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湘宇
淺談學前視障兒童生活技能訓練方法
●鄧湘宇
結合學前視障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認知規律,在多年的生活技能教學實踐探索中,總結出有效進行生活技能訓練的幾種方法:在自然場景開展教學,按步驟逐步訓練,設置層次化教學目標,利用兒歌滲透教學,保持教學一致性,同向開展教學。
視障兒童;學前教育;生活技能訓練
生活技能是視障兒童獨立生活、適應社會環境的最基本技能,也是他們進行日常學習生活、發展其他技能的基礎,對視障兒童一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視障兒童生活技能的獲得,需要長期的生活實踐鍛煉,需要教師和家長持續、有效地引導、訓練。學前階段是視障兒童發展生活技能的關鍵期。為此,筆者緊緊抓住這一關鍵期,探索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視障兒童生活技能訓練方法。
在自然、真實的生活場景或場合中進行生活技能訓練,是最常用的一種訓練方法。利用自然場景教學法,筆者把學前視障兒童生活技能訓練分為固定訓練活動和需要訓練活動兩類。
固定訓練活動,是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和場景中進行生活技能訓練的活動,包括點心活動和生活自理活動。點心活動,安排在每天上午大課間。孩子們在吃各類食物(水果、堅果、餅干、牛奶等)的活動中,學習進餐禮儀,練習進餐、倒水、清洗餐具、收拾餐桌等多項生活自助技能。生活自理活動,安排在每天下午第一節,即午休后。午休后,孩子們自然地過渡到起床環節,有序地進行穿衣、如廁、洗漱、整理床鋪等活動,練習與之相應的生活自理技能。
需要訓練活動,是學前視障兒童在有運用生活技能的需要時進行的訓練活動。它涉及所有教師,需要教師之間良好的溝通與協作。開學初,教師們會集中研討,對每個學前視障兒童做出相應的生活技能評估,再根據評估的結果制定生活技能訓練計劃,確定一個主要負責教師,其余教師在有需要時進行協助訓練。如:健康課教師會在戶外活動課時,協助教授洗手、穿脫外套、運動鞋等技能。
這種訓練方法順應了學前視障兒童年齡小、缺乏視覺模仿、學習一項生活技能花費時間較長的學習特點,彌補單純地進行穿衣、如廁、洗漱等訓練枯燥、乏味的不足,充分調動了學前視障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長時間的練習中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興趣,最終掌握生活技能。
以工作分析的形式,把生活技能的內容分為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小步驟,一次教授一個步驟進行訓練。這是一種小步子、慢節奏的訓練方法,適合年齡小、能力差的學前視障兒童。
例如,穿外套這項生活技能,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孩子能夠一次就學會如何穿上外套并拉上拉鏈。通過分析可知,穿外套包含了以下步驟:認識外套、拿取外套、找到衣領披在肩膀上、穿入一只手、穿入另一只手、將外套拉好、將一邊的拉鏈插銷插入拉鎖中、拉上拉鏈。教師可以根據上述步驟,準確找到學前視障兒童的學習基點,步驟分明、循序漸進地開展訓練。
這種訓練方法考慮到了學前視障兒童主要依賴聽覺、觸覺學習生活技能的實際,通過分析訓練步驟,明確并控制生活技能訓練的內容與速度,使他們能更好地把聽覺和觸覺結合起來,在充分認識、了解物體以及各部分名稱、特征及其相互之間關系的基礎上,跟隨教師的語言描述或動作示范,扎實、穩妥地學習并掌握生活技能。
教師根據學前視障兒童的能力層次設置不同的生活技能訓練目標,再根據目標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
例如,教授擠牙膏這一技能。首先,按照視障兒童的精細動作和雙手協調能力發展情況,把他們分為4組,設定4個相應的層次目標。A層目標:在教師的輔助下,把牙膏擠在牙齒上。B層目標:獨自把牙膏擠在牙齒上。C層目標:在教師的輔助下,把牙膏擠在刷毛上。D層目標:獨自把牙膏擠在刷毛上。其次,根據層次目標選擇使用不同的指導方法,有的是動作示范或輔助,有的是語言提示加上動作示范或輔助,有的是語言提示。
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這種訓練方法滿足了所有學前視障兒童的個別化學習需求和能力發展需要,使每個孩子都能輕松、愉快地學到適合他們能力層次的生活技能。
利用簡短、有序、朗朗上口的兒歌,可以幫助學前視障兒童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學習、掌握生活技能。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學前視障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
例如,在教授穿衣服前,先教視障兒童念兒歌《穿衣服》:兩手抓住衣領后,翻過頭頂落肩頭,先左后右伸衣袖,整理領子系紐扣。視障兒童只要記住幾個關鍵、易懂的表示動作的詞語:抓、翻、落、伸、理,便能有效掌握穿衣的方法和技巧,學起來就比較輕松。
這種訓練法中,教師用清晰、簡潔、明了的具有順序性、邏輯性的語言進行引導和教學,還有利于發揮學前視障兒童的語言優勢,使他們在學兒歌的過程中把語言和動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熟練地掌握生活技能。
教師在教授同一生活技能時,應盡量保持人、事物、教授方法的一致性。因此,筆者認為,這既是一種生活技能訓練方法,更是訓練應當遵循的一種原則。
所謂人的一致,是指進行生活技能指導訓練的教師應是相對固定的,不能今天是這位教師,明天又換成另一位教師。
事物的一致,是指訓練中對有關事物的稱呼應是一致的。如拉拉鏈,左手拿拉鎖,右手拿插銷。拉鎖和插銷應確定為是恒定的代名詞,不能隨意替換成其他的名稱。
教授方法的一致,是指語言描述的順序和使用的方法應是一致的。如擠牙膏,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牙刷,刷毛朝上;右手拿牙膏,牙膏口放在刷毛上端;輕輕從上往下擠牙膏。確定了這一教授方法,就不能經常隨意改動。
這種訓練方法既能滿足學前視障兒童年齡小、理解能力差、需要教師反復教授的現實需求,又能彌補學前視障兒童遷移和變通能力差的不足,幫助他們在連續、重復的訓練中習得生活技能。
在開展生活技能訓練時,教師可位于學前視障兒童身后,與其在同一方向開展有關的生活技能訓練活動。它是符合學前視障兒童學習特點的訓練方法,可運用于所有生活技能的教學。
例如,教授吃飯這一技能,教師位于學前視障兒童身后,用右手握住他握勺的手,同他一起舀飯,再送入嘴中。通過這一系列同向運動,學前視障兒童能清晰地感知教師握勺的力度、舀飯轉腕的動作,并進行動作模仿學習,逐漸掌握吃飯技能。
這種訓練方法彌補了學前視障兒童生理上的障礙,可以跳過對面教學中教師左邊就是他們右邊這一理解上的難點,直接地發展他們的有關能力。這種訓練方法中,教師的語言描述和動作示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學前視障兒童在理解語言描述的同時,準確感知教師細微的動作與變化,更有效地學習生活技能。
把握關鍵期,運用恰當、合理的方法幫助學前視障兒童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是所有盲校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觀察,及時記錄,積極總結與反思,爭取探索出更多切合學前視障兒童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健康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610031)
G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