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維維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實驗小學 浙江 323900)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淺談學生正確寫字姿勢的養成
葉維維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實驗小學 浙江 3239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可見,寫字姿勢在寫字教學中的重要性,它是學生寫好字的前提。可據現狀調查,學生寫字姿勢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體健康。為此,筆者通過“編寫兒歌、教師垂范、榜樣鼓勵” 等方法,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現狀 姿勢 養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并對不同學段的寫字教學提出不同的階段目標:第一學段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了解漢字的基本知識,能把硬筆字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優美;第二學段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第三學段,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1]
當前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是個普遍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握筆姿勢的錯誤:[① 食指和大拇指握筆太低,距離筆尖位置小于一寸,影響了運筆,擋住視線,造成歪頭的毛病。② 拇指、食指相碰或交叉(一個手指壓在另一個手指的上面),手指阻礙了視線,迫使頭部向左傾斜,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拉近了,增加了近視的發病機會。③ 用三個手指捏筆,筆桿捏得太緊,不能運用自如。二是坐姿方面的錯誤,一般有:① 頭距桌面太低,距離不足一尺。② 歪著頭。③ 胸離桌子不足一拳,上身伏在桌子上。我曾隨機觀察、調查過本班和臨近班級,發現寫字姿勢的正確率僅在5%—30%。[2]
而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校和教師對寫字教學不大重視,寫字課被隨意擠占,教學中識寫分割,重繁瑣的字形分析,輕嚴格的書寫訓練,學生作業負擔加重,導致了學生的寫字水平低下。再加上寫字教學除尚未建立完善的寫字教材及有關的教師用書,缺乏專業的寫字教師外,更缺乏與之配套的寫字教學的評價及其管理的科學措施。 同時,寫字訓練僅僅局限在語文教師的寫字課堂上,缺乏與其他教師,以及與家長的有效配合,力量單薄。[3]
面對以上的現狀,我的做法是:
1.明確要求。小學寫字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兒童寫字熟練的技巧,以便于日常。因此有幾個要求:(1)正確。此為最基本要求。即把字寫的合乎規則,遵守筆順規則,不寫錯別字,不改變字形、不多筆少畫。(2)端正勻稱。即把字寫得橫平豎直、間架結構比例適當,筆畫清楚。(3)整齊。即全篇字大小一樣,行款規則,字距合適,行距均勻。(4)速度。隨著技能形成要求寫字有一定的速度,但要與潦草有嚴格區別。總之,寫字要求就是要做到"對、好、快"三者結合起來即所謂技巧。用較短時間寫字而筆畫結構正確、端正、行款清楚整齊,就是小學寫字教學總要求。
2.率先垂范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之一就是: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教師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以身作則,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漢字。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個別輔導時,放下老師的架子,走到學生中去,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老師寫一寫,無形之中老師把自己變成了一面鏡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提高寫字水平,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更使他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3.編寫兒歌。《新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把正確坐姿及握筆的要點編成兒歌。如:“寫字時,要做到:坐姿:頭正、身直、腳平;握筆:擺好‘三個一’,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讓學生熟記成誦。把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圖在家長會上教會家長,圖和口訣印發給家長,讓家長配合學校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每次寫字前先念口訣,再練字,真正做到“練字先練姿”。
4.榜樣鼓勵。在每單元或每周的寫字練習后,老師對寫字姿勢規范、字體認真的同學進行表揚或獎勵,同時對有進步的同學也及時進行表揚;與此同時,利用教室的學習園地進行作業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學習園地的作用,發揮好榜樣的示范作用,一點一滴地引導,滿腔熱情地鼓勵,讓同學們在評選中有所啟發,有所提高,有所督促,從而激發整體學生們對讀書、寫字、交流、探索的欲望,幫助他們樹立起寫好字的自信心。
5.家長配合。正確寫字姿勢的養成就是一個不良行為習慣克服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意志和毅力,需要一定的自控能力。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往往不足,除了讓學生與我們老師步調一致外,也要求家長們共同參與,在學生寫家庭作業的時候,讓家長督促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這樣老師、家長、齊抓共管,才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咱們天天為了實際需要而寫字,其實天天在練字”。為此,我在寫字課上,對學生反復強調,一定要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之中,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要有“提筆即是練字時”這種意識,就應該做到不管是什么場合,不管什么時間,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嚴格遵守正確的寫字姿勢。這種嚴格要求完全是為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中,每當學生寫作業時,我總是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寫字和握筆的姿勢,并認真巡視,及時地糾正他們的寫字姿勢。這樣,時時抓,日日抓,反復抓,抓反復,學生才能真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總之,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教師只有從自身,從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抓住小學生寫字的最佳時期,才能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1]白金聲。關注小學生寫字的姿勢和習慣[J]。小學語文教師,2006(4)。
[2]陳樹民。寫字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細節[J]。小學語文教師,2006(9)。
[3]教育部: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槁).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