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皓文
(宜賓市三中 四川宜賓 644000)
英語教學當中的教育心理學運用思考
鄭皓文
(宜賓市三中 四川宜賓 644000)
對于英語教育而言,在目前社會已經越來越受重視,并且由于現階段國際貿易之間的快速發展,英語的運用比較廣泛。所以在本文中,對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學應用進行相應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下文中內容。
英語教學 教育 心理學 思考 分析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自身問題以及教師教學策略存在問題,導致英語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并且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也不能快速提升。在此背景下,必須要采取全新措施,讓英語教學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同時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1]
英語教學經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聽說內容,并且逐漸轉變以往語法為重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語言素養的養成。但是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現在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自身創造力的培養重視程度不高,教師的引導作用變弱,形成一種僵硬的教學模式。基于此,為了能夠更有效改善此類問題,認知心理學逐漸開始在英語教學中廣泛應用,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2]
首先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目的性教育進行提升,同時也要將英語學習目性和現實生活教育相互結合。其次需要創設問題情境,并且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采取啟發式教學。再次英語多媒體技術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使枯燥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最后要及時反饋教學結果,不斷鞭策學生,使學生努力學習英語。
例如,將學生喜歡的比賽的方式與課堂教學結合,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兩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搶答、對話表演等方式,搶答并回答正確的隊伍得一分,在每次上課結束之前對比兩組的分數,教師對得分高的隊伍給予一定的獎勵與表揚,針對落后者教師也要加油打氣。通過將比賽的方式與英語教學方式結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能夠通過教師的獎勵有效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又或者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掛圖、投影、多媒體等多種方式讓英語變得真實與具體,這種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創建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認知方式主要是個體在知覺以及思維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的信息加工以及組織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獨特風格。通過做到揚長避短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優勢進行發揮出來,使其學生能夠從自身獲得的積極成功體驗獲得相應的信心,并且也是能夠然學生可以更加客觀的去對自己進行評價,不會在由于偶爾或者是某一個方面的失敗去否定自己。
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學生喜歡聽的英語歌曲作為教學切入點進行教學,通過在課堂中播放歌曲,不僅放松了學生緊張的學習氛圍,同時這種接受度較高的教學方式能夠在充分尊重學生認知差異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學工作,考慮到學生都喜歡聽音樂,通過利用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歌聲中既學習與鞏固了知識點,另外又感覺到學習的樂趣。該教師將各種課外活動作為英語學習的平臺,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更多的是幫助學生排解心理障礙和文化障礙,教師與學生一起聽英語廣播,看英語節目,在課余排練英語小品在課堂上表演,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不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還能夠在這種心態中掌握英語知識點,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會大大提高。[3]
現階段伴隨著現代教育學理論的高速發展,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所進行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在進行教學中,要根據學生作為主體,教師要起到引導和輔導的作用。課堂教學并不只是信息交流場所,同時也是情感交流場所,通過采取良好的以及情感雙向交流,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加融洽默契,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更加利于信息交流的心理場。
例如,某教師根據教育心理學原理,在積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外在因素和內在動因的基礎上積極采取了各種手段實現英語課堂教學中心理場的營造,鞏固學生的記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該教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考慮到學生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接受了太多的英語知識點,反而容易引發學生不良心理的情況出現。因此該教師在每次教學之前利用5分鐘的之前復習上一節課的知識點,將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該教師還會在課堂中采用各種靈活的方式,例如在進行序數詞構詞法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特殊記憶法,在教可跟不加to的動詞不定式做賓語不足語時,教師逐字逐句的進行講解,先感受(feel),后傾聽(listen,hear),其次讓(let,make,have),最后看(see,ath,notie,look),最重要的就是幫助(help),通過這樣一句非常簡單的總結讓學生既能夠一下記住又不容易記錯。實際上這種方式與趣味記憶有一定類似性,該教師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對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后利用詩歌或者順口溜的方式將其中的要點、規則等組織起來,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加強學生記憶,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心理場。[4]
通過上述分析,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對象主要是學生,所以每一個階段的學生心里發展情況并不相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心理情況也存在差異,這便要求教師學習以及掌握心理學原理,并且應用其規律從而指導英語課程的實踐,通過對學生個體心理情況的了解程度,形成一個更加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氛圍,不僅能尊重個體差異,同時也能一同進步,最終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1]蘭鄭勇.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整合模式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
[2]李欣.積極心理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3.
[3]熊杰.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心理學思考[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02:90-93.
[4]陳亞梅.初中英語教學運用心理學理論的探索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2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