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航++張淼
[摘 要]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加強成本控制是必然的選擇。文章對企業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探索。針對這些問題,文章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論、企業成本控制問題、加強對企業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進行了探討。成本控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控制產品的成本,從根本上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成本控制;機會成本;成本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128
1 前 言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企業想要生存或謀求發展壯大,除了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條件外,企業管理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成本控制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會影響到企業是否需要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等措施,來提高競爭力。低成本和高品質是每一個企業追求的理想境界。成本管理就是把它作為企業的經營綱領,將企業一定期限內為實現目標利潤所需要的一切資源以數量或貨幣的成本形式表示出來,形成計劃。
現代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依靠成本控制的持續創新,即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我國企業現有的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需求,我們一定要充分重視成本的管理,提高全部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把學術研究與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有機結合;改變以往的企業傳統核算方式,將市場需求與企業生產成本有機結合作為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成本管理體系,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實現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成本管理理念,健全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成本控制體制,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2 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論
2.1 成本控制的特征
全面性、連續性和系統性是成本控制的特征。成本控制的全面性表現在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各個環節都實施有效控制。企業會計的工作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持續經營假設是一個重要的會計原則。成本控制的系統性表現在它是從系統的角度來控制,在實行成本控制時,不是從局部利益考慮,而是要整合整體資源,協調和平衡各方面關系,從整個企業的角度來實施控制。
2.2 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它是企業贏利增加的根本途徑,直接為企業服務。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降低企業成本就可增加利潤。其次,它是抵御內部、外部壓力,以獲得生存的主要保證。最后,它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成本降低,有利于擴大銷售,在經營穩定的基礎上,企業才有能力來提高產品質量,創新產品設計和尋求新的發展動力。
3 企業成本控制問題
3.1 成本控制概念落后
成本控制的傳統觀念,以節約為標準,片面強調節省開支,節約成本。在市場經濟中,諸如“節約成本”為主導的成本控制,一方面因為短期績效而挫傷企業支出某些短期看來是高昂的費用但會提高未來效益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升級;另一方面也因為過于顧及局部效益而損壞整體的商業目標。
3.2 對成本功能的認識不足
市場是企業實現效益的地方,也是生產的導向,但是很多企業都片面強調產量而忽略市場需求。現在很多企業只考慮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而帶來的價格優勢來奪取市場份額。但這種方法沒有完全考慮到市場的承受能力,一旦市場需求飽和或需求彈性不足,那么產量越高的業務,損傷也就越大。
3.3 成本管理過分依賴現有的成本核算系統
現在有很大一部分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沒有采取靈活多變的成本管理方法,忽視了技術創新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導致不能將正確的信息提供給決策者參考,也沒有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的全過程,導致不能及時提供每個生產環節的成本信息的變化情況,造成企業的財務報表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成本狀況,誤導企業決策者不能及時了解產品成本結構的尷尬局面,從而使企業的發展戰略的制定走向誤區。
3.4 生產工藝落后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實行“低成本戰略”,力爭在整個行業中樹立起領先的成本優勢。但是許多管理者卻忽視了技術創新是低成本策略的核心,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更新,才是建立一個持久的成本優勢所在,而成本優勢的戰略價值取決于它的持久性。因此,真正的低成本戰略是能給企業帶來長久性競爭優勢的成本策略。此外,許多企業同時注重成本的控制,但它們同時卻忽略了與決策成本等相關的機會成本。殊不知,控制成本而且既要著眼長遠效益,又要考慮周密細致。決策者在做決策時,切不可貪圖眼前的利益,這只會飲鴆止渴,而違背了成本控制的初衷。
從戰略角度來看,中國的企業成本管理不僅要降低生產成本,而且要重視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市場宣傳,銷售及日常管理活動等方面成本的控制,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也導致產品質量普遍不高。
4 加強對企業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4.1 樹立成本控制的新理念
4.1.1 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理念
