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金
(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曹丿中學)
巧設問題情境提升初中數學教學實效
唐華金
(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曹丿中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將課堂提問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印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效。
問題情境;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在課堂教學中忽略與學生互動的教學環節,單一地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將課本內容機械地照搬給學生,再加以課后練習輔助教學,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模式缺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教學的內容,教學過程中缺少一種有效的反饋機制,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所以將課堂提問環節引入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課堂提問環節,學生可以對教師所教的內容加以思考和回顧,并且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初中作為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利用有效的課堂提問環節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升入高中后還能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中,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1.優化課程框架,提問重點問題
在當前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步發生改變,其教學的重點內容也在逐漸發生偏移。在面對教學重點內容時,教師要加大課時,重點講解,將課堂提問環節作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點環節,通過對重難點知識的有效提問,使學生掌握、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有利于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會使學生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教師所提的問題上,學生產生求知和探索欲,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在“一次函數”一章的教學中,作為重點章節,教師要從概念出發,重視基礎,多提問概念性的問題,如“一次函數的性質和圖像”等問題,對教師課堂所講的內容復習鞏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準確掌握一次函數的重點教學內容,再配以課后練習的方式,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該章節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2.加入趣味性,使課堂提問靈活生動
在初中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對象都是十二至十五周歲的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和社會觀都還未形成,并且還很容易產生叛逆的行為。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法”提高課堂實效。課堂提問環節也是一樣,教師針對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整合,將趣味性的語言融入其中,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充滿趣味性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所要教學的知識。此外,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和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很大幫助。例如,在“探索平行線的性質”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兩條平行線比作在馬路兩邊沿直線行走的人,永遠不會相遇,如這時有第三人沿斜直線穿過馬路,則第三人與馬路兩邊所截角度有什么性質,教師可提出“從此實例出發,總結平行線的性質”的問題,隨后學生會進行積極思考,最后將總結的平行線的性質反饋給教師,由教師將準確的定義傳達給學生,達到一個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兩條平行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等性質,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方便學生記憶。
3.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俗話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可見數學和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既然數學來源于生活,那也要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在當前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學生往往在思想上存在著一個誤區,就是覺得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的用處甚微,只是為了迎合考試。教師在課堂提問環節可將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先創造一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解決具體生活中的問題,開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章的學習中,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在這一章節要巧妙利用提問環節。如,教師可以提問“有一個籃球場,周長為310米,長和寬之差為25米,求該籃球場實際的長和寬”,教師可以利用這種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首先可設寬為x,長就是x+25,則有2x+2(x+25)= 310,隨后求解方程,解決問題。
“巧設問題情境”對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把握教學動向,對于學生在提問環節反饋回來的問題進行總結,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實效。
[1]管穎.創設問題情境,優化課堂教學: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J].學園:教育科研,2012(20).
[2]劉穎青.讓學生成為問題解析的“主人”:主體性教學理念在初中數學問題案例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2(78).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