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 萍(安徽省宣城市水陽高級中學)
高中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
鳳萍
(安徽省宣城市水陽高級中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英語學習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從教學理念、學習動機、點撥技巧、學習習慣等方面對高中英語自學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高中生;英語;自學能力
傳統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而現代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因此,現代教育具有民主性、主動性和創新性等時代特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讓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和指導下獨立獲取知識,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要讓學生在思考、探究和感知的過程中去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嚴重。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教師過度地依賴,思維動態和學習方式都圍繞著教師開展。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被動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強化訓練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些現象導致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過重,嚴重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也與現代高中英語教育教學思想相背離。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科學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的指導下,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
1.科學的教學觀和學生觀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基礎上相互依存、相互獨立。因此,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出發,樹立科學的學生觀,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和尊重學生,要相信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巨大的可塑性。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樹立科學的教學觀,要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構,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努力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這樣,在教師的導向和學生獨立學習相互作用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2.正確的學習觀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經常被動地聽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才能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高中生在英語教材中只能獲取部分的語言信息,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還需要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取。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在學習動機的激發和鼓舞下才能產生,而學習動機需要內在驅動力的激發才能實現。調查研究發現,很多高中生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家長或教師的壓制下學習,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心理壓力或思想包袱過重,因而對英語學習采取回避的態度,或者懼怕學習甚至討厭學習。還有的學生對自己沒有合理的評價,將成績差歸為自己智力不如別人等主觀想法,久而久之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要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醒合理的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適時調整學習策略,才能強化學生的內驅力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才能讓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自主學習并不是降低教師的指導作用,讓教師對學生放任自流。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給學生傳授合適的自學方法和自學技巧,良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習輕松省力,并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要直接將結論“端”給學生,而是要對學生適時地加以點撥,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找準問題的切入點,才能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尋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讓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滲透下獲得學習方法。同時,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搭建更多的語言實踐平臺,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對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適時地點撥與指導。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條件,也是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好教學計劃,精心準備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教學。預習和復習的內容要對學生的自學具有指導性,要從拓寬學生思路和鞏固拓展知識出發,要培養自我探究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一個獨立的學習者也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自動預習、課上用心聽講、課后主動復習,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培養學生的預習和復習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前預習就是導“疑”的過程。預習是學生獲取新知識主動權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學生要帶著疑問去預習,這樣教師在課堂上稍加點撥,學生便會輕松釋疑,學生學習新課程也會更加輕松。復習是學生將遺忘的知識記起來,使其印象更加深刻,在頭腦中留存時間更長的過程。課后復習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地對課堂學習的內容歸納整理、鞏固加深。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提升學習效果,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學習方法,也是開展英語教學的有效教學手段,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對提高閱讀能力尤為重要。通過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培養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獲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層理解的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高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要從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入手,要用科學的教學觀和學生觀來指導教師教學,要用正確的學習觀來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自學動機,適時地加以點撥指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1]謝靜.淺議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校園英語,2015.
[2]張國棟.授生于漁,還師于魚: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