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珍
(武漢市江岸區永清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10)
不合理地應用抗菌藥物可帶來細菌耐藥性提高、醫療資源浪費、患者體內菌群失調等一系列問題[1]。近年來,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的情況越發嚴重[2]。相關的臨床調查發現,在基層社區醫院門診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高達40%~70%,遠高于衛生部推薦的抗菌藥物使用率標準[3-4]。為了進一步分析基層社區醫院抗菌藥物的應用現狀。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至2014年期間某社區醫院門診開具的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共計2712張,占同期全部處方的78.13%(2712/3471)。
從這2712張處方中隨機抽取500張處方。對這500張處方進行描述性統計,并對這些處方中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水平進行評估。
這500張處方涉及的5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6例,女性患者294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1.73。他們的年齡在6個月至9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1±15.3)歲。其中,單用一種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有482例,聯合使用兩種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有18例。在這500張處方中,用藥方式為預防性用藥的處方有208張,為治療性用藥的處方有292張。使用頻次在前3位的抗菌藥物類別分別為頭孢菌素類(217例次)、青霉素類(180例次)、喹諾酮類(57例次)。使用頻次在前6位的藥物為左氧氟沙星(124例次)、慶大霉素(42例次)、美洛西林鈉(41例次)、頭孢美唑鈉(40例次)和頭孢呋辛鈉(32例次)。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的處方有178張(占35.6%)。其中,不合理用藥情況為無指征用藥的處方有71張,為所選藥物不合理的處方有57張(主要為品種、劑型選擇不當),為藥物使用方法不合理的處方有50張(包括療程過長、溶媒選擇不當、劑量過大等)。
病例1:女,26歲,咽炎,使用頭孢噻肟進行治療。此病例應選用青霉素C或阿莫西林進行治療。患者若對青霉素過敏,可使用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進行治療。病例2:女,子宮附件炎,使用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進行治療。此病例應選用慶大霉素+克林霉素或頭孢噻肟+多西環素進行治療。
不合理地應用抗菌藥物可帶來細菌耐藥性提高、醫療資源浪費、患者體內菌群失調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的情況越發嚴重。相關的臨床調查發現,在基層社區醫院門診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高達40%~70%,遠高于衛生部推薦的抗菌藥物使用率標準。為了進一步了解基層社區醫院抗菌藥物的應用現狀。筆者對2012年至2014年期間某社區醫院門診開具的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進行調查和分析,并對這些處方中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水平進行評估。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500張處方涉及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1.73。其中,單用一種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有482例,聯合使用兩種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有18例。在這500張處方中,用藥方式為預防性用藥的處方有208張,為治療性用藥的處方有292張。使用頻次在前3位的抗菌藥物類別分別為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喹諾酮類。使用頻次在前6位的藥物分別為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美洛西林鈉、頭孢美唑鈉和頭孢呋辛鈉。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的處方有178張。其中,不合理用藥情況為無指征用藥的處方有71張,為所選藥物不合理的處方有57張,為藥物使用方法不合理的處方有50張。
綜上所述,基層社區醫院門診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偏高,且抗菌藥物的應用種類較為集中。可見,在基層社區醫院中,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臨床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1] 曾化松,王艷琳.抗生素濫用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8(5):341-343.
[2] 黃錫清,陳陸根,葉茂清.我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使用調查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2,5(5B):48-49.
[3] 羅翌,李際強,鄭丹文,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學調查及臨床特征的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7):178-179.
[4]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Z].衛辦醫政發[2009]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