度,尤其是315期間,這個事件屢次成為熱點問題。這個時事政治就牽涉到我們國家的民生問題,而民生問題又是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在給學生講解政府職能的時候,就可以結合這個時事政治讓學生分析這個問題是政府部門哪方面職能的體現,具體的意義是什么。此外,還可以在課堂練習的時候滲透時事政治教育,比如,某個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包含了哪些政治與經濟學道理等。通過這些及時的為學生傳遞政治熱點,從而讓教學不再那么的乏味,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政治教學的實效性,提高了政治課堂教學成效。
3.開展時事政治教育專題講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當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新的路線方針政策之后,或者是國內外發生了一些重要事件之后,教師可以抓住時機把學生組織起來開展時事政治教育專題講座,這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比如,針對當前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組織一個專題講座,主題名稱可以是《品讀反腐劇熱播背后的人心所向》,透過這部劇來分析黨和國家扼腕反腐的決心和勇氣,分析“氣勢磅礴,石破天驚”評語背后隱含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這些時事政治教育專題講座的開展,能夠領會事件的精神實質,同時也是對學生價值觀念的教育,讓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3]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進行時事政治教育的滲透能夠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提高學生觀察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熱情,明確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讓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的充實,不但能夠迎合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能夠充分的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教育功能,從而為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1]李玲.新時期時事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索[J].新課程學習(上),2015(06).
[2]閆榮娟.高中政治如何進行時事政治教學[J].學周刊,2015(12).
[3]婁方應.如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強化時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