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 李月琴
I-gel喉罩在合并頸椎脫位的小兒急診外傷手術中的應用
康立 李月琴
目的研究I-gel喉罩在合并頸椎脫位的小兒急診外傷手術麻醉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40例接受急診手術治療的頸椎脫位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例。研究組患兒采用I-gel喉罩,對照組患兒采用普通喉罩。均行靜脈吸入全身麻醉,分別將麻醉誘導前(T0)、誘導后(T1),置入喉罩時(T2)、3 min(T3)、10 min(T4),手術結束拔除喉罩前(T5)、拔除時(T6)以及拔除3 min(T7),置入喉罩5 min(T8)、20 min(T9)以及手術結束時,依次記錄為時間T0~T10。記錄T0~T7時段患兒的心率,T8~T10時段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呼氣末端二氧化碳和呼吸峰壓。記錄患兒喉罩一次成功置入的次數和術后24 h內患兒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與T0時段比較,兩組患兒T1~T7時段心率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T0~T7時段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T8~T10時段血氧飽和度、呼氣末端二氧化碳和呼吸峰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置入喉罩時間為(10.2±2.8)s,短于對照組的(38.0±5.7)s,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一次置入喉罩成功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內,研究組患兒喉罩拔除時表面沾血及患兒出現咽部不適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I-gel喉罩在小兒頸椎脫位合并外傷手術過程中,對于患兒通氣指標和血液動力學的影響與普通喉罩類似,但I-gel喉罩置入時間更短,一次置入成功率更高,術后并發癥較少,可有效減輕患兒痛苦。
I-gel喉罩;兒科;頸椎脫位;外傷手術;麻醉
在小兒急診外傷中,有部分患兒復合頸椎脫位或半脫位,此類患兒椎體穩定性差,頭部后仰受限給氣管插管帶來困難。以往,頸椎脫位兒童進行急需處理的骨折復位內固定、清創縫合等手術時通常以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麻醉,但患兒常會出現呼吸抑制、氣道梗阻和蘇醒時間長等缺點[4]。近年來,喉罩由于生理干擾小、有良好的氣道可控性等優點被廣泛用于兒童手術麻醉[5]。本文研究I-gel喉罩在合并頸椎脫位小兒外傷手術過程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并接受急診手術治療的頸椎脫位患兒4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例。研究組患兒中,男12例,女8例,年齡5.0~9.0歲,平均年齡(7.8±1.6)歲,體重17.2~26.3 kg,平均體重(19.2±4.1)kg,進行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11例、清創縫合術9例,平均手術時間(33.2±10.2)min;對照組患兒中,男13例,女7例,年齡5.2~9.0歲,平均年齡(7.5±2.8)歲,體重17.7~26.9 kg,平均體重(20.2±3.9)kg,進行骨折復位內復位10例、清創縫合10例,平均手術時間為(32.9±11.1)min。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所有參與本研究的患兒均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在其監護人知情的情況下,自愿加入治療,并簽署了知情確認書。
1.2 麻醉方法 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手術前禁食8 h,禁飲2 h,手術前15 min皮下注射0.01mg/kg的阿托品(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0.5mg/ml),進入手術室后靜脈輸液建立通路,并對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常規監測,將穩定后5 min的心率(HR)、血壓、血氧飽和度值作為麻醉誘導前的基礎值。根據患兒體重選擇相應尺寸的喉罩,對照組使用普通喉罩(LMA公司),研究組使用I-gel喉罩(英國Intersurgical公司),所有喉罩背面常規涂抹適量石蠟油。此外,本次研究所有喉罩置入均由同一醫生完成。麻醉誘導:所有患兒靜脈注射2mg/kg丙泊酚(商品名:競安,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0.2 g/20ml)、2~3 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公司,0.1mg/2ml),待意識消失后,靜脈注射0.15mg/kg順式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0 g/瓶),控制呼吸,注射后2 min待患兒的下頜關節松弛開始置入喉罩,至咽底部有阻力感為止,對照組根據喉罩尺寸注入適量空氣。經聽診確定喉罩位置正確、通氣滿意、無漏氣后固定喉罩,接麻醉機行控制呼吸。判斷喉罩置入成功的指標:①患兒雙側胸廓起伏良好,聽診兩肺呼吸音均勻對稱;②手控正壓通氣時阻力小,無異常氣流從口內或引流管流出;③出現標準二氧化碳分壓(PETCO2)波形。麻醉維持:吸入3%~5%七氟烷,并根據術中HR、平均動脈壓(MAP)的變化調整吸入濃度。在手術結束前5 min,停止吸入七氟烷,患兒自主呼吸及吞咽反射恢復,不吸氧血氧飽和度>95%拔出喉罩。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分析兩組患兒術中各時段,即T0、T1、T2、T3、T4、T5、T6、T7的心率以及兩組患兒T8、T9、T10的血氧飽和度、呼氣末端二氧化碳和呼吸峰壓;記錄兩組患兒置入喉罩的時間、一次置入喉罩成功率、拔除喉罩時表面沾血例數,以及患兒術后24 h內的咽喉不適、聲音嘶啞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T0~T7時段兩組患兒心率比較 與T0時段比較,兩組患兒T1~T7時段心率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T0~T7時段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T8~T10時段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患兒T8~T10時段血氧飽和度、呼氣末端二氧化碳和呼吸峰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喉罩置入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兒置入喉罩時間為(10.2±2.8)s,短于對照組的(38.0±5.7)s,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一次置入喉罩成功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比較 患兒在術后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咽喉不適等并發癥。術后24 h內,研究組患兒喉罩拔除時表面沾血及患兒出現咽部不適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T0~T7時段兩組患兒心率比較(±s,次/min)

