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娟
摘 要:紫砂《祥瑞壺》雖不是鴻篇巨制,卻飽含深情。壺底如磐石般堅固而穩定,盡顯作者的赤子之心。壺鈕塑一靈獸, 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頭部圓眼、大鼻、耳朵方圓、腿部線條彎曲,腳爪微微向上翹起,用曲折的弧形線,盡情地把關節主要活絡胛骨都表現出來。此壺流露出壺的秀氣、銳氣和霸氣,頗有大器風范。
關鍵詞:紫砂陶;祥瑞壺;文化意蘊;造型
1 前言
紫砂藝術以獨有的陶文化面目出現,具有如詩如畫的藝術風格,具有深厚的藝術魅力和強烈的感染力。深蘊的文化內涵,強烈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文化形式,再通過紫砂藝人的藝術創造。藝人的文化素質在紫砂陶藝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書卷氣”,因傳統文化的精神和氣魄融匯進造型藝術之中,形成了紫砂藝術專盛不衰的生命力。
2 紫砂《祥瑞壺》的文化意蘊及魅力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集繪畫、雕刻、手工制造于一體的工藝品。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后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
壺最初本是生活中的一種器皿,日斟化境,上升為一種藝術,但其本質仍是離不開生活的羈絆,自然也是離不開此中的一洼清水的。欣茶之道古已有之。泡茶又以紫砂為最妙。中國茶道講究“廉、美、和、敬”,意即“廉儉育德、真美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被中國文人雅士放在首位,而在鳥語花香、悠揚古琴中,聽溪水淙淙,看云卷云舒,品一杯香茗,自是一種修身的至高境界。手持一把古樸的茶壺,看清清的茶水從壺嘴間流出。壺中日月似在此刻凝固。如此精心定氣,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即使像我輩普通,雖品不出壺與茶中的千百種風情,但喝茶時也無一不是靜心的,要不怎么會有人說喝一杯茶靜靜心吧。中國的茶文化、陶文化歷經千年,飽經時間的沖洗,其中的喧囂與浮華早已在歷史長河中沉淀,剩下的只有那份淡定與清靜了。茶壺既然上升為一種藝術品,那它當然會形成另一種用途,家居裝飾。不管是放在茶盤中還是放在飾品架上,茶壺獨有的古樸氣質都可讓家中多出一份沉穩與溫馨。
祥瑞又稱“福瑞”,被儒學認為是表達天意的、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如出現彩云,風調雨順,禾生雙穗,地出甘泉,奇禽異獸出現等等。
《祥瑞壺》雖不是鴻篇巨制,卻飽含深情。壺底如磐石般堅固而穩定,盡顯作者的赤子之心。壺鈕塑一靈獸, 是我中華民族的象征。頭部圓眼、大鼻、耳朵方圓、腿部線條彎曲,腳爪微微向上翹起,用曲折的弧形線,盡情地把關節主要活絡胛骨都表現出來。此壺流露出壺的秀氣、銳氣和霸氣,頗有大器風范。
《祥瑞壺》壺嘴堅挺有力,出水順暢,流線揉和中見剛強,壺身鼓起飽滿,圓潤而富有張力,凸顯一種陽剛之美,蓄滿了無限福氣在其中,讓人愛不釋手。整壺色澤溫潤,方圓非式,古拙韻味,線條流暢中閃耀泥之本色光芒,比例協調,過渡轉折不落窠臼,技藝功底非同一般。
《祥瑞壺》壺身造型,精雕細琢,砂質隱現,泛著隱隱的古樸之色,壺嘴蜿蜒流暢,濃縮著流轉歲月,凝練著歷史的沉重。壺體鑲金字,增添了一份古書的神奇魅力,千古獨秀。
紫砂壺以其特有的藝術圖樣和濃郁的文化氣息,而為人們稱頌和珍視。紫砂壺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的代表,更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文化藝術結晶。
3 結語
隨著人們文化藝術生活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藝術追求更無止境。以大自然形態為源泉的紫砂工藝陶瓷的創作,題材更為豐富。每一個紫砂藝術工作者,必須更加珍惜。筆者相信傳統的歷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輩的藝術熏陶下,必將涌現更多、更好、更美的藝術佳作,繁榮我們的紫砂藝術事業,展現紫砂工藝無窮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