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筱牧(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
“藝術語言基礎”課程改革研究報告
蔡筱牧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摘要:藝術語言基礎課程是戲劇表演專業的基礎課程,其學習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整體學習,對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生尤為重要。針對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不適應現象,對藝術語言基礎課程的改革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藝術語言基礎;課程改革;東北地區;朝鮮族
對于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而言,朝鮮族文化的影響伴隨著他們的整個成長過程。由于當地有多種語言,所以學生在學習戲劇表演的藝術語言基礎這一課程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
1.對教材中的范文不熟悉
在藝術語言基礎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教材中的例子和范文顯得很不熟悉,經常不能明白教師所講內容與要表達的意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范文的解讀,影響學生對范文中知識點的掌握。這樣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按照既定教學計劃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影響教學進度。而基礎課程的教學進度緩慢,會導致其他課程的教學節奏被打亂,影響整個專業的教學。
2.教學中情境舉例接受度較低
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境舉例,學生表現出不能接受的情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情境舉例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學生不能很好接受的情況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極為困難。對于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而言,語言環境與其他地區不同,所以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情境舉例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
3.教學內容的不適應
由于語言和文化環境都存在差異,所以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對課程的教學內容不適應。主要表現為對教材中的范文理解困難,對范文表達的意思有不同見解等。這樣的情況使得教師在課堂上難以根據教材進行相應的教學,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這樣就使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工作量增大,對工作和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4.學生的興趣不高
藝術語言基礎在戲劇表演教學中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認知偏差。一些學生認為基礎性課程較為簡單,不必花費太多精力去學習,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藝術語言基礎教材上的內容枯燥,這些都讓學生對藝術語言基礎課程失去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直接導致課程教學活動不能正常開展。
1.根據地區情況進行教材的修訂
相關部門應針對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的語言環境,對教材進行必要的修訂,讓教材具有當地的文化特色。具體有以下兩點:
(1)對教材中的范文進行調整。在教材中添加具有地區特色的范文,最好是以朝鮮族或東北地區漢族為主角的文章。這樣能激發學生對范文的了解欲望,教師在上課之前讓學生自己預習的時候,學生會因為范文中人物的生長環境一致而產生共鳴,很快就能熟悉文章的內容。
(2)教材中的例子要貼近生活。藝術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教材中的例子應該貼近生活。與生活相關的例子可以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只要教師在課堂上提到相關的例子,學生就能根據例子進行相應內容的回憶,并聯系生活延伸想象。這樣就能起到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2.教學內容
對于教學內容,教師不必完全按照教材上的順序進行課程安排,而要根據自己與學生長時間接觸的了解進行教學內容順序的安排。另外,還要根據東北地區的語言文化環境,在教學內容中添加相應的區域文化元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多交流,掌握學生整體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然后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
在教師對學生的了解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問題較多的學生表現出厭煩,要一視同仁,以學生的問題為自己求得教學質量提升的動力。學生在不受教師責備的情況下說出自己的問題,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課程更有好感,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3.教學方法
針對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讓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
(1)重點教學方法。在藝術語言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重點內容整理出來,在制訂教學計劃的時候對重點內容進行更細致的內容劃分。對于重點教學內容,要對學生做出必須掌握的硬性規定,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定期抽查。對于教學中可以一帶而過的內容,教師不必花費太多精力,甚至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重點教學的方法會顯得有些生硬,但對于東北地區成長的學生而言,爽快直接的方式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所以有使用價值。
(2)結合實際演練進行教學。對于技術性內容的教學,要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進行實際演練,以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相關課堂練習的安排,演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其中,借機了解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在演練開始之前,教師要營造較為放松的環境,不能讓學生感覺到緊張,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在演練中掌握所學知識點。
4.開展教學互評
在藝術語言基礎的教學活動中,要建立學生與教師互評的機制。因為藝術語言基礎的學習關系到整個戲劇表演的系統課程學習,所以必須保證教學質量。開展學生與教師互評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對教師日常教學做出評價,提出教學建議,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整體要求,對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學生則可以通過教師的評價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互評活動的開展可以實行學生匿名的規則,這樣可以防止教師對個別學生有不好的情緒。
藝術語言基礎的教學在戲劇表演專業教學中尤為重要,其關系著該專業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所以要根據現有的問題,盡快對藝術語言基礎進行課程改革,使朝鮮族和東北地區成長的漢族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戲劇表演的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少亮.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戲劇表演課程改革初探[J].音樂天地,2012(06):4-5.
[2]馬杰.試論音樂劇表演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D].上海音樂學院,2012.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