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元
初中數學總復習由備戰到攻堅,這是最后的沖刺,總復習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初中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升學成績的好壞。總復習的時間緊、任務重,各種測試、摸底考查、模擬考試令人應接不暇,怎樣才能有效地利用后段時間,使總復習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呢?
一、有的放矢,合理計劃
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有一個合理計劃,才能有章可循。總復習固然如此,一定要制訂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才能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比如某一輪復習共要多少時間,有哪些事情需要干等等做到心中有數,千萬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總復習一般可分三輪進行,第一輪得需一個月的時間,按單元復習教材,消除知識盲點,讓學生明確數學各章節的主要知識點。比如先把初中數學分成:⑴數與式;⑵方程與不等式;⑶函數及其圖像;⑷圖形的認識、變換及證明;⑸統計;⑹概率等6大板塊。對每一板塊先梳理知識,編制知識網絡圖,并展示題目,然后教師進行講解,說明每題所用知識點。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基礎知識,達到查缺補漏目的,又使學生學以致用,形成解題能力。第二輪是歸納、總結,按照知識體系,針對不同類型題目做好專題復習。最后一輪則是考前模擬實戰,適應中考題型。
二、思想重視,系統歸納
總復習絕不是簡單的重復。不少人認為總復習無非是把原來學過的知識重復一遍,也有不少人認為總復習無非就是學生做試卷,老師講評試卷。這些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復習固然有重復的模式,但最主要的是要把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并探討知識的內在聯系。比如,對代數式的復習就不必按原來所學的順序,先復習七年級學的整式,再復習八年級學的分式,而是把這兩個階段的知識歸納在一起,便于比較,以加深印象。在知識的內在聯系方面,又有“橫向聯系”與“縱向挖掘”之分。橫向聯系即不同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比如:二次三項式ax2+bx+c,如果令它的值為零,即變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而這又是二次函數y=ax2+bx+c的函數值為0的情形。這樣,就可以把二次三項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三者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復習。縱向挖掘是對同一知識在不同階段的程度的不同的探討。如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級上冊只要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即可,而在下冊學習完二次函數以后,還可以用二次函數圖像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因此,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時,就要上升到一定高度,要求學生會用函數圖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三、精講精練,注重實效
應當明確,做題只是一種手段,掌握知識才是目的,因此在總復習階段,應善于選題,選題一定要有針對性、應用性、富有思考性、多功能性和探索性,否則就會陷入題海不能自拔,很多中考題都是源于課本卻又不同于課本。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善變,經過這樣反復探討,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注重實質,專題輔導
總復習必須讓學生認識中考試卷中各知識點所占的比例。這幾年,我校師生均訂閱中考考試說明,師生共同分析初中數學各個知識點所占的分值,教師則積累歷年中考試題,認真分析歷年中考的熱點、難點、重點題型、壓軸題型等。然后安排10多個專題進行第二輪的復習,如“表格圖像題”“幾何運動題”“方案設計題”,等等。通過專題輔導,使學生適應不同類型題的解題思路方法,從而不再對中高檔題、壓軸題無所適從,克服了“不知從何處下手”的思想。
五、錯題分析,對癥下藥
平時練習,測驗后要分外留心學生做錯的題,在章節復習時,結合平時發現的易錯題,加強訓練,對不同類型學生犯下的不同錯誤,對癥下藥。屬于知識沒有掌握牢固的,指導及時補救,夯實基礎;屬于考試技能技巧的,要求吸取教訓,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轍;屬于學生普遍存在的,要重點突出,加強指導。同時,指導學生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錯題檔案”,認真總結自己做錯題目的類型和方法,看重分析自己做錯的題,找出錯在哪里,出錯的原因。使學生明確:如果做錯的題目不注意,不下狠勁扭轉自己的思維,考場上一旦遇到類似題目還是會做錯的,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源,而且是針對自己的,有了“錯題檔案”,考試前只要拿出它,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能及時補救,爭取做到每一類型錯過一次之后下次決不再錯。時間一久,會做的題目就越來越多,考試時可將失誤降低到最低限度。復習中注意查漏補缺,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加強整改,復習時要把平時容易出錯的這些地方一一“記錄在案”,并作為重點,以求“各個擊破”。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