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供稿
上海2015年6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供稿
2015年12月7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官網發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最終經選舉產生的70位新當選院士名單。上海有6人當選,分別為復旦大學陳芬兒、華東理工大學錢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寧光、第二軍醫大學孫穎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張志愿、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柴洪峰。
此次新當選的70名院士中,男性67人,占95.7%,女性3人,占4.3%;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56.2歲,比2013年下降0.7歲。新當選的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業及醫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更多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工程科技專家當選為工程院院士。共有6個尚無院士的二級學科產生了新當選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數據和下一代互聯網等學科方向均有新當選院士。
本次增選后,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達到852人(其中資深院士322人),院士隊伍的學科覆蓋更趨全面,地區分布更加廣泛,這將更有利于發揮院士的群體作用,推動我國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激勵優秀人才的成長。
另外,經過全體院士大會選舉,產生了8名新當選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國籍5名,英國籍、加拿大籍和奧地利籍各1名。本次增選后,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總數達到49名,將更有利于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工程科技界的影響。
中國工程院經過12次院士選舉,對院士增選制度不斷進行改革完善。在本次院士增選中,工程院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改革候選人提名途徑,取消了國務院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有關大型企業等“歸口遴選部門”的提名途徑,僅保留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提名兩種途徑;完善院士增選機制,增加了全體院士終選環節;調整了候選人年齡、身份等規定;完善了候選人材料公示和投訴調查機制;加大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等等。
總體上看,工程院將改進完善院士增選制度與完成本次院士增選任務緊密結合,新的改革措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院士增選的制度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這為今后進一步改進完善院士增選制度做好院士增選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