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冰
[摘 要]創業教育與專業興趣培育具有良性的循環促進作用。在創業教育常態下,大學生專業興趣缺失仍是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而環境影響、認知偏差、意志薄弱等因素制約了大學生專業興趣的培育,從而影響了大學生專業學習的投入程度和效能。政府、社會、高校應積極地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做好大學生專業興趣的向善引導,重視大學生意志力的培養,以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創業教育;專業興趣;培育;大學生;高校
[中圖分類號] G4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2-0032-03
創業教育具有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然而,盡管目前各高校積極開展了創業教育,但大學生專業興趣缺失已是一個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并且正成為影響大學生自身發展和高校創業教育的嚴重問題。高校大學生專業學習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動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專業興趣關系到大學生專業學習的投入程度和效能。因此,以創業教育為契機,大力開展大學生專業興趣探索,對于提升大學生專業學習效能,培養創業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獻綜述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大學生專業興趣進行了研究。比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具有自我實現的需求,霍蘭德的“人業互擇理論”認為興趣與職業密切相關。行為科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其所從事的工作感興趣,那么他就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1]孔進明等經興趣調查研究后得出專業興趣匹配度促進專業成績提升的結論。[2]宗曉武以為專業興趣較低,則可能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阻礙學習效果。[3]Alanobiety建議教師運用外部強化去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并使學生最終對學習活動本身產生興趣。[4]唐景莉等紀實報道了“山東農大創業教育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就業能力”[5],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梳理文獻可以發現,創業教育與專業興趣具有良性的循環促進作用。但現有的資料顯示對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的研究較少,并存在“碎片化”之不足。
二、現階段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現狀
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2] [6] [7],相當多的在校大學生不滿意或不喜歡自己的在讀專業,因此,學習不努力,逃課、曠課現象屢屢發生。對所學專業興趣低的大學生,有不及格科目的占40%以上。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的大學生,畢業后就業對口的比例也很低,大都選擇與所學專業無關或聯系很少的工作。[8]歸納制約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環境影響
環境影響促使個人專業興趣轉變,比如傳統的“大學畢業做白領”的社會觀念影響、社會缺乏尊重與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氛圍,以及大學生創業環境的不完善等,都會使在校大學生創業興趣淡化,專業興趣轉變,從而對專業學習應付了事。
(二)認知偏差
一方面,高校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有偏差,將開展創業教育的主要原動力放在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上,這種導向造成了創業教育以解決生存問題為目標,沒有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創業興趣與專業興趣培育有機結合并融于創業教育整體育人體系之中,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大學生個人職業目標定位模糊,當發現在讀專業與個人目標專業不符而入學后又因種種原因沒有實現轉專業時,學生就喪失了專業興趣,缺乏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意志薄弱
意志薄弱指缺乏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沒毅力,沒有主見,表現不堅定,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這部分學生因入學前父母越俎代庖或追逐熱門專業,入學后對所讀專業的就業前景缺乏信心,或在專業學習中不能有效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或出于個人發展前景的考慮等,漸漸失去對本專業的興趣,而將精力投入到各類等級證書的考試中,試圖在專業學習途徑以外拓展自己的就業空間。[9]
三、關于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的建議
(一)創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1.政策環境。大學生創業離不開政策推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各地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這對于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而言是非常必要的。最近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要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這將極大地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也促進大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然而,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實,對大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創業熱情也會有一定影響。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督相關政策的落實,為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社會環境。以創業教育視角看,凡是具有職業興趣的職業,都可以提高人們的積極性。然而,在現有的經濟社會條件下,大學生還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由選擇專業。好在市場經濟已經充分發展,對創業的包容度也逐步擴展,這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創業氛圍,催生了大學生對專業興趣的重新認知和建立。“知本”與資本的融合,價值觀念的轉變,都為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奠定了基礎。再說,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也離不開社會實踐。因此,完善社會創業大環境,形成尊重、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氛圍,對于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非常重要。
