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航


【摘 要】以廣西某地方綜合性本科高校為例,針對工科背景下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藝術類課程教學情況,在工科(計算機)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任課教師和當地動畫企業中展開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工科背景 動漫設計與制作 藝術類課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68-03
動漫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當今的動漫發展更是作為一項產業進行,使得它與諸多學科的聯系更加緊密。動漫設計具有跨學科性,因而很多工科院系開設了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但工科背景下教學理念和模式的特殊性,導致工科背景下動漫設計人才培養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多數工科院系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是在計算機學科基礎上發展而來,他們一般會沿用傳統工科教學理念與模式培養動漫設計專業的學生,有時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對高校培養全面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動漫設計人才會產生不利影響。筆者針對工科背景下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藝術類課程教學情況,在廣西某地方綜合性本科高校工科(計算機)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任課教師和當地動畫企業展開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存在學生藝術基礎薄弱,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方式滯后,師資結構單一等問題,將這些問題以矛盾點的方式呈現,分析問題,提出對策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旨在拋磚引玉,尚須大方之家共同探討,讓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
一、調查情況介紹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選擇的是廣西某地方綜合性本科高校計算機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大三及大四的4個班級學生、隨機抽選的該專業的8名專業課教師和當地的3家動畫制作企業。
(二)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首先,筆者深入課堂聽取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大三和大四學生的部分專業課程,包括數據庫、C語言編程等計算機相關課程和網頁美工、色彩構成等藝術類課程。其次,追蹤相關任課教師,了解其為動漫專業授課及備課過程等。最后,深入動畫企業了解其用人需要、現有此學校畢業的動漫設計專業學生的表現情況和征求意見等。
(三)調查結果
針對以上調查內容,筆者進行整合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選藝術(美術)類選修課程門數/學期采用的是全班學生的平均值進行計算。(3)小數點后保留一位。
(四)調查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以下五點:一是計算機學院開設的動漫設計與制作本科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普遍不具備美術基礎,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對藝術設計類課程的興趣度低的現象,但大多數學生認為藝術類課程對其專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二是存在藝術類課程特別是藝術設計類課程偏少的情況。三是師資力量缺乏,多采用其他院系或外單位人員兼課的方式。四是上課場所沒有考慮藝術(美術)專業的特殊性安排,例如美術基礎、水彩等課程應安排在專業畫室進行。五是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學生上交作品的方式,筆者認為這樣會導致學生課下舞弊的情況發生,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
由表2可以看出以下三點:一是在此計算機學院開設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任課教師中沒有動畫設計科班出身的任課教師,同時教師中具備企業經驗的比例過低(12.5%)。二是有50%的專業課任課教師沒有美術基礎。三是此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任課教師中有部分教師(37.5%)采用同其他開設此課程的專業無差別的教學方式進行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課程教學,這樣不符合該專業學生的認知特點。因為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本科教學目的和其他工科專業有很大不同,知識的深度是放在第二位的,而知識的廣度才是教學的重點。所以,任課教師在進行同一門課程講授時要適當調整方法,例如任課教師進行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C語言程序課程時要適當調整教學計劃,使其更加適合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科和學生的特點。
由表3可以看出動畫企業對設計師的藝術(美術)技能要求較高,設計師藝術(美術)能力在其職業發展中所占的分量是比較大的。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上述調查,筆者認為,影響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藝術類課程開設的因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對矛盾。
(一)學生基礎差與市場要求高的矛盾
與藝術類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相比,工科背景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學習藝術類(美術)課程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因為經過了藝術類高考的學生進入大學學習藝術類課程對他們來說輕車熟路,但通過以上廣西某地方綜合性高校計算機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問卷總結表可以看出幾乎這些學生在入學前是沒有美術基礎的,可以說是“零起點”。而通過動畫企業調查總結表可以看到現階段動畫企業對設計師的藝術(美術)技能要求呈現“高要求”的態勢。然而,藝術技能的學習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如何解決工科背景下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藝術技能底子薄與市場要求高的矛盾,是我們必須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二)學生培養單一化與市場需求多元化的矛盾
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辦學一直沿襲傳統工科教學模式,只要學生選擇了此專業,你就要無條件地接受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缺乏主動性,從而導致人才培養單一化局面出現。但市場對高校畢業生的要求卻是多元化的,例如某動畫企業往往是看中某位工科背景動漫設計專業畢業生在美術方面的專長符合本企業的需要時才決定錄用的,如果工科院系的動漫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千篇一律,那么他們在市場中是沒有競爭力可言的。因此,學生培養的單一化不僅影響到學生就業,而且還會加劇本專業內的惡性競爭。
(三)師資結構單一與課程多樣的矛盾
