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璋,胡曉群,徐芹芳,徐新菊
(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浙江杭州 310013)
?
氫化潑尼松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護理
陳小璋,胡曉群,徐芹芳,徐新菊
(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浙江杭州310013)
關鍵詞:氫化潑尼松;變態反應;休克;護理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5.038
氫化潑尼松注射液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可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從而減輕炎癥的表現,也可防止或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遲鈍的變態反應,對抗細胞內毒素對機體的刺激反應,減少細胞損害,發揮保護機體的作用。該藥多用于皮炎、變態反應性疾病、感染性休克等。使用氫化潑尼松注射液引起變態反應較罕見。2014年2月22日本院1例門診患者在使用氫化潑尼松抗皮膚變態反應治療時,發生過敏性休克,經積極救護,生命體征平穩,隨訪無異常。現將急救與護理報告如下。
1病例簡介
患者,男,23歲,因發生全身過敏性皮疹2 d來院就診。遵醫囑予等滲鹽水250 ml加氫化潑尼松40 mg靜脈滴注,輸注30 min(約100 ml)時,患者訴頭暈、胸悶、惡心、大汗淋漓,立即安置患者平臥,予氧氣2 L/min吸入,測血壓80/45 mmHg,脈搏60次/min,呼吸20次/min;更換輸液器,并把液體更換成平衡液快速輸注,異丙嗪25 mg肌內注射,密切觀察病情變化。30 min后患者訴胸悶、惡心稍緩解,測血壓90/50 mmHg;1 h后患者主訴無不適,測血壓113/60 mmHg,轉病區繼續觀察。經過1 d的住院觀察患者無不適主訴,生命體征平穩,予出院。后隨訪患者無異常。
2護理
2.1應急救護抗過敏藥物引起變態反應是藥物的矛盾效應,過敏性休克就是藥物矛盾效應的表現之一[1]。蕁麻疹、過敏性休克均屬于1型變態反應,蕁麻疹患者的免疫功能處于敏感狀態,在此基礎上應用抗過敏藥物最易引發過敏性休克。患者在應用抗過敏藥物后出現嚴重的變態反應時,易將患者誤診為其他疾病,不但未讓患者停用致敏藥物,甚至還加量繼續應用藥物,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對高敏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加強巡視,及時了解情況和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用藥后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現新的過敏性癥狀或體征,應考慮到藥物矛盾效應,及時停藥救治,以免誤診、誤治。本例患者患過敏性皮炎即屬于1型變態反應,應用糖皮質激素藥物氫化潑尼松后出現過敏性休克,立即停用可疑導致變態反應的氫化潑尼松,改用平衡液補充血容量,用鹽酸異丙嗪抗變態反應治療,同時就地平臥給予頭偏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予低流量吸氧,經應急救護,1 h后患者不適癥狀緩解,血壓恢復至正常參考值。
2.2加強溝通患者的病情是千差萬別、復雜多變的,疾病診斷通常是從詢問病史開始,如詢問病史不仔細就有可能漏診甚至誤診,為醫療糾紛埋下隱患[2]。良好的溝通能收集病史,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確保醫療安全。不主動詢問患者,患者往往不會主動說出或者也不知哪些信息該告訴醫護人員[3]。因此醫護人員高度重視,了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劑量、給藥途徑等,用藥前詢問患者是否有藥物與食物過敏史。本例患者經事后追問表示乙醇過敏,飲酒后會出現皮疹及心慌等癥狀。氫化潑尼松注射液主要成分為氫化潑尼松,輔料為丙二醛、乙醇,分析有可能是輔料乙醇引起患者的變態反應。
2.3加強既往有過敏史患者的護理用藥前醫護人員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藥物及食物過敏史。哮喘患者或有過敏史的患者用藥更應謹慎,嚴格掌握用藥適應證,避免使用已知有變態反應或結構相似的藥物[4]。藥物使用前重視落實預防變態反應的措施,如增加皮試,用藥前再次觀察皮試的局部情況并詢問患者的自身情況,同時執行告知制度,要求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與用藥后有不適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藥物輸注過程護士加強巡視,主動詢問,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發現異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因大多藥物過敏性休克發生在注射藥物30 min內,此階段護理人員密切觀察,對于各項注射患者注射完畢在注射室觀察30 min[5],無不良反應方可離開。本例患者過敏性休克發生在藥物輸注30 min時,患者主訴頭暈、胸悶、惡心,可見大汗淋漓,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并予積極治療與護理,患者獲得較好救治效果。
2.4健康宣教患者起病突然,病情發展快,患者及家屬都很后怕。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解釋,消除緊張情緒;告知發生變態反應的事實,囑患者以后不可再用此藥并在病歷上進行記錄,以便為今后疾病治療提供依據。
3小結
氫化潑尼松注射液這類抗過敏藥物引起過敏性休克臨床少見,這種情況發生在極少數特殊的患者,且極易誤診漏診。臨床上對此類患者應加以重視,切勿因為藥物具有抗過敏作用而不加以考慮,在應用抗過敏藥物出現嚴重變態反應時,不要誤以為是疾病而繼續使用該藥物,甚至加大劑量,未及時發現、未正確處理可危及生命。本例患者在使用氫化潑尼松注射液時出現過敏性休克,立即停藥并給予急救措施,事后溝通了解患者對乙醇過敏,因此認為用藥前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及加強對既往有過敏史患者的護理極為重要,患者病情穩定后需加強健康宣教。
參考文獻:
[1] 盧照升,毛云娟,于艷玲.地塞米松的矛盾效應及社區預防措施[J].社區醫學雜志,2010,8(10):23-24.
[2] 陳靜,胡善萌.1例醫患溝通不暢引發的醫療糾紛處理[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26(6):658-659.
[3] 蔡映云,金美玲,顧宇彤.多問一句 破解疑難病[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3,12(12):954.
[4] 汪宇,陸志軍.氫化潑尼松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1例[J].臨床合理用藥,2012,2(5):29
[5] 陳來娟,評力華,丁錦玲.注射用巴曲酶致過敏性休克1例的報道[J].護理與康復,2012,11(11):1103.
作者簡介:陳小璋(1980-),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收稿日期:2015-12-02
通信作者:徐新菊,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875(2016)05-0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