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潔
(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1)
成人古箏演奏的教學教法淺議
龐 潔
(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1)
當下,成人學習古箏已成為一種潮流、一種生活方式和都市文化,而在成人古箏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既應遵循古箏基礎教學的一般規律,還需緊密結合成人的學習特點,采取適合該類人群的藝術教育計劃和方法。文章就成人學箏的目的意義與基本方向剖析了學習過程中相對的優缺點,并提出成人古箏教學實踐中方法的優化與思考。
成人 古箏 教法 優缺點
在論述內容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白成人的定義。從《辭海》中可以看到:“成人”在現代有二種意思:其一是一個小孩長大成人,就是年齡上的成人;其二是在父母心中孩子有獨自生活甚至贍養父母的能力了,這是心理和生理上的成人。我們這邊說到的成人是指后一種,也就是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已經發育完全的人。
學習古箏的成人大概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高等院校學生,或有著良好的音樂理論基礎將學習古箏作為選修課程,或非音樂專業學生學習古箏作為課余興趣愛好;第二類是年輕的上班族,學習傳統樂器目的為緩解工作壓力,調節情緒或提高藝術修為等;第三類即中老年人,退休之后需要學習藝術來充實生活,抑或用古老的聲音、沉淀的音樂休養生息,而古箏作為一種上手快、好聽易學的樂器,自然被大眾備為首選。可以看出,成人學箏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功利性不大,不為考級比賽也不為升學,僅僅尊崇內心主動的學習動機。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古箏的傳承與發展也與時俱進,它的潛力被不斷的開發出來,表現力也不斷地增強,不同種類的音樂作品被大量的改編為古箏曲目,尤其是流行音樂小曲更是深受成人廣眾的喜愛,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成人學習古箏對于傳承民族文化、豐富自身素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細致剖析成人學箏的特點才能夠更深入地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究。[1]
與青少年相比,成人學習古箏的優勢具體體現在:
與兒童和青少年相比,成人學習者更明白自己學習古箏的目的。這些成人古箏學習者,在生活中基本都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學習古箏對于他們而言一種對自身修養的提高,對自我素質的完善,僅僅只是體會演奏時那一份平和的心態和學有小成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正是因為對于學習目的的明確,所以他們的學習更具主觀性、獨立性,只要他們有興趣且時間允許,就會自覺地進行練習。[2]
成人對于教師語言指令的理解力要更好。他們能夠結合生活學習中已經學到的知識來理解教師的做出的講解,與兒童和青少年最大的不同還在于,他們還能夠和教師做出積極地互動。很多成人古箏學生在學習和練習中,會主動地歸納總結學習中的體會,并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交流思想,從而更好的獲得共鳴。[3]
成人不僅僅是在思想上有了發展,他們的身體也已經基本發育成熟,手部的肌肉力量也已經基本具備古箏演奏所以需要的條件。同時,他們的肌肉控制力也已經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鍛煉,對手指的控制力也更強。演奏過程中一旦發現手型錯誤也能夠及時糾正。
在看到以上這些優勢的同時,我們還必須認識到成人在古箏學習上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勢,如:
(1)成人在學習古箏時缺乏固定時間練習,學習容易半途而廢
由于成人工作占據了他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時間,同時,他們還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和義務,這也需要他們花費大量的精力,所以很少能有固定且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古箏練習。也正是因為缺乏必要的練習時間,成人學習古箏很容易碰到瓶頸,學習進度停滯不前,最終導致學生覺得學習古箏過于困難,自己學習一段時間了也不能彈奏一個完整的曲子,從而導致他們學習古箏半途而廢。
(2)成人學生手部靈活度不夠
雖然,成人學習古箏,在手的力度和控制力上要比兒童和青少年好。但是,從生理上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手部肌肉的靈活度也會開始下降,所以成人在演奏時,手部的靈活性會相對比較差。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由于成人在日常的生活勞動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手部運動習慣,但演奏古箏時的手部動作可能并不符合這種習慣。所以他們就會主觀地去糾正自己的手部動作,從而不自覺地使手部肌肉長時間地處于一種受控制的狀態。這種控制力可以說是演奏的動力也可以說是演奏的阻力。[4]
基于上述成人學習古箏演奏的優缺點,筆者將成人古箏演奏教學中的方法探索與優化淺述如下:
(1)教材與曲目的選擇
由于成人的學習帶有很大的“自娛自樂”成分,沒有過多功利性要求,因此在選擇彈奏的樂曲方面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教學,而不一定要按照考級曲目來一首一首的彈。
