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新疆伊犁第四師65團學校 新疆 835200)
摘 要:隨著課改的逐漸深入,小學課堂有效性受到更多的關注。本文將簡單探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對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243-02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基礎,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要認識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產(chǎn)生主動認識生字的欲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手段使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讓課堂教學充滿樂趣既是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的需要。在以往的教學中,教書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會寫漢字,而不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學習氣氛非常沉悶。識字教學一改以往的教學模式,趣味十足,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興趣,其追求的就是趣味,但這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趣味十足的課堂上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漢字,感受到漢字的活力,因此,識字教學在小學階段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制定出有趣的識字教學計劃,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1、遵循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讓課堂動起來
識字教學主要是針對小學階段的低年級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普遍有一定的學習規(guī)律,他們好玩好動,精神集中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喜歡接觸有趣的東西,同時其瞬時記憶力也非常強,所以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不可忽略學生的這一普遍學習特點。識字教學要從多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方便,如內(nèi)容上要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方法上要注意靈活多樣等,使學生們便于記憶。
學生學習漢字,首先要對漢字產(chǎn)生興趣,興趣是一切學習行為的動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形體也較為形象,如“哭”字,看上去就像是兩只眼睛在流淚,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漢字的形態(tài),來讓學生們感受漢字的魅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漢字的象形符號展示給學生,讓課堂真正的動起來,使學生們將漢字牢牢記住。
2、改變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還沒有到叛逆期,老師在很大程度上還對其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目前的小學生中,若是老師的講課方式過于理論化,學生很可能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即使老師強硬地要求學生學習,學生也會很快就忘了學過了什么,若是老師講課的方式非常有趣,則教師根本不需要強硬地要求學生學習,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進而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小學生每天的平均識字量在20個生字左右,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在教學時就不能以單一的教學形式來講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適當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變換學習形式,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不斷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促進孩子們進行有效的學習。針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游戲是其較為喜歡的娛樂項目,所以教師可以將游戲與課堂相結(jié)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能夠在玩耍中學習到知識,因此,在一堂課中,教師如果能夠利用漢字的特征,并借助其它教學輔助手段進行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觀察思考,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要通過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使每堂課的教學都充滿了樂趣,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會被有效提高。
3、加強學生寫字方面的指導
寫字是學習的基本要素,也是對學生所記憶的漢字進行鞏固的過程,新課標要求小學生席子要規(guī)范,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一方面要進行耐心的指導,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寫字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寫字技能的訓練。在識字教學中,學生不僅要能認識漢字,同時也要會寫漢字,教師要對其寫字方面進行正確的指導,如坐姿、執(zhí)筆、筆畫等,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教師要從旁進行指導,隨時提醒學生,對于共性問題要既是矯正。
(2)重視寫字的批改。寫字批改是識字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一些教師在對學生寫的字進行批改時只注意到學生寫的對不對,而并不注重學生寫的好壞與否,教師的這種做法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利的,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寫字時出現(xiàn)各種問題,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寫的字進行批改時一定要重視字的筆畫及結(jié)構(gòu)神韻等。
(3)重視營造寫字氣氛。寫字伴隨著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步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為學生營造出寫字的氣氛,如定期開展優(yōu)秀作品展覽,鼓勵同學們相互趕超,在班級中營造出濃濃的寫字比賽競爭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下將字寫好并熟練掌握。
4、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
教給學生如何寫漢字,不如讓學生學會如何自己去記憶漢字。每一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結(jié)構(gòu)和形態(tài),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能夠?qū)h字的讀音讀正確,另一方面要啟發(fā)學生自己去記住漢字,無論是從讀音上還是從字的組成結(jié)構(gòu)上,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記憶方法和規(guī)律,使學生能夠自己去記憶,而不是通過教師強硬地灌輸。同時教師要豐富自身的語言基礎,利用漢字的本義、引申義等多方面來進行輔助教學,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
除了以上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拓展學生識字的資源,課堂上的聯(lián)系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很難通過短暫的課堂時間來達到識字的目的,所以教師要積極為學生開發(fā)識字渠道,充分利用課外的一切資源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識字訓練,如讓學生準備課外讀物,將自己在課外讀物中遇到的生字教給其它同學;收集學生的零食包裝,并讓學生對包裝上的漢字進行識字記憶等,通過多種多樣的識字渠道,讓學生能夠?qū)W到更多的漢字,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多方面考慮,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利用有趣的教學實例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彪.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 杜慶國.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J]. 考試周刊,201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