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
摘 要:電能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能源之一,電能計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各行各業正常運行的保證。電能計量的管理不僅影響貿易結算的準確、公平,而且事關電力工業的發展和電力企業的形象。電能計量的管理工作對電力企業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本文從供電企業電能計量管理的現狀入手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電能計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和相關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計量;現狀;對策
近年來,中國智能電網已進入了全面建設階段,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逐步完善,電能計量的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系統化、網絡化將成為發展趨勢與方向。與此同時,電能計量管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如何實現供電企業電能計量的有效管理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供電所電能計量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一)電能計量裝置的基礎資料管理不夠嚴格和精細
由于電能計量裝置的基礎信息在電費結算中影響不大,因此沒有引起相關人員的足夠重視,加之有些計量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不強,責任心不夠,造成的電能計量裝置基礎信息的缺失或不準,從而導致電能計量各類分析報表的失真,影響著電量、線損等經濟指標的分析和計算,給電能計量工作的管理和決策帶來混亂,還會引起計量裝置改造計劃、方案出臺及實施的困難。
(二)沒有認真開展電能計量裝置周期檢定(輪換)、現場校驗等工作
根據規程規定,運行中的計量裝置按其所計量電能多少和計量對象的重要性分為五類,規程對不同類別的電能計量裝置都嚴格規定了不同的校驗周期,縣級供電公司沒有對電能計量裝置實行分類管理,沒有認真開展電能計量裝置周期校驗(輪換)、現場校驗工作,致使錯誤接線和計量故障時有發生,給供電企業及用電客戶造成損失。
(三)電能計量裝置的配置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電能計量裝置的配置達不到《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DLT 448-2000)和國家電網有關管理的要求,特別是對電流互感器倍率的選擇,或過大、或過小、或容量達不到要求,造成電流互感器工作在其額定電流20%以下或者超過額定電流120%,致使電能計量誤差,通過歷年的檢查發現,電能計量誤差影響最大的往往不是電能表本身誤差,而是互感器帶來的誤差。例如我公司有一配變臺區線損居高不下,我們在檢查時發現,其配變容量為50kVA,配置50A/5A低壓電流互感器,配變長期滿載運行,當低壓負載電流為71A時,誤差可達35%左右,后更換成75A/5A電流互感器時,問題立即得到解決。
(四)縣級供電公司檢定環境和檢測設備有待進一步改善
計量檢定實驗室環境建設和設施設備滯后,溫濕度、防塵、防震等環境條件難以滿足規程要求,實驗室接地網的布置及接地電阻的檢測不規范?;鶎佑嬃抗ぷ魅藛T只對電能表的檢定工作重視,而作為與電能表配套使用的互感器(電流和電壓互感器)的檢定工作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未按規定開展電流互感器的首檢等工作。
(五)計量人員的技能素養和管理能力必須得到相應的提高
近幾年,隨著電能計量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計量人員對智能化技術生疏,對用電采集系統、營銷SG186系統、電量實時抄錄分析系統等不熟悉,從而缺少使用和維護智能化系統的經驗,以致計量人員不能夠輕松勝任智能化系統的操作和維護工作。
二、供電所電能計量的規范化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完善電能計量裝置基礎信息管理
電能計量信息管理應包括資產檔案、標準設備檔案、檢測數據檔案、運行電能計量裝置檔案、技術資料、人員等內容。利用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將各類在線電能計量裝置,用電采集系統,電量實時抄錄分析系統等綜合進行技術計算,使現有電能計量與抄表系統內的靜態、分散、無序的計量信息,轉換加工為動態、綜合、有序的計量信息,以實現電能計量管理的現代化。
(二)嚴格按規程要求開展電能計量裝置周期校驗、維護工作
計量裝置的現場檢校包括電能表、電流互感器、二次壓降等現場測試。電能計量裝置周期檢定相當重要,它能及時發現電能計量裝置結線是否正確、是否有誤差、是否出現故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消除隱患。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必需認真對計量裝置進行分類,建立運行檔案,嚴格按規定開展周期校驗工作,對一戶一表也應按規定進行抽檢、到期輪換。
(三)嚴格按規定進行電能計量裝置配置,按規定確定計量方案
直接接入式電能表的標定電流應按正常運行負荷電流的30%左右進行行選擇,經電流互感器接入的電能表,其標定電流不超過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電流的30%,其額定最大電流應為電流互感器額定二次電120%左右,同時電流互感器實際二次負荷應在25%~100%額定二次負荷內,電流互感器額定一次電流應保證其在正常運行中的實際負荷電流達到額定值的60%左右,至少不小于30%,這些電能計量裝置的配置和計量方案的確定,都要嚴格按規程要求,進行計算、分析、確定,杜絕因電能計量裝置配置不合理造成計量失真,且不可隨意進行電能計量裝置配置,草率地確定計量方案。
(四)加強電能表、互感器實驗室建設,確保實驗室環境條件滿足計量檢定要求
電能表、互感器實驗室配置必要的設施和監控設備,確保實驗室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滿足計量檢定規程的要求,對計量標準器及主要配套設備進行有效溯源,并取得有效檢定或校準證書。
(五)提高計量管理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計量人員的素質是供電企業電能計量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要不斷加強計量人員的技能培養,提高計量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特別是隨著各種新技術的發展,智能化、數字化設備的普及與應用,原來舊有的計量設備不斷的被淘汰和代替,計量管理人員不僅要主動的接受業務培訓,還要堅持加強自己的業務學習,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使自己能夠熟練掌握運用智能電能計量信息管理系統,以實現全采集、全覆蓋的目標,使公司的電能計量管理水平邁向一個更高、更新的臺階。
三、結束語
電力計量貫穿于電力生產、營銷和使用的整個過程,其管理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量結算的公正性和準確性。因此供電公司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提高電能計量管理水平,強化計量管理與監督,推進計量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和法制化,如此才能確保電網的安全、可靠、經濟地運行,才能實現企業與社會效益雙贏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愷, 李祥珍 . 信息時代的電能計量與管理模式 [J].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0.
[2] 《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 DL/T 448-2000. 中國電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