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思瞻 陳孔穎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珠海 519041)
淺析新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與對策
金思瞻 陳孔穎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珠海 519041)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也在不斷的發展中。21世紀的發展離不開創新這個因素,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通過更新迭代不斷的進步。在快速發展的高校教育的新形勢下,教育工作者們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上進行創新,為更好的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做出貢獻。
新形勢 高校教育 大學生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發展道路上重要的保障,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質量問題是21世紀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從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并不樂觀。由于時代發展所出現的新問題,筆者認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們應當看清現狀,抓住問題,及時的進行自我調整。只有總攬全局,不斷創新,才能不斷前進。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需要從創新入手。
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受傳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影響,我國大部分高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制度陳舊、落后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高校的管理制度存在行政化和體制化的問題,這會大大的降低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導致教育疏導方面的工作在沒有了學生的配合的情況下出現質量下滑問題,極大的影響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水平。(2)在教育工作者管理方面缺乏科學性。在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方面,主要問題存在于評價體系。只有科學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
人才是判斷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準之一,國家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為教育體制的改革做著不斷的努力。近年來,我國的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慢慢的轉變成為了“為學生服務”、“引導學生創新”的模式。但事實上,這樣的發展是十分緩慢的,而且僅僅在形式上是這樣子,要真正的轉變成這種模式,還需要加強管理的科學性,提高管理意識。
高校教育工作還要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被要求學習的必修課程往往比選修課程要多很多,這就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教育方式,這種情況會造成學生汲取新知識不及時等、新消息不對稱等問題出現。學分制也是高校教育管理手段單一的體現,這種手段阻礙了管理機制創新。
相對于國外的開放式的教育模式,我國的教育管理工作較為封閉,更多的只停留在傳統的教學層面上,這使學生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禁錮。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僅是在思想上有弊端,它也無法做到民主管理。傳統的管理的模式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少的,這就忽略了人的主體地位。
(1)建立和重視評價體系
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可以促進教授和學習,管理和被管理更加積極有效的進行。只有科學的評價體系,才是保證評價活動開展和落實的基礎。
(2)注重對學生身心的全面評價
現代社會需要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除了要學習好之外,還需要學生道德品質、身體素質、個人特長等方面都要有所發展,這樣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3)形成多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運作機制
綜合型人才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學生不僅要有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也需要全面、協調發展。所以,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當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讓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人格的自我成熟對于學生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的以學生發展為主,才能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從傳統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有競爭力的優秀人才。
高校除了要注重學術管理機制之外,行政管理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行政管理機制的正常運營可以保證學術交流的進行,讓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的舒適。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相結合,且互補協調,讓行政工作配合學術研究才是設立高校行政管理機制的目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也需要根據教育部門的規定,不僅要投入工作,還要積極的參與到工作中,成為學生的榜樣,引導學生提升自己。
這個時代的學生非常在意自由,有非常強的自主意識,所以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會引起他們極大的反感。為此,根據新形勢的發展,把學生作為管理工作中的主題,進行管理方式上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過教學中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疏導,讓學生形成自主的主觀能動性,將“要我做”的行為模式轉變為“我要做”。從自我實踐,到自我激勵,最后是自我監督。由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們需要清楚,學生是高校管理的主體。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在時代發展的新形勢下,高校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必須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與社會需求。以社會需求為基礎出發,同時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建立更好的行政管理機制,提升內部運作水平,才能夠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質量和水平,讓學生可以在一個合適的環境下健康、舒適成長,養成正確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