根據上述的廣西某地方綜合性高校計算機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任課教師問卷總結表可以看出動漫設計專業的任課教師存在師資結構單一、力量薄弱的問題,很多工科院系的動漫設計專業的專業課任課教師來源于兩種形式:一是由計算機軟件或者美術學科的教師經過短時間的專業進修轉行而來,二是由那些藝術設計專業或數字媒體專業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來擔任,兩者要么缺乏美術基礎,要么缺少技術支撐和經驗,但這些教師的共同之處就是缺少真正動漫設計制作的實踐經驗。動漫設計專業的專業課任課教師如果沒有在動漫行業工作的經歷,對某些重要環節不可能有深刻認識,就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只能泛泛地講授理論,或是教授單純的技術知識或美術知識,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很難適應動漫產業的發展。而那些在動漫行業中有豐富經驗的從業者又因為學歷、職稱等問題被拒之高校大門之外。
恰恰相反的是,動漫設計專業的課程又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尤其是在具有工科背景的動漫設計專業上體現得更為突出,工科動漫設計專業在培養方案的要求下既要開設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還要開設數字媒體方面的專業課,也要有藝術(設計)方面的課程支撐,使得課程多樣性特點在工科動漫設計專業中體現得更加明顯。
三、對策與建議
其一,進行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這是解決學生基礎差與市場要求高這一矛盾的基礎,也是提高工科院系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1.打破傳統計算機理論課程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廣西某地方本科高校計算機學院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為例,此專業的培養方案是在傳統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方案基礎上改動而來,例如在大一的課程規劃中,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與其他計算機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幾乎一樣,以工科理論知識為主,這樣顯然不利于“零基礎”學生的藝術技能的培養。根據當前實際,筆者建議通過延長藝術類課程學時和增加藝術類專業基礎課程數量相結合的方式作為培養方案改革的核心,例如以課程設置為例,延長美術基礎、設計素描等課程的學時,為隨后的專業學習奠定寬厚的藝術修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思維和技能。同時,增設手繪卡通形象、透視學等課程,系統性地對學生進行藝術技能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具備較好的動手能力,同時為避免知識面狹窄,課程設置中導入模塊化的多方向的選修課程,以擴大學生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2.建立一套符合學生特點和當前市場需求的教學內容體系。很多工科院系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由于建立時間晚,教學目標和定位不夠明確,沒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而是模仿同類甚至藝術類院校的動漫設計專業的課程內容體系設置,這樣導致了很多工科院系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設置雷同的局面。而且許多課程之間缺乏連貫性,在內容設置上過多的重復,從而浪費教育資源。例如,作為動畫片設計流程的幾大部分:動漫角色造型、場景道具設計、分鏡腳本、運動規律等內容是屬于一個整體的,但是在很多工科院系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教學中,卻被分割成幾門課分別進行教學。例如,在大二的時候開設動漫角色造型和場景道具設計課程,大三時開設分鏡腳本、運動規律,到了大四才開設動畫設計制作的課程。這些內容之間原本就存在著緊密聯系,但由于時間跨度太大,在授課的時候,就會出現學生銜接不上之前所學內容的情況,而且會有重復的內容,這就使得學生學習興致不高,不能系統地掌握運用這些知識,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根據當前實際,筆者建議通過課程項目化和課程案例化兩種方式進行工科背景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內容改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在自身參與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實現與企業無縫對接的目的。
3. 改變傳統低效率的教學方式,建立更加適合工科動漫設計專業的教學方式。藝術類學科在工科體系背景下,當執行課程教學計劃時,其課程無法依照藝術專業的教學規律和專業特性開展教學,藝術類專業更加強調分段制教學,在一定時間段相對集中地進行學習與創作,而不是按照傳統工科課程教學方式那樣將某一門課分散到某個學期中持續進行教學。所以,筆者認為工科院系的動漫設計專業教學方式的摸索,應當在不影響整體教學計劃的情況下,通過分段制集中授課的方式完成某門藝術類課程的教學任務。例如,將網頁美工課程采用集中式授課方式,在6周時間內結束,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連貫性。
其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進行選擇,根據市場用人動向,推出模塊化套餐式選修培養方案。這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生培養單一化與市場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在模塊化套餐式選修培養方案中,選修模塊里面既有藝術類課程為主的套餐,也有以技術型課程為主的套餐供學生選擇。這樣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保證工科背景下動漫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其三,針對師資結構單一與課程多樣的矛盾,筆者認為,一是學校應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到業內知名高校或企業進修,學習先進經驗,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二是聘請一些業內知名學者、設計師定期來校舉辦講座,以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此外,學校應該和相關動畫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讓教師定期或不定期的到企業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以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三是在學校層面可以開通綠色通道聘請一些動畫企業的一線設計師作為本校動漫設計專業的外聘教師,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大有益處。
四、結語
調查只是手段,其目的是發現工科背景下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藝術類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源所在,提出對策,當然筆者的對策旨在拋磚引玉,尚須大家共同探討,把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專業的改革引向深入,使地方性本科院校工科背景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李力.地方工科院校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思考[J].大學教育,2014(9)
[2]張翠紅.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訓實踐之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7)
[3]楊海英.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改進藝術設計專業實訓教學的一些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