表1 T0~T7時段兩組患兒心率比較(±s,次/min)
注:與T0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T0 T1 T2 T3 T4 T5 T6 T7研究組 20 120.0±11.9b 102.0±9.1ab 100.0±12.1ab 101.0±10.8ab 99.0±9.2ab 98.0±12.4ab103.0±13.9ab 104.0±11.2ab對照組 20 118.0±10.2 99.0±10.7a 102.0±8.9a 100.0±11.4a 102.0±10.8a 101.0±11.5a 102.0±12.6a 105.0±12.9a
表2 T8~T10時段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s,n=20)

表2 T8~T10時段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s,n=20)
注:與對照組各時段比較,aP>0.05;1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
時段 血氧飽和度(mm Hg) 呼吸峰壓(cm H2O) 呼氣末二氧化碳(mm Hg)研究組 對照組 研究組 對照組 研究組 對照組T8 99.0±1.2a 98.0±1.1 15.0±5.9a 17.0±5.7 37.0±5.6a 34.0±7.1 T9 98.0±1.3a 99.0±1.4 16.0±6.1a 15.0±6.7 33.0±6.3a 36.0±6.5 T10 98.0±1.1a 98.0±1.0 15.0±5.8a 15.0±6.3 35.0±6.7a 37.0±5.9
表3 兩組患兒喉罩置入情況比較[±s,n(%)]

表3 兩組患兒喉罩置入情況比較[±s,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置入喉罩時間(s) 一次置入喉罩成功研究組 20 10.2±2.8a 20(100.0)a對照組 20 38.0±5.7 16(80.0)

表4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比較[n(%)]
對于合并頸椎脫位的接受小兒急診外科手術的患兒,如果接受常規的氣管插管,需要進行輕度的頸向后屈曲,可能在脊椎脫位的基礎上造成脊髓損傷,甚至是頸椎骨折和脊神經根的損傷[1-3]。喉罩發明于80年代,90年代初期引入我國,目前在國內手術麻醉中被廣泛使用。喉罩是全身麻醉手術中建立安全氣道的有效手段,具有使用簡單、通氣可靠、損傷少以及刺激小等優點[5,6]。喉罩置入不需要頸部后仰,在合并頸椎脫位的急診手術中具有顯著優勢。
I-gel喉罩是2008年由英國intersugical公司新推出的一種新型免充氣型食管引流型喉罩,其罩體部分使用該公司嗜喱狀的醫療級熱塑性彈性體制造而成,凝膠材料罩體可隨著咽喉部的解剖結構變化小幅度塑型,更容易契合人體咽喉部的解剖結構[6,7],可以有效避免普通喉罩因充氣壓力過高導致的口咽部黏膜受損,硬質的通氣管彎曲度與口咽部彎曲度更貼合,使置入更便捷[6,7]。本文研究發現,與T0時段比較,兩組患兒T1~T7時段心率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T0~T7時段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T8~T10時段血氧飽和度、呼氣末端二氧化碳和呼吸峰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與采用普通喉罩的對照組比較,使用I-gel喉罩的研究組患兒置入喉罩時間為(10.2±2.8)s,短于對照組的(38.0±5.7)s,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一次置入喉罩成功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患兒喉罩拔除時表面沾血及患兒術后24 h內出現咽部不適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喉罩在正壓通氣的使用過程中,胃脹氣導致胃內容物返流誤吸是最嚴重的潛在問題[8,9],而I-gel喉罩可以放置胃管引流,降低了胃脹氣及返流誤吸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I-gel喉罩在小兒頸椎脫位合并外傷手術過程中,對于患兒通氣指標和血液動力學的影響與普通喉罩類似,但I-gel喉罩置入時間更短,一次置入成功率更高,術后并發癥較少,可有效減輕患兒痛苦。
[1]Aebi M.Surgical treatment of upper,middle and lower cervical injuries and non-unions by anterior procedures.Eur Spine J,2010,19(Suppl 1):S33-39.
[2]Jain AK,Dhammi IK,Singh AP,et al.Neglected traumatic dislocation of the subaxial cervical spine.J Bone Joint Surg Br,2010,92(2):246-249.
[3]Lv GH,Wang B,Kang YJ,et al.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fracture-dislo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Chin J Traumatol,2009,12(3):148-152.
[4]林娜,李天佐,林紅,等.七氟烷喉罩吸入和氯胺酮靜脈注射對非住院眼科手術患兒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比較.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0,4(12):229.
[5]段宏軍,賈瑞芳,時迎斌,等.I-gel喉罩用于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氣道管理效果.中華麻醉學雜志,2010,7(30):805.
[6]黃晟,易治國,李軍.小兒喉罩的臨床應用進展.國際麻醉與復蘇雜志,2011,1(32):71.
[7]Keijzer C,Buitelaar DR,Efthymiou KM,et al.A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throat and neck complaints after the use of i-gel and the La Premiere disposable laryngeal mask: a dou ble blinded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Anesth Analg,2009,109(4):1091.
[8]Sidaras G,Hunter JM.Is it safe to artificially ventilate a paralysed patient through the laryngeal mask? The jury is still out.Br J Anaesth,2001,86(6):749-753.
[9]房潔渝,江楠,黃雄慶,等.喉罩通氣9例并發癥原因分析和處理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3):8277-82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44
2016-11-30]
215038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