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小宏
摘 要:隨著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時代的到來,面對近年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挑戰,加強職工思想文化素質和崗位技能素質教育,對打造和諧礦區,提振企業競爭力,促進煤業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結合崗位實踐探索,針對煤炭企業職工隊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隊伍建設;煤炭企業;職工素質;問題對策
一、煤炭企業職工素質建設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來看,我們職工主流上是好的,他們政治堅定、思想健康、作風扎實,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的群體。但是,也應該清楚地看到,隨著煤炭企業的改革,職工的思想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職工隊伍素質存在“五多四少”的問題。即“文化程度低的職工多,較高學歷的職工少;普通職工多,技術人員少;生產一線農民臨時工多,合同制職工少;女工多、年齡大的職工多,青年職工少”。煤炭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與煤炭改革發展的速度不相適應,與煤炭改革發展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是:
(一)思想觀念滯后,憂患意識差
職工對企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的嚴峻形勢缺乏應有的認識,沒有危機感,競爭意識淡薄;學習觀念落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臨時突擊、應付考試的學習態度普遍存在;“鐵飯碗”思想嚴重,憂患意識差,認為工作干好干壞一個樣,技術好壞一個樣;少數職工缺乏理想信念,心靈空虛,工作沒有積極性,思想素質不高,使“野蠻”生產、違章操作等不良行為普遍存在。
(二)業務素質薄弱,發展潛力不足
煤礦企業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本身就短缺,特別是國有煤礦企業技校生和職工子弟多,生產礦井采掘一線工人、基建礦井施工隊伍絕大多數是農民工,他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煤礦專業的理論缺乏系統的學習,理論根基不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業務技能的全面提高,直接威脅到了安全生產和提高效率;部分職工理論基礎不扎實,沒有經過規范、嚴格的專業教育和培訓,對規章制度的學習教條、孤立,無法達到前后聯系、融會貫通,完全憑經驗干活;非正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理能力差,主要表現為:遇到問題心中沒底,基本作業技能不過硬,與崗位技能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在新技術、新設備面前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
(三)安全素質低下,安全意識淡薄
目前仍有一部分職工,工作存在僥幸心理,往往認為工作中做這樣那樣的措施太麻煩,從而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有的職工“看慣了,干慣了,習慣了”,盲目蠻干,隨心所欲,對違章的危害雖有所認識,但總認為干過多次都沒出現過問題,從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現了違章。
(四)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
一是制度執行不夠嚴格。部分管理人員平時工作中存在人情執法,管理疏漏,部分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履職盡責。二是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不強。由于職工文化參差不齊,崗位操作技術不熟練,對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學習了解不夠,對“三違”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對崗位危險源辨識能力不夠,導致部分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不強。
二、提高煤炭企業職工素質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學習教育,樹立新型學習觀
一是要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人才強企的戰略,找準切入點,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懈學習,全方位、多渠道提高職工思想政治素質、技術技能水平、身體心理素質。二是要鼓勵職工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建立相關獎懲機制,增強職工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三要大力弘揚學習、創新、團結、發展的精神,緊密結合礦井安全生產經營工作實際,樹立學習型企業的戰略思想,針對煤礦職工素質現狀,著重抓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不斷創新、豐富職工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載體,使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豐富多彩,有力的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協調發展。
(二)強化綜合培訓,提高培訓質量
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一邊加大對采礦工程、機電工程、高級技工、通風、通訊等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一邊加大對普通職工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綜合素質,企業才能煥發生機,增強發展后勁。一是不斷探索適合員工特點的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培訓方式,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育培訓手段,采用課堂教學、實操演練、討論交流等多種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分層施教,力求以員工易于接受培訓內容的模式開展培訓,全面增強培訓效果。二是既要努力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各類集體培訓,還要督促職工利用閑暇時間自學,推進“崗位描述、手指口述”安全工作法,形成現場操作保安的核心工程,使職工的行為更加標準、規范、嚴密、精細。三是在煤礦定期實施“五個一”專題培訓模式,即: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每季一測、每年一賽;定期組織員工、管理骨干、技術標兵等進行專項學習培訓,重點培訓對企業發展有用的知識、對崗位有效的技能,全面提高員工綜合素質。
(三)注重合理獎懲,提升服務效能
一是對員工的日常工作、日常表現進行量化打分。根據制定的標準化細節細化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二是對工作出色的員工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對工作不好的職工則進行批評教育或者懲罰。以此機制激發職工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努力工作。
(四)開展技術創新,提高業務技能
一是廣泛深入地開展職工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鼓勵職工“干一崗、精一崗、愛一崗”,成為業務技術的行家里手。二是繼續深化“技術創新”“五小成果”(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小設計、小建議)等評比活動,在生產實踐中提高職工的創新能力,激發職工鉆研本職業務、獻計獻策的濃厚興趣,推動職工隊伍向“五型班組”(即:學習型、技能型、安全型、效益型、創新型)轉變,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機制。三是組織發動廣大職工進行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解決影響生產和安全的系列難題,促進企業科技進步,注重培養新生技術力量,把青工隊伍作為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的著力點,整體提升青工的技能水平,積極開展培養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職工素質。
(五)倡導健康理念,提高心理素質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競爭的加劇,職工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這類職工經常處在焦慮、孤獨、自卑、怨恨等不良心態中,對本職工作沒有興趣,抱著渾天度日的態度。為此,一是要通過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幫助職工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質。二是引導職工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常讀書”的良好習慣。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娛樂活動,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單位組織的各類文體娛樂和競賽活動,并做好面對各種挫折和困難的心理準備,遇到挫折時要幫助他們理智地分析受挫原因,通過自我調整及時排除心理矛盾,使心理處于健康水平。
(六)創新長效機制,激發綜合潛能
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訓、經費保障、資源共享等長效機制,調動職工學技術、練絕活的積極性。二是把職工應享有的權利、教育、培訓計劃和實施等情況納入職代會、礦務公開、年度考核和“職工之家建設”、“創新工作室”、“評先選優”等內容中去,廣泛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投身素質提升工程,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隨時了解一線職工需求,并結合創新的需要,重視職工培訓、激發職工自主學習的熱情,提出提升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新思路、新舉措。四是學習其他先進行業的典型經驗,及時推廣,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為提升職工隊伍素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