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穎
(遼寧工業大學 遼寧錦州 121000)
“習近平創新教育法”指導下構建互聯網+課堂體系
宋春穎
(遼寧工業大學 遼寧錦州 121000)
“習近平創新教育法”理論,在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核心思想就是指導我們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應對教育時代出現的各種問題。教育必須正視時代的特點,順應時代發展,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真正的結合時代特征,在實踐操作中結合專業實際情況,在習近平創新教育法指導下,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才是教學第一線教師的發展根本。
創新教育 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 互聯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4年教師節前夕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的一系列講話,引發各界對于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廣泛關注。講話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在此思想指導下,創新教育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結合高校學生的心理、年齡、信息接受習慣的實際,進行教育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實踐的創新,緊密完善高?!叭齽撔隆保M行高校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以專業崗位技能為內容,以就業、創業為基礎,在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不斷學習自我創新的發展觀。真正實現高校教育的社會價值。
目前高校教育在互聯網時代,面臨一場戰爭,那就是 “手機戰”。課堂在和互聯網爭奪學生,老師在和手機爭奪學生。大學生低頭族現象成為困繞各個高校教育的一個頑癥。在習近平同志的創新教育法指導下,高校全體教育工作者應該共同面對這場戰爭。教育必須正視時代的特點,順應時代特點,利用互聯網自身特點,進行教學創新。真正將習近平創新教育法活學活用。
教育的根本是人文關懷,學生們的注意力受到手機信息內容的吸引,究其根本原因:① 信息海量,學生能夠獲得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學生經過高考,進入大學,離開家長,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獨自學習的意識相對弱化,沒有家長和班主任在身邊實時管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走,自己想玩什么就在網上玩什么。② 多媒體信息形式印象深刻,更有趣,更易于記憶和傳播。目前手機游戲,幽默視頻,直播等各類互動性信息的形式非常新穎,影像、文字、音響、虛擬VR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③ 移動網絡娛樂性強,網絡空間大,信息互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多行為活動已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課堂上自制力能力差的學生就不能集中盡力學習。學習和娛樂消費的大腦活動原理有區別,學習對知識的強化與記憶,對大腦和心理的壓力同娛樂消遣對大腦和心理形成的興奮形成對比,人在潛意識里是更喜歡娛樂與消遣的,學習則需要自我控制自我引導的。所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的學生很難在手機的娛樂刺激下完全融入課堂教學。
“習近平創新教育法”理論,在教學理論基礎上,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就是指導我們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應對教育時代出現的各種問題。科技在進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也要對目前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緊跟時代步伐,教育應該走在時代的前端,對時代發展做出貢獻。結合信息時代特點,進行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如下方法:
第一、根據五分鐘注意力法則進行教學環節的安排與組合。目前教學很多老師還停留在黑板+粉筆的形式,雖然講解生動,但是學生已經不能50分鐘集中精力去聽講了。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根據信息時代五分鐘注意力原理,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采用知識點介紹+事例分析+實踐操作的模式進行教學。時間上采用5+20+25的比例,也就說5分鐘知識點介紹,如果知識點內容多,分解成若干小點,每一個知識點介紹的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在五分鐘內將知識點的精華內容介紹出來,然后用20分鐘進行分析強化,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識點,然后再用25分鐘進行實踐練習,用這個知識點解決實際的問題,或者根據知識點進行引導提問,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知識點,在這樣的教學節奏安排上,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中間也要隨時跟蹤學生動態。
第二、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形式改革。在進行課堂環節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影像、音響、圖形、色彩、語音等多種形式的課件制作,課堂效果證明,多媒體課件能夠全面系統透徹的講解知識點,制作簡潔,易于理解,畫面設計、再進行語音配合。把每個具體的知識點轉化成生動詳細的精短視頻課件。這個文件具有課件和微課課件多重用法。課堂上,通過課件播放和講解,讓學生掌握知識點,課堂之后,通過網絡和微信、微博、空間、直播等方式進行復習。即使是上課溜號走神的學生也能在復習時準確的找到課件,自學補課。真正體現互聯網+多媒體教學內容的互動學習和隨時學習的優越性。
第三、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輔導與知識拓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與其填鴨式的內容灌輸,不如學生自己主動學習,利用互聯網進行網絡課程建設,利用互聯網衍生的各類深受學生喜愛的形式,例如微信、微博、QQ空間、快手直播、映客直播、優酷、騰訊進行優質課程的上傳、直播。也有很多高校建設了校園網絡,通過校園網絡教學進行課堂教育后期的跟蹤與拓展。學生非常歡迎這種形式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通過互聯網的互動,很多學生能夠和老師進行溝通,增進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能夠讓知識點走出書本,走出課堂,走進學生的心里。
第四、利用互聯網+多媒體進行綜合性的知識考核。除了在課堂教學與課外拓展之外,進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更是互聯網+多媒體的優勢。目前的考核方式,多為黑白卷紙,形式單一,很多高校的專業科目需要利用新的互聯網+多媒體形式,靈活系統的進行全方面綜合能力的考核。通過多媒體形式的專業考核,作業布置,能將知識點進行更全面和生動的考核。
綜上所述,全面利用互聯網+多媒體進行教學創新,能夠結合信息社會學生信息接受特點,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真正的結合時代特征,在實踐操作中結合專業實際情況,在指導下,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才是教學第一線教師的發展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