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毓龍路實驗學校(224001) 黃 慧
?
開發學習資源培養“歸納與整理”能力
江蘇鹽城毓龍路實驗學校(224001)黃慧
歸納總結能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能為后續的學習、研究等活動提供寶貴的經驗。教師應重視學情分析,通過建立互動機制,提供展評機會等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資源的開發。
資源歸納與整理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資源開發,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功效,還能開闊學生數學眼界,促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數學學習能力有效的提升。
學習中的歸納與整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緊緊依托學生的認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積累以及學習技能積累等層面。因此,努力開發課前學情分析資源,就成為教師施教的必備課。
一方面要科學地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情。如六年級上冊的“整理與復習”教學前,就得把學生的實際狀況理一理。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個知識點,首先得分析學生的總體狀況;其次,把那些不能正確理解表面積構造的學生以及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生羅列出來;最后,科學引領,設計必要的整理復習活動,讓學生在整理復習中進一步理解這些知識要點。
另一方面針對學情科學施教。同樣是上述的課題,教師在課前對學情進行全面分析之后,可以安排活動:一是用學具中的材料組拼成長方體,促使學生在動手中再度認識長方體的頂點、棱、面等特征,在做中明白6個面可能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是2個正方形和4個長方形,明白12條棱分為長、寬、高3組,每組有4條。二是給物體表面糊彩紙的活動,讓學生在糊紙的活動中把握側面、底面等定義,為表面積求解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
再則,采取“笨鳥先飛”的策略,讓學困生先動起來。如,在上述課題中,就可以先把第二天將要復習的內容提前告知學困生,羅列復習的基本要點,讓他們明確要復習好“長方體和正方體”就得通過具體的實物感知長方體棱的特征、邊的特征和面的特征,進一步理解表面的構成,復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方法。這樣的安排和設置,能幫助這部分學生進行主動且有效的“歸納與整理”活動。
針對學情的復習教學,既能幫助學習不夠完善的學生進行再認識,再消化,又能讓更多的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較大的提升。
合作能力是現代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歸納與整理”對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故而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會使學習中的困難在互助學習中得以突破。
如,在六年級上冊關于“百分數”的整理與復習中,首先安排小組成員交流自己對百分數的認識。交流能促進整理層次的提升,不同學生的歸納能促進學生總結能力的發展。其次,安排學生匯報自己整理復習時遇到的困難。有的學生提出他不懂的題目:“某大酒店一個季度的平均營業額是800萬元,按照規定要繳納5%的營業稅,還要繳納營業稅的7%作為城市建設維護費。一年一共納稅多少萬元?”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助研究學習。最終,學生會在交流中理清脈絡:800萬元是一個季度,但求的是一年,這是個容易錯的地方。營業稅是營業額的5%,而城市建設維護費是營業稅的7%,所以要先算出營業稅,再算出營業稅的7%。一共納稅多少是指這兩部分的和。
從中可以看出,互助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思考和研究,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反思。同時,互助學習還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進行必要的整理與歸納,總結學習方法。
學習沒有終點,復習課也不是知識整理的結束,復習的目的旨在讓學生在整理中學會梳理,在練習中提升感悟,在感悟中學會總結。
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復習整理結束時,設計再學習活動:結合自己對本單元知識的整理與復習,把歸納與整理中的心得體會寫成數學小論文,或制作成數學小報,或寫一寫數學日記,或編寫一份單元檢測試題。
不同形式的要求,都能促使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進行再梳理、再思考,也會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原有的知識網絡,學會復習整理的方法。例如一個學生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的個性總結:“展開圖都有6個面,樣子比較多,也看得很清楚。我想到一個好方法來記一記:前后不會在一起,左右不會拼在一塊,上下各在一邊?!?/p>
通過這則數學小日記,可以看到,學生學會了總結梳理自己的所學所思,也在學習創造,學著把自己的感悟寫成文字。盡管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但教師應在學生的活動成果中感受到學生的付出,并加以鼓勵,那么學生的數學學習必定會充滿信心,充滿活力。
教師要重視“歸納與整理”的引領,也要關注“歸納與整理”的外延拓展,把課外的資源與數學教材等內容有機串聯起來,使數學學習在快樂中走向深入。
(責編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