成本意識的高低決定著抓成本控制的主動性,是推動成本控制的前提。企業成本的高低,應取決于企業管理者的管理體制及科學性,從材料采購成本、財務管理成本、銷售成本及產品科技含量和工藝水平的高低,來體現整個產品成本結構體系的形成。
4.1.2 樹立企業競爭靠成本的競爭觀念
核心競爭力是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的主要表現,而成本優勢主要是核心競爭力的主要表現。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就必須不斷降低成本,獲得成本優勢。打破傳統的成本管理概念,不僅要加強財務管理,更要強化產品科技含量,依靠高精尖的技術,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而在企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當前,許多與企業相關的成本概念,如運營成本、投資成本、機會成本等管理會計的成本概念更與企業的決策息息相關。因此,企業必須改變過去的成本觀念,正確地樹立新的成本概念,以形成成本管理方法。
4.1.3 重視機會成本,并作出合理的決定
企業在經營決策時,大部分是基于會計成本核算,很少會考慮到機會成本,所謂的機會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在多個備選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優方案,必須從多個備選方案中而放棄另外的方案,此時,被放棄的次優方案可能獲得的潛在利益就稱為已選中的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對企業產品成本有隱性但又深遠的影響。因此,建議企業管理者在決策過程中,要考慮各種因素,絕不能忽視機會成本。
4.2 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
進行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體。建立成本控制體系的主要程序和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完善本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根據2006年頒布的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在其指導下完善本單位的會計核算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包括費用、成本在內的企業成本,提高會計核算與控制水平。
(2)完善工作的重點是制訂生產成本的會計核算規定或程序。在根據新的準則通則來擬定本單位完整的會計核算制度時,要有步驟地重點抓好一部分工作的規范化使其具有畫龍點睛的功效。由于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是最需要加強控制的環節,企業制定好自己的生產費用核算程序對實現加強生產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影響。要盡量利用先進的會計理念來進行生產成本的核算,推行作業成本法,使會計的核算與控制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帶動生產和管理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會計核算與控制水平。具體措施如下:
①根據部門和業務特點,確定績效評估的對象;
②建立一個明確的業績評價目標;
③設立績效評價請假指標;
④根據行業特點,選擇評價標準;
⑤評估績效評價對象;
⑥提出評估報告;
⑦評價和激勵評估結果。
4.3 對成本功能的變化有充分理解
成本的經濟實質可以概括為:現代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是在高科技下將生產資料消耗和勞動者所創造價值的有機融合所形成的貨幣體現,而技術和效率則決定著生產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成本是補償生產消耗的尺度;是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的重要指標;是制定產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也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4.4 提高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當前,質量和成本是企業的生命,又是企業在競爭中的關鍵。有些人認為,提高質量會造成成本的增加,特別是當產品供不應求時經常會忽視質量問題。從企業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提高質量與降低企業的成本是統一的。
新技術的開發,雖然消費巨大,在短期內并沒有顯著的效果,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可能會帶來長期的,顯著地降低成本效果,這種技術開發的投資是合適的。所以,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客觀情況來制訂改造計劃,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培養,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聯合開發,特別是對成本影響的較大部分進行技術攻堅,適應市場需求的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產品,將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
4.5 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打造全員的成本意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降低成本,而生產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繼續降低成本,只能依靠科技進步的根本途徑。該系統的生產力,人是最重要的、最活躍的、最決定性的因素。企業的、人民的力量是最關鍵的,建議企業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決定著企業的生命。生產成本的降低,則依靠不斷更新的技術,只有源源不斷的技術革命,才能使企業延續勃勃的生機,而人才是決定新技術的源泉。企業贏利能力,人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建議企業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培養全員的成本意識。
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成本管理在企業間的競爭中凸顯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體現出企業管理者的能力。通過不斷地進行探索,成本控制研究的不斷深化,我們對成本控制也有愈加深刻的認識,企業也會有日趨完善的措施應用于成本控制,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最大的支持。
[作者簡介]于航(1994—),女,遼寧大連人,大連財經學院財會系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