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金迪 孫遠征(通訊作者) 丁黎薇
(1.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醫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國中醫藥人教發[2014(20號)])
抑郁癥是臨床上較常見的精神疾病。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療可反復發作,遷延不愈。中醫認為,抑郁癥應屬于“郁證”的范疇,其病因主要為情志內傷,其臨床特點為神形兼病,神病為主,其辨證分型以心脾兩虛型為主。心脾兩虛型抑郁癥多由思慮過度、勞心傷脾、氣血虛弱所致。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采用原絡通經針法治療抑郁癥可有效調理患者臟腑氣血的運行,起到補虛解郁的作用。近年來,我院采用原絡通經針法對心脾兩虛型輕度抑郁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針灸門診收治的心脾兩虛型輕度抑郁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內科協作組起草制訂的《郁證中醫診療評定標準》中關于心脾兩虛型郁證的診斷標準,其主癥為憂郁不暢、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失眠、易怒、多慮、悲哀等,其次癥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面色萎黃、脘腹脹滿、飲食減少、大便失調、神倦乏力、月經過多、月經淋漓不盡、舌質淡嫩、苔白、脈細弱。本研究中患者病情均符合沈漁邨主編的2008年版《精神病學》中關于抑郁癥的診斷標準。這些患者均排除了發生器質性精神障礙、攝入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郁的可能。根據就診單的單雙號將這些患者分為原絡組與常規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中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抑郁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及中醫關于心脾兩虛型郁證的辨證分型標準。2)患者的年齡為18-70歲。3)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均為 8~17分。4)患者的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未發生嚴重的心、腦、肝、腎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其營養狀態良好。5)患者在兩周內未使用過抗抑郁藥物。6)患者能堅持接受針灸治療。7)患者簽署了對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患者的HAMD評分未超過7分。2)患者發生心、肝、腎功能不全及造血功能障礙等嚴重疾病。3)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患者不能接受針灸治療或患有傳染性疾病。5)患者因罹患腫瘤等惡性疾病而繼發抑郁癥。6)患者無法配合醫務人員完成本次研究。
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針刺治療,治療方案是:使患者取端坐位,在其印堂、百會、風府、內關、神門、太沖、心俞、脾俞等穴位進行針刺,在得氣后在百會穴、風府穴、印堂穴采用平補平瀉法進行運針,在神門穴、內關穴、太沖穴采用瀉法進行運針,在心俞穴、脾俞穴采用補法進行運針,每隔10分鐘運針一次,共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一次,在連續治療6天后休息一天,治療2周為一個療程。為原絡組患者采用原絡通經針法進行治療,治療的方法是:使患者取端坐位,在其百會、大陵、神門、外關、支正、太白、豐隆等穴位進行針刺,在得氣后對百會穴、風池穴采用平補平瀉法進行運針,對神門穴、太白穴采用補法進行運針,對豐隆穴、內關穴采用瀉法進行運針,每隔10分鐘運針一次,共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一次,在連續治療6天后休息一天,治療2周為一個療程。
采用最新的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前,常規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13±1.21)分、原絡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13±1.26)分。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其HAMD評分的平均值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治療的第2周后,原絡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11.2±1.02)分、常規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12.1±0.08)分。在進行治療的第4周,原絡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9.8±0.93)分,常規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10.7±0.96)分。在進行治療的第6周,原絡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8.9±0.78)分,常規組患者HAMD評分的平均值為(9.6±0.54)分。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原絡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第2周、第4周、第6周其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及進行治療后的第2周、第4周、第6周分別評估其HAMD的評分。
HAMD評分的平均值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原絡通經針法是指選用發生病變臟腑所在經脈的原穴及與其相表里經脈的絡穴治療疾病的一種針法。在采用此針法治療心脾兩虛型抑郁癥時可選用百會穴、心經、心包經、脾經的原穴(神門穴、大陵穴、太白穴)及與這些經脈相表里經脈的絡穴(支正穴、外關穴、豐隆穴)。在這些穴位中,大陵穴、神門穴具有補心氣、養心血的功效。支正穴、大陵穴具有調節心經氣血運行的作用。太白穴具有健脾、和中、理氣的作用。豐隆穴具有利濕健脾的作用。百會穴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為治療虛證的要穴。上述諸穴合用可共奏寧心健脾、解郁除煩之功。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采用原絡通經針法對心脾兩虛型輕度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確切的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張明遠.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1.
[2] 宋珂旭.從氣血論抑郁癥的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 10) :2650-2651.患者的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在加重,其飲食受到嚴重的影響。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3]。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這61例患者中治療結果為顯效者有48例,占患者總數的78.69%,為有效者有13例,占患者總數的21.31%,沒有治療無效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這61例患者在用藥期間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中醫認為, 脾胃虛寒型胃痛屬于“胃脘痛”的范疇。脾為陰土,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升清。胃為陽土,是五臟六腑之本源,乃水谷之海,主受納、通降,且以降為和。故脾與胃可互為表里[4]。當人的先天不足,或是存在勞倦過度、飲食不節、脾胃虛弱、中焦虛寒等情況,就會使胃失溫養、寒邪入胃而引起脾胃虛寒型胃痛。因此,治療此病,應堅持溫中健脾、理氣和胃的原則。
在本次研究使用的脾胃虛寒胃痛方中,黃芪、黨參和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桂枝和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健脾合胃、助陽化氣的功效。延胡索、白芍、佛手和木香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緩急止痛的功效。雞內金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烏梅具有開胃、消滯、除納呆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及調和諸藥的功效。將上述藥物合用,具有溫中健脾、補虛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筆者認為,此方以甘溫類藥物為主,佐以辛、酸類藥物,可入脾經、胃經和大腸經,且性味平和,因此在使用期間不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61例患者在使用脾胃虛寒胃痛方進行治療后,治療結果為顯效者有48例,為有效者有13例,沒有治療無效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且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生不良反應。這說明,用脾胃虛寒胃痛方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的效果顯著,而且安全性高。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鄭佐恒,鄭佐桓,劉彥辰.中藥針灸治療脾胃陽虛型胃痛94例[J]. 中國衛生產業 ,2011,8(3):97.
[2] 夏軍權,賈曉斌,奚肇宏,等.胃痛立應軟膠囊治療寒凝氣滯型胃脘痛的研究[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6, 8(1):11.
[3] 魏蘭福,田耀洲,夏軍權等. 良附丸中藥配方顆粒與飲片湯劑治療胃脘痛臨床對比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09,20(3):612-614.
[4] 李濤. 中醫辯證治療胃脘痛98例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