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輝
抑郁癥采用丁螺環(huán)酮治療的增效作用和藥理分析
尚輝
目的探討抑郁癥采用丁螺環(huán)酮治療的增效作用和藥理分析。方法64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應用西酞普蘭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丁螺環(huán)酮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評分。結果觀察組治療2個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HAMD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E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丁螺環(huán)酮對于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存在較為顯著增效作用,治療效果更為明顯,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抑郁癥;丁螺環(huán)酮;增效;藥理
抑郁癥對患者健康存在較為不利影響,臨床中具有高致殘率、高病發(fā)率、高患病率。本文選取64例抑郁癥患者,分析丁螺環(huán)酮治療抑郁癥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齡(37.2±5.2)歲;觀察組中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齡(37.7±5.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西酞普蘭治療,口服20mg/d,治療2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15mg丁螺環(huán)酮,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的效果,應用HAMD量表及TESS量表在治療2、4、6、8周時進行評分。
1.4 療效判定標準[1]痊愈:HAMD減分率>75%;有效:HAMD減分率在25%~75%;無效:HAMD減分率<25%。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HAMD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治療后第2、4、6、8周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經2個月治療完成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ESS評分比較 抑郁癥治療時常見不良反應為口干、惡心、頭暈、頭痛等。治療前與治療后第2、4、6、8周時,兩組TE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治療前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8周對照組 32 27.8±6.5 24.5±2.1b 18.2±2.9b 13.5±3.9b 8.0±2.4b觀察組 32 28.2±5.1 20.5±2.6ab 13.4±2.5ab 8.0±3.5ab 5.2±2.0abt0.654 8.236 10.562 9.256 13.462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TES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TES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8周對照組 32 10.0±1.8 9.6±2.2 4.3±1.6 4.1±0.9 3.8±2.0觀察組 32 10.1±1.7a 9.6±2.0a 4.2±1.9a 4.0±1.7a 4.0±2.1at0.625 0.265 0.135 0.254 1.021P>0.05 >0.05 >0.05 >0.05 >0.05
抑郁癥在臨床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其發(fā)生率、復發(fā)率、致死率均較高。患者長時間處于抑郁情緒中,此類情感障礙或心境障礙極有可能導致患者軀體功能發(fā)生失調,包括局部軀體出現疼痛、睡眠存在紊亂、食欲減退等[2]。抗抑郁增效治療,是為了改善抗抑郁藥物達到的臨床治療效果而應用的一種輔導性藥物治療方法。此方法適用對象為采用單一抗抑郁藥進行治療時產生不良反應或無法將抑郁癥繼續(xù)根治的患者。目前臨床中比較常用的抗抑郁增效藥物主要有甲狀腺素、碳酸鋰、丁螺環(huán)酮等。
丁螺環(huán)酮是阿扎普隆類藥物中的新型抗焦慮藥物,丁螺環(huán)酮為5-痙色胺受體1A(5-HT1A)受體激動劑,可以有選擇性的與 5-HT1A受體進行結合從而形成弱激動作用,5-HT1A受體因此而明顯減少活力,5-HT1A腦神經遞質功能減弱,由此具有抗焦慮效果。而且丁螺環(huán)酮可以使得突觸前5-HT1A自身受體發(fā)生脫敏或突觸后5-HT1A、5-羥色胺受體2A(5-HT2A)降低,體內5-HT2A受體減少敏感性,5-HT1A腦神經系統提高活動力,由此形成抗抑郁效果,臨床應用價值顯著[3-5]。
經本文研究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后HAMD評分對比治療前均減少,觀察組患者治療后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78.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ESS 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丁螺環(huán)酮聯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未增加新的不良反應,也未增重不良反應,且隨著治療不良反應得到明顯緩解。
綜上所述,丁螺環(huán)酮在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有顯著增效作用,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呂永良,朱宏亮,蔡黎杰,等.氟伏沙明治療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對照研究.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20(6):406-407.
[2]張春英,李永璽,李玉蘭,等.氟西汀合并丁螺環(huán)酮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精神醫(yī)學雜志,2013,16(4):217-219.
[3]朱雄偉,梅其一.丁螺環(huán)酮與氟西汀聯合治療抑郁癥臨床研究.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4,14(2):84-85.
[4]薛敦,汪志民,唐志旺,等.索利那新、坦索羅辛聯合行為訓練治療雙J管留置術后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療效分析.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5):43-44.
[5]桂金勇,童宏華,楊巧英,等.索利那新聯合坦索羅辛治療Ⅲ型前列腺炎的臨床效果分析.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1):116-1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02
2016-01-28]
463200 河南省延津縣人民醫(yī)院藥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