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
摘 要:近些年來,企業體制改革在不斷加快,,而在國家相關規定和政策下,為了更有效地反映出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則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結合會計準則來對其進行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因此,在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實施下,合并會計報表工作也必須進行改善,以進一步提高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效果,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體系;合并會計報表;問題
實際上,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對推動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大地作用,新會計準則體系經過試點后也正式投入運營,同時對合并會計報表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此,本文主要對新會計準則體系下合并會計報表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下合并會計報表的相關問題分析
(一)會計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準則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對會計人員的技能以及業務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下,需要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達到相應的要求,并嚴格遵新會計準則所提出的規范要求,保證會計工作的高效性[1]。但就當前新會計準則體系實施的情況來看,很多會計人員的綜合水平以及業務水平不高,達不到新會計準則實施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過程中,由于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的問題,導致合并會計報表編制質量較低,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二)會計合并報表對象問題
眾所周知,會計是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要職能人員,主要負責企業的各項會計工作 [2]。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下,對會計合并報表也應進行改進,嚴格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規范要求進行編制,確定合并報表的對象,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會計報表的編制效率。然而,從當前會計合并報表的實施情況來看,存在合并報表對象的問題,如,在《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會計報表》應用指南中明確地規定:“母公司應將其下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無論是小規模的子公司,還是經營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都應將其納入到會計合并報表的范圍內”。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存在子公司是全資子公司、子公司為承包經營企業、年度中間分公司改制為子公司等現象,從而影響到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順利實施。
(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不足
會計基礎規范主要是對會計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最終的目的是保證會計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工作,保證企業穩定發展,在新會計準則實施下,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地完善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從而保證合并會計報表編制工作的順利進行[3]。然而,從當前很多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實施的情況來看,很多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建設嚴重不足,未能結合新會計準則的實際要求完善規范中的條款,從而影響到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實施效率,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新會計準則體系下合并會計報表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分析
(一) 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當前新會計準則體系實施下,由于會計人員業務水平達不到要求,造成合并會計報表編制工作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從而影響到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質量,針對這種現象,在新會計準則體系實施下,需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4]。首先,應對現有的人員展開定期的培訓,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內容進行培訓:①加強對新會計準則體系的相關內容的培訓,由于很多會計人員對新會計準則了解的并不多,導致很多會計人員在進行合并會計報表編制工作中,未能結合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嚴格進行,而通過加強新會計準則的學習培訓,能夠使會計人員熟練了解新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和相關要求,嚴格規范自身的工作行為,從而有效地提升會計的工作效率。②加強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如,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增強責任心,擺正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為提升合并會計報表編制質量打下夯實的基礎。③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由于新會計準則實施以來,會計業務也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尤其是在合并會計報表編制工作中,更注重報表的精細化、全面性,因此,應在基于新會計準則體系下,不斷地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這樣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其次,應要求會計人員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業務水平,學習新的文件精神,接受新會計準則實施下的新技能學習,對于一些不良的事例,必須有著足夠的警惕性,避免相關工作問題的發生,切實有效地保證合并會計報表編制工作的質量。當然,為了進一步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技能水平,企業應給會計人員創造更多業務深造的機會,如,出國深造,學習先進的工作理念、技能知識等,或是到先進企業進行學習深造,全面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技能水平,從而高質量的完成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
(二) 合并會計報表對象問題的解決措施
結合以上所提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會計報表》規范條例中所指出的會計合并報表對象來說,對報表的對象已經進行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出現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例如,以上所提到的子公司為全資子公司,雖然全資子公司是母公司的一部分,但是,從《公司法》的角度分析,全資子公司是游離在《公司法》之外的公司制企業,而從法律的角度上來分析,全資子公司屬于一種獨立于母公司的存在,是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而從實質上來看,全資子公司與分公司并無實質上的區別,而在合并之后將會沒有少數股東權益,同時也有少數股東會出現損益的問題,這樣就會造成合并報表的特性矛盾,不利于會計合并報表編制工作的順利實施。這類問題是當前新會計準則實施下經常發生的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單從本節提到的全資子公司來說,作者認為應將其作為合并對象妥善的處理,尤其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保證合并會計報表能夠在新會計準則體系下有效的實施,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制定合理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當前新會計準則實施下,很多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制定不合理,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因此,在新會計準則體系實施下,應制定合理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5]。應對會計人員的工作進行合理的規范,避免合并報表過程中因會計人員工作的隨意性而影響到會計合并報表編制工作的質量,甚至是對企業的發展造成極大地影響,可見對會計人員基礎工作進行規范的重要性。在操作上,應做到以會計制度為基礎,對相關的會計科目、內部稽核制度等進行詳細規范,要讓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按章辦事、有章可循、責任分明,切實有效地避免人為因素對會計基礎工作質量造成影響,進一步保障新會計準則體系實施下合并會計表編制工作的有效性[6]。
三、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變革的不斷深入,新會計準則體系也在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為會計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合并會計報表工作中,更注重合并報表的精細化,對促進企業的發展有著極大地作用。通過本文對新會計準則體系下合并會計報表相關問題的分析,作者主要對新會計準則體系實施下合并會計報表存在的相關性問題展開分析,同時也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以進一步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思華.合并財務報表中資產利潤分配與合并范圍變動的探討[J]. 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4(01) .
[2] 歐陽愛平,翁惠容.編制合并報表: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比較與選擇[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3] 何燎原,辛云峰.控制的內涵與合并報表范圍的選擇——基于華源制藥合并江山制藥案例的分析[J]. 會計之友, 2013(03) .
[4] 于枚.合并會計報表信息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2).
[5] 楊華,余虹艷.新會計準則下的合并財務報表突破與不足探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05).
[6] 胡國強.合并會計報表會計信息揭示的局限性及改進措施[J]. 工業會計,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