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CT冠狀面掃描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
李揚
目的研究探討前列腺癌診斷中CT冠狀面掃描的價值。方法90例前列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采用CT軸面掃描)和研究組(采用CT冠狀面掃描),各45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結果研究組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CT冠狀面掃描診斷前列腺癌準確率高,為分期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CT;冠狀面掃描;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為一種上皮性惡性腫瘤,是男性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WHO劃分的前列腺癌病理分類中,前列腺腺癌占比高達95%[1]。因此常規意義上所說的前列腺癌,就是前列腺腺癌。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前列腺癌的檢出率不斷提高。臨床上常用的前列腺癌檢查手段為CT,盡管有助于區分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但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不高。本研究分析前列腺癌診斷中CT冠狀面掃描的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癌患者,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研究組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7.3±7.8)歲。對照組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46.3±8.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儀器為Optima CT520Pro 16排螺旋CT,進行冠狀面掃描的條件:電壓130 kV,電流200 mA,掃描層厚度為5 mm,掃描層寬度為5 mm,矩陣規格為515×515。研究組行CT冠狀面掃描,在檢查前的1~3 h內,為實現腸管充盈,應口服泛影葡胺(無錫濟民可信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025,20ml∶12 g)1000ml,以尿充盈膀胱。患者采取仰臥位,機器向患者足側傾斜,傾斜角度為15~30°,掃描范圍為趾骨聯合至骶骨范圍內。對照組行CT軸面掃描,患者采取仰臥位,掃描范圍為趾骨聯合至髂嵴,如條件需要可將掃描范圍擴大至腎門。如果需要進行強化掃描,則需以CT的高壓注射機靜脈注射碘海醇[江蘇晨牌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434,50ml∶15 g(I)]80~100ml,注射速度為2ml/s。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前列腺大小、前列腺密度、表面光滑程度、包膜完整程度、周圍組織界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比較[n(%)]
前列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是較為常見的男性惡性腫瘤。55歲以前,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高發年齡階段為80~89歲[2]。如患者存在前列腺癌家族遺傳史,年齡在55歲以前也多發前列腺癌,發病率在45%左右[3]。臨床研究認為,前列腺癌的發病與家族遺傳具有密切的聯系,如無家族遺傳史,前列腺癌患病的相對危險度為1,絕對危險度為8%;如存在家族遺傳史,則患病的相對危險度達到5,絕對危險度則高達35%~45%[4]。另外,前列腺癌的發生率與性行為、飲食、種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關系。
前列腺癌早期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其臨床癥狀可分為兩類:①壓迫癥狀。前列腺腺體不斷擴大,尿道受到壓迫導致排尿困難,出現射程短、尿不盡、尿線細等情況。另外,患者還會伴有尿頻、尿急情況,嚴重者會出現尿失禁情況。如果腫瘤已經壓迫直腸,則會造成大便困難,也可壓迫輸精管,導致射精受阻。②轉移癥狀。前列腺癌入侵膀胱、血管神經束,造成患者血尿、陽痿。前列腺癌最容易向骨轉移,使患者出現骨痛及病理性骨折。
根據前列腺癌的分期不同,不同時期的患者采用的治療方法也有所差別。對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治療的方法,包括植入放射性粒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及放射性治療。如要植入放射性粒子,則患者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10 ng/ml,Glesson評分≤6分,患者臨床分期為T1~T2a[5];如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則患者血清PSA檢測在10~20 ng/ml,Glesson評分≤7分,患者臨床分期T1~T2c且預計生存期≥10年[6];如果患者為局限性前列腺癌,則可以進行根治性放射性治療[6]。
對于中期前的前列腺癌患者,則應當采用綜合療法,如放療聯合手術、放療聯合內分泌治療等。如果患者為晚期的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其治療方法應當以內分泌療法為主,包括去勢治療、抗雄激素治療。盡管這兩種方法的療效基本一致,但治療后患者均會演變為激素非依賴性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則應當采用二線內分泌療法,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則應當繼續堅持去勢治療,同時堅持藥物化療。如果患者已經發生骨轉移,治療過程中應當聯合骨保護劑,防止出現骨事件,緩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美國研究發現,利用PSA進行前列腺癌診斷會造成患者的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為改善這一情況,建議將嚴密觀察納入前列腺癌患者的確診選項之一,同時要求患者掌握嚴密觀察的危險及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危害,這些均由患者自愿決定。但一切治療都必須以前列腺癌的診斷結果為基礎,這是治療前的前提。鑒于此,應當及時對前列腺癌進行診斷,提高其診斷準確率,為前列腺癌的治療提供臨床依據。
前列腺的外形略呈圓錐形,分為三個部分,即底部、體部和尖部,每個部分又分為前葉、中葉、后葉及兩側葉。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掃描發現,患者的前列腺呈不均勻的肥大狀態,并且局限性的向外突出;病灶的密度相對較低,多數密度低于健康前列腺密度。病灶周圍組織因存在出血、炎癥情況,增強掃描后成像顯示明顯,所得CT值高于強化掃描后的病灶組織。以CT成像評價前列腺癌的方式以觀察前列腺的變形情況為基礎,通過強化掃描,可明顯提高健康前列腺組織及病灶組織的密度差別,進而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目前CT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前列腺癌的檢查,但多數文獻報道僅指出CT檢查對前列腺癌的分期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對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則相對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列腺體積較小,且病灶呈等密度分布,前列腺橫斷面的掃描結果相互重疊;外加腸內氣體的干擾,無法準確顯示前列腺的真實解剖結構,無法區分病灶組織與健康組織。在這種情況下,CT冠狀面掃描開始應用于前列腺癌的檢查,可以實現前列腺的立體成像,并可以準確測量前列腺的高度,有效地評估病灶的位置及大小。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CT冠狀面掃描的應用效果相對明顯。
綜上所述,前列腺癌診斷中CT冠狀面掃描的應用價值明顯,可明顯提高診斷準確率,為患者分期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1]陳松杰.CT冠狀面掃描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7):160-161.
[2]謝立平,鄭祥義,王瀟,等.人工智能超聲CT檢查在前列腺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11):65-69.
[3]徐愛民.CT冠狀面掃描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中國實用醫藥,2012,7(31):78-79.
[4]周海,付風魁,孫艷峰.前列腺癌的CT診斷.中國實用醫刊,2014,41(21):27-28.
[5]謝淑飛,鄭祥光.前列腺癌的CT診斷.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12,4(3):189-190.
[6]許擁軍.CT與MRI檢查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價值分析.當代醫學,2014,11(22):78-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042
2016-03-07]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