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遼寧省黑山北關實驗學校 121400)
淺談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
李 娜
(遼寧省黑山北關實驗學校 121400)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中要求:“地理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突出反映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地理現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將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利用生活經驗或者生活常識以及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學習地理,構建生活化的課堂,使“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里能敞開胸襟,把生活擁入自己的懷抱,去想象、去體驗,從而使地理教學更生動、更有效。
地理知識應用于生活,所以老師做好充分的課堂準備資料,例如圖片、圖形、生活片段、音樂等輔助性的教學工具,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創造快樂的學習氛圍。教師應有效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通過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自主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
合理利用現代教學輔助設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海陸的變遷》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扮演國家講解員,運用多媒體輔助播放海陸變遷的過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海陸變遷過程的認識,隨后針對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知識點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進一步探討海陸輪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運動等問題。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科學興趣、探究精神。
傳授地理知識學習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師者,傳道解惑也”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而是傳授學生學習方法、處事的道理和主動學習。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擁有成就感和獲得肯定感。傳授一些記憶方法,例如聯系記憶法、圖形記憶法、口訣記憶法、對比法,諧音法等。教會學生在日常中生活中發現地理知識,聯系課本內容,活學活用,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學會歸納貫穿和總結,逐步培養學生對地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想要讓學生理解地理與生活的關系,先要讓學生看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形態。在教學中列舉學生司空見慣的地理現象,以豐富學生的感知,從這些現象中,挖掘蘊含的地理知識。生活經驗是學生經過自己的實踐檢驗過的感性認識,是學生最為可信、也是最能從淺顯中見深奧、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材料。授課時及時聯系生活,可使教學內容變得親切可感,使難點易化。還能使學生感到地理就在身邊,并不神秘。生活中處處有地理,處處有地理思想。教師要創設問題情景關鍵在于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離不開平常在生活中的觀察和積累,善于從生活中提煉地理知識。利用生活現象提煉地理知識,引入新的教學課程,才能隨心所欲,隨口而出。
那么如何具體化的將生活實例引入地理課堂呢?如: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自然環境烙印,教師可結合教材,讓學生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我國南方房頂是陡斜的?為什么夏天喜歡穿白色衣服?為什么冬天農民用熏煙方法來保護農作物?為什么本地正午日影總朝北等等。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現象,引起他們的探究心理,他們會體驗到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對地理建立一種需求感。讓學生將所學原理擴展,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另外,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生活中地理問題的認識。這種方法可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是地理學習的終結目標。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知識的用途,使學生能自覺地在生活中應用地理。
讓地理回歸學生的生活并為學生的生活服務,是地理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新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或解決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講到“地球的運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太陽一天的變化,每天不同時間點太陽的方位,然后問學生太陽是不是圍著我們的學校自東向西地轉,學生一般會回答“是”,然后教師告訴學生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因為地球是圍著太陽轉的,所以是我們的學校在圍著太陽轉。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都在迫切的想看一下地球圍著太陽轉的具體情境,從而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生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后,再將學生拉到野外,教導學生如何在野外辨別方向,從而實現了地理知識向生活的回歸與服務。讓地理教學回歸生活,為學生現實生活服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學生的生活品味,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用到許多地理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建筑中房屋、街道的朝向;太陽能熱水器的安放角度和朝向。如何根據交通圖選擇出行的路線和交通工具,如何根據旅游景區圖選擇游覽路線,如何根據天氣預報安排生產和生活等。如何利用文化擴散規律,選擇適當商品推銷方式。近階段房地產很熱,假若你是購房者你會選擇怎么樣的房子等。
在學習 “太陽高度的一天的變化時和運動方位的變化”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學校內旗桿的影子在不同時刻的影子的長短以及影子的方位變化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僅讓學生學會了相關的知識,而且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學會運用,加強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讓他們感受地理帶給他們的學習樂趣。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地理性強的電視節目,如“地理中國”“探索發現”“人與自然”,等等,這些節目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們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產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再看完這些節目后,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與交流來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而且也讓學生們學習到更多的地理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增長了他們的地理見識。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應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將地理知識與自然、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去認識與了解大自然與生活,增加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能力,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的思維和方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生活這一媒介學好地理,學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應用可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