3.校園環境。教育的作用就是盡可能地把學生的興趣引向善的文化興趣,實現興趣的改造,推動興趣的發展。[10]校園是教學教育場所,校園環境對大學生興趣培育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的作用。校園文化、校園社團、校園競賽等校園相關平臺活動的開展,都能影響大學生的興趣取向。因此,創建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環境,對于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來說非常必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創業計劃競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競賽活動,或以社團活動為支點,以“競賽、教學、實踐、保障”為基本框架,構建校園創業教育教學活動體系,可以進一步提升、培育和鞏固大學生的專業興趣。
(二)做好專業興趣的向善引導
1.教育教學培育。大學生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大學生專業興趣與創業興趣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因此,要把握教育教學過程,將創業教育和專業興趣培育融為一體。專業理論課雖枯燥乏味,但又必不可少,應通過對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等的不斷改革來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專業興趣,盡可能縮短駐留時間,圖文并茂,創新易懂,既不會讓人望而生畏,又切忌舍本逐末。實踐教學課,是將興趣變成行動,以行動鞏固興趣的重要環節。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綜合多學科知識、增加設計性和創新性,在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育學生專業興趣,同時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
2.社會實踐磨煉。大學必須結合培養目標、社會需求以及學生興趣構建合理的、有特色的社會實踐體系,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磨煉,培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教會大學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尋求社會支持和心理咨詢等途徑和方法。社會實踐磨煉考驗專業興趣,專業興趣在磨煉中得以鞏固,最終將專業興趣轉化為創業行動。因此,開展課外社會實踐活動,既要體現專業特色,又要盡可能豐富多彩,以增強學生的專業興趣。
3.政、企、校協同育人。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主導成立了“綜合教育集團”,協調各方利益,搭建合作平臺,其機制運行的核心就是資源共享、協同育人。在我國,“政-企-校”聯盟模式已成為現階段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方式的最佳選擇。“政-企-校”聯盟模式對于大學生專業興趣的建立、培育、鞏固,更具有現實性和可靠性。
(三)重視大學生意志力培養
1.溝通指導。溝通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動態。溝通的前提是尊重,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想法,學生應耐心體會教師的興趣建議。教師在溝通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指導,不僅指導大學生建立學習目標、規劃好學習計劃和職業生涯,也要指導大學生懂得堅持,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不斷克服內外困難,積極應對挫折;大學生要力爭對自己所學專業有一個較完整深刻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專業取向后,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該領域中,專心致志,潛心研究。
2.自我教育。大學生專業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興趣可以使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變得愉快。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一般都對自己的專業有濃厚的興趣。自我教育是大學生正確理解興趣與成才的關系,通過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在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的基礎上,自己調控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國家正處在經濟建設的重要時期,實現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人才的努力奮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將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根據社會需要來調整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善于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評價,并在此基礎上鼓勵自己,建立目標,樹立信心,支持、調節、培育自己的興趣。
3.激勵教育。在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過程中,激勵教育可以使大學生對專業學習更加自信,專業興趣更加濃厚,創業意愿更加強烈。激勵教育可采取關懷、樹立榜樣等多種方式,以達到最佳的激勵效果。[11]而大學生的自我激勵,可以使其意志力更加堅強,心智更加成熟,承受能力更大,于持之以恒中鞏固專業興趣。
四、結語
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是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需要政府、社會、高校,以及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專業興趣培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更不能碰到困難就退縮,應循序漸進,鞏固與發展并行。
[ 參 考 文 獻 ]
[1] 立言.自動自發地學習[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2] 張進明,孔錦,陳同揚,李勇志. 大學生專業興趣調查研究——以南京工業大學低年級大學生為例[J].高等教育管理,2014(4):109-113.
[3] 宗曉武.大學生專業選擇影響因素及其與專業滿意度的關系[J].江蘇科技信息,2012(12):25-26.
[4] Alanobiety.影響學習的動機因素與學習動機激發[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f0ac9d01019rl0.html.2013-06-01.
[5] 唐景莉,張興華,李勇,等. 山東農大:創業教育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就業能力[N].中國教育新聞網,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312/t20131219_563832.html.2013-12-19.
[6] 劉連龍,徐丹,何山.大學生專業興趣調查及對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7] 董文娜.大學生專業興趣調查及對策研究[J]. 德州學院學報,2014(2):104-107.
[8] 劉娜,張文娟,徐麗媛,等.高職學生職業興趣培養之我見[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報,2010(8):145-146.
[9] 施技文. 高職文秘類專業學生的專業興趣培育研究[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69-170.
[10] 鄧素文.從自然興趣到文化興趣——論教育對興趣的改造[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1(3):10-13.
[11] 李燦榮.談大學生的學習需要與學習激勵[J].新西部(理論版),2013(14):173-174.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