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嘉(貴州省貴陽市第二中學)
?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研究
——以貴陽市中學為例
劉嘉
(貴州省貴陽市第二中學)
摘要:采用調查法分析貴陽市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現狀及管理情況。政府對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政策不清晰,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中學承擔體育場館的運營經費普遍較大,大型綜合場館基本維持收支平衡,管理模式傾向于由體育中心和經營公司管理。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建立學校體育場館發展基金,實行合理的對外開放政策,開發學校無形資產,培養體育經營專門人才等。
關鍵詞:體育教育;體育場館;開放;管理模式
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終身體育概念的提出,群眾健身的浪潮在不斷高漲。教育部在積極推進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的試點工作,中學體育場館作為學校體育場館的重要部分,其基本條件足以滿足廣大群眾的健身需求。我國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相關文件和法規的頒布,為學校體育場館實行有序、有計劃地對外開放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學體育場館在保證校內師生、職工使用的前提下,維護大眾平等參與、發展的權利,積極向社會開放,緩解周邊社區體育場地的不足,解決體育場館資源閑置問題,實現體育資源社會共享,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其發展趨勢。
1.體育場館資源分布情況
本次調查發現,貴陽市中學主要有以下體育設施:標準的室外體育場地,包括籃球場、田徑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組合訓練器械等,室內體育場館的數量和規模因學校規模有所區別。中學體育場館設施如果不為社會大眾共享利用,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2.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利用情況
調查發現,目前幾乎所有中學體育場館都向社會開放,開放比例不到10%。學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工作會持續下去,對此問題持消極態度的占大多數,這表明學校對未來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程度認可及對其發展信心不足。
3.高校學生對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態度
調查中發現貴陽市很多中學對開放體育場地態度過于消極,不是學校不愿意開放,而是開放后的管理難度較大。貴陽市中學具體擔心情況是:如果開放場地,那就會出現管理,學校其他設備安全以及場地衛生、場地的使用、場地維護、費用、等問題。如果有住校生的學校還應該考慮學生安全。特別是安全問題是一個學校責任人最敏感的話題,所以貴陽市中學完全開放學校體育資源有很大顧慮。
1.管理模式組成要素
各高校體育場館在管理理念、背景、主體、運作機制、管理模式及適用范圍等要素方面存在差異,具有很強適應性和動態性的管理模式,才能有促進體育場館管理實體的可持續發展。
2.管理模式
中學體育設施的管理模式主要應該具備以下幾種:體育部門自主管理模式、學校體育中心管理模式、獨立體育場館經營公司、全物業管理模式、體育管理中心與物業管理合作模式、承包、體育管理中心與物業管理合作模式的混合管理模式、社區與學校協作管理。盡量減輕學校自身負擔,在人員管理、服務、經營的運作上實行與市場化運作接軌的方式,提高服務水準和效率,采用服務行業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和建立良好的社會口碑,在運營中體現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管理主體在具體操作中根據學校政策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要求進行調整變化,適應高校體育場館的長遠發展。
3.運作機制
學生安全和設備維護既然是學校開放體育設施的顧忌,那么就應該在這部分下功夫,學校和社區及社區派出所三者聯系到一起,主要對群眾宣傳安全和維護場地的要求,以及必須實名制進入場地,對有不良習慣的群眾應該限制或禁止進入學校。社區使用人員應該輪流值日進行學校衛生清除和設備維護。
1.結論
貴陽市中學學校周圍社區健身體育場地嚴重缺少。政府對中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政策依據不清晰,沒有針對學校對外開放的專項財務補貼。體育場館在對外開放中設備維護難度大,外來群眾使用的維護費用由學校承擔。中學體育場館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安全管理意識與措施。
2.建議
明確學校體育場館公益性定位,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學校、社區、教育局、派出所四者要有機結合。整合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建立高校體育場館發展基金。加強安全教育,打消學校顧慮。保障體育教學,增加公益性開放,實行合理的對外開放政策。加強多種運行機制并存,促進學校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曹締訓,李咸,刁志丹.體育場館經營管理[M].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2]王玫,劉昕,劉守君.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