大部分成人喜歡的樂曲通常都帶有很強的時代性,因此可以根據成人的年齡層次為其挑選一些流行的、旋律性強的樂曲。在初級教材的學習中,適當加入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曲改編的箏曲,以增加初學者的興趣。也有一部分人喜歡傳統古箏曲目,不喜歡被改編后的旋律曲調,認為有失古老的韻味,那么也可以教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如《漁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傳統曲目。在每課練習曲后附上一段優美的小曲,不僅能夠增加學習者的興趣,還能提高其自信心,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堅實基礎。[5]
(2)樂理教學要求
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樂理和視唱練耳是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也要為成人補充這兩個課程的學習,可以在古箏彈奏學習過程中同步進行。
首先,在讀譜時可以根據譜面的內容,為學生補充一些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如樂譜中對音高的標示、出現的強弱記號、反復記號等等一系列的音樂符號等;其次在彈奏過程中,可以加上視唱練耳的訓練,在教授樂曲時可先讓學生跟隨老師唱譜,同時手配合打節拍,這樣既熟悉了樂曲旋律又提高了節奏的把握。彈前先唱還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演奏。再有,對于音準的把握,則需要教師不厭其煩的示范彈奏。只有多聽、才能對音高形成概念,在彈奏的時候才能更好把握。在教師多次示范的同時也要求學生模仿彈奏,教師及時指正,在不斷的練習中,使左手形成肌肉記憶,減低錯誤率。最后,在彈奏樂曲前,尤其是學習新的樂曲前,鼓勵學生先聽樂曲,把樂曲的旋律聽熟,這樣不僅有助于背譜,還能使之彈奏樂曲時節奏不容易出現錯誤。在彈熟練樂曲后,還可以跟著彈,這樣有助于彈奏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基本功要求
“速成”是成人學箏時出現率最高頻的一個詞語。當下有不少藝術培訓中心打出的廣告語是“十次課讓您能夠演奏鋼琴曲。”以此“速成教育”來吸引大量成人學習者。然而,十次課是無法掌握一種樂器演奏的,甚至不能學完基本指法。但通過長期系統的訓練達到熟練演奏箏曲,這顯然不能符合習箏成人的心理要求。
掌握科學的彈奏方法對于成年人雖然不能以培養精湛的演奏技巧為目的。但正確的彈奏方法應當是教學的首要要求。科學合理的彈奏方法,對古箏的音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正確的坐姿及手型、觸弦的速度、力度以及放松程度都是影響音色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學彈奏方法的訓練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正確的姿勢。很多學生在彈一首樂曲時姿勢不標準,肩膀高高架起,腿部不放松,手更是張牙舞爪,雖說可以完成演奏,但不能讓人賞心悅目,反而倒為演奏者感到別扭。雖然在平時的教學中反復地糾正他們的錯誤,但要改變起來非常困難。
②訓練手指靈活應變。一般成年人從小未經嚴格訓練,手指缺乏獨立性,彈琴的聲音不具有穿透力,撥弦時常常借助手腕的力量去“壓”琴。這樣彈奏出來的聲音雖然很響,但音色缺乏光彩,質感不強。正確的指法練習要求手指能獨立,虎口要撐圓,撥弦時要用指關節主動彈撥,第一、二小關節不凹不塌。只有這樣,聲音才能飽滿渾厚,當然整曲也就充滿光彩了。
③音樂樂感的培養。在手指基本功逐漸完善的情況下,還要帶著對音樂的美感體驗進入樂曲,進一步追求音色音質,音樂節奏感與律動感。
(4)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對成人學生在課堂上的要求也應該有別于青少年學生。成人的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比青少年學生都相對遲緩,因此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顯得格外重要。在學新的彈奏方法和技巧時,要給成人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去慢慢體會,要考慮到成人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學生明白,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正常現象,只要堅持不懈練習,都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可以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或放慢教學進程,以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領悟能力。
綜上所述,成人古箏教學從某種意義講是對古箏基礎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人學生理解能力的優勢如果沒有教師的主動誘導和開發,即不能成為優勢。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越透徹,語言文字的描述越準確和技巧表現的能力越突出,學生的理解也就會越快越深。因此,我們不但要去研究成年人學習古箏的優缺點,還要在實踐中總結規律,改進教學方法,而且還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及音樂文化修養。古箏演奏教學更重要的還是接受品格、耐心、毅力和心境的培養,從而真正達到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目的。師生都應通過不斷對音樂的參悟,達到琴美人美、人琴合一、天人一體的至高藝術境界。
[1]李世明.器樂演奏技術問題探微[J].藝術教育,2006,3(11):77
[2]王運.淺議古箏協奏曲的演奏與教學[J].武漢音樂學院校報,2006,(增刊)
[3]黃曉梅.論古箏器樂的有效教學[J].神州民俗,2007,(9):78
[4]胡菁菁.對成人古箏教學的思考與其指法教學探索[D].南京藝術學院,2009
[5]劉暢.對成人古箏教學的探究[D].河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