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藝萍
【摘 要】在實習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醫院的主導作用和學校的引導監管作用,共同構建起由專職實習管理人員、臨床藥師、在校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共同組成的實習生管理團隊;重視實習教學醫院及帶教教師的管理與培養,按計劃逐步開展針對實習生的上崗培訓和在崗培訓,為實習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有秩序的、管教管導管就業的學習生活環境。
【關鍵詞】藥學 基層醫院 實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83-03
基層醫院實習,是本科藥學專業學生結束在校基礎理論課、專業課和課間見習后,進入臨床工作崗位的第一站;是綜合培養和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鞏固藥學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適應崗位工作,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精湛的專業技能、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我們走訪了19家實習醫院(三級醫院6家、二級醫院13家)及相關科室,深入了解實習醫院對實習生管理及教學的相關情況;召開實習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實習需求,同時進行實習生操作技能的抽查考核。結果顯示,本科藥學專業實習生的實習質量堪憂,多種因素影響實習的成效,學生的實際崗位工作能力及專業綜合素質與預期有一定差距。
一、存在的問題
(一)實習醫院生活條件差或管理不規范,影響實習成效
1.住宿及飲食。該問題成為影響實習生工作積極性的首要因素。57.9%的實習醫院無法提供實習生住宿;能夠提供住宿的實習醫院中,75.0%住宿條件簡陋,就近沒有廁所或熱水,宿舍時常有小偷和老鼠光顧。位于市中心的實習醫院,由于周邊房源緊張并且租金較貴,實習生不得不租住在離醫院較遠的地方,每天搭乘公交車上下班,碰上晚班則只能搭乘出租車,給學生經濟上帶來壓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部分醫院沒有食堂或開餐時間較短,學生不得不外出就餐,中午休息時間和飲食衛生得不到有效保障。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不到保障,實習生的工作積極性受挫,實習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
2.管理不規范。部分實習醫院管理不規范,主要表現在:隨意更改實習項目和流轉時間、崗位培訓無規劃無針對性、帶教教師帶教隨意性較大、請假考勤制度不嚴格、無出科考核等。某些實習醫院把實習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使用,實習生長時間從事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如:跟隨臨時工阿姨刷洗藥鍋、替代機器往藥柜添加中藥飲片、藥庫值夜看守等,技能鍛煉機會少,不利于專業能力的培養。醫院的醫療培訓一般面向全院開展,缺少針對實習生的統一專業培訓,由于缺乏對醫療單位及工作崗位的認識和了解,膽量較小或專業知識薄弱的學生往往畏首畏尾,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適應崗位工作。醫院的帶教教師專業能力與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未經過標準化培訓,并且部分醫院對帶教教師無約束,無獎懲;臨床藥師要兼顧臨床工作及帶教,工作安排較滿,精力有限,最終導致實習帶教有較大隨意性,甚至個別帶教教師把實習生當做自己的私人秘書,經常指派學生在醫院外幫其處理私事。
(二)學生實習態度影響實習成效
實習生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理論基礎薄弱、操作不規范、主動性缺乏、不夠自信、不主動與帶教教師溝通、上班玩手機、團結協作性較差、社會責任感不強、學習積極性不持久等。現代藥學知識日新月異,新藥、進口藥物較多,在校期間見習機會少、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使用存在一定差距,確實使實習生在實習的初始階段感覺力不從心。但是,實習生經過在校三年系統的學習訓練,已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只要積極主動地虛心求教,不斷歸納總結并持之以恒,想要摸清規律、掌握工作技巧其實并不困難。然而,部分實習生由于對帶教老師不滿意、在工作中過于追求平等、忙于找工作或考研等因素,在思想上對臨床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能擺正自己在實習階段的位置,產生敷衍了事的心態,以至于實習效果較差。
(三)學校監管不到位影響實習成效
在本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實習生對學校實習管理工作滿意度較低,認為感受不到學校在實習中的關懷與培養,部分學生認為他們就這樣拿著實習手冊被“丟”給實習醫院,然后變成“廉價勞動力”,甚至有學生質疑,為什么要把最后這幾個月的學費交給學校而不是領取工資。實習生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高校幾乎無一例外都制定有相應的《實習教學管理辦法》。但是該辦法的執行和監管并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對實習單位的遴選與評估不足,往往由于生源的增多而放寬條件;編制了實習計劃及大綱,但缺乏有效監管及落實;組織實習教學檢查次數少且深度不足;對實習醫院帶教教師無培訓和考核計劃,缺少評議學生實習質量及教師帶教質量的標準;醫院與學校間沒有便捷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等方面。最終,可能由于學校對實習教學工作指導、協調、檢查、評估不到位而影響實習成效。
二、院校深度合作共建優質實習教學基地
學校與實習教學基地,應堅持“以業為重,以用為先,以用施教,以用定培”的培養原則,加強協作,互相支持,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為培養具有良好服務能力的藥學人才而努力。
(一)學校在實習教學中充分發揮引導和監管作用
基層醫院實習是高等醫學院校的重要教學環節,對提高藥學本科生的專業技能具有重要意義。全校上下應重視并切實加強實習教學工作,加強實習教學基地的開發、建設與管理,為實習教學順利開展創造必備條件。
1.實習教學醫院的遴選、評估與管理。實習教學醫院的遴選、評估與管理工作,是醫學院校實習管理工作的重點。以能否有效完成畢業實習計劃中的實習內容為衡量標準,優先選擇那些能夠持續提供一定數量技術性實習崗位的、具有良好社會聲譽的、具有專門實習管理團隊及相應培訓考評制度的、在吸納就業方面具有表率作用的醫院作為掛牌實習教學單位;選擇那些能夠為實習生提供安全的工作場所、良好的工作環境、配套的工作設備、一定就業機會的基層醫院作為常規實習點。學校與教學(實習)醫院共同研究、加大投入,建立起一批組織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實習質量高、效果明顯的實習基地。
2.實習教學醫院的維護和培養。學校根據本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負責編制專業實習計劃、大綱、實習手冊、實習考核辦法等內容,提前送達實習醫院。在制定崗位操作標準及階段標準化出科測試等具體項目內容的過程中,與醫院管理人員、帶教教師及時溝通,組織帶教教師在帶教的方法、方式、內容、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統一培訓與交流,以達成共識。學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選派專家教授,到實習教學基地開展師資培訓、舉辦專業知識講座等學術活動;吸納優秀的臨床帶教教師到校講課,鼓勵專任教師到醫院輪崗、掛職鍛煉,加強院校間技術交流與合作,逐漸培養起“能說會做”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3.實習管理。實習前,學校應當做好實習動員和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對醫院實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針對具體工作崗位進行“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訓練,增加藥物臨床應用的實踐培養,采用多種形式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實習期間,學校可以組織專業教師、實習管理科員、輔導員等人員,有側重、多人次、深層次地進行階段性的實習檢查;建立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監控指標體系,定期召開實習督導會議,評議實習點教學質量,匯總通報教學基地的教學情況,研究和解決實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習結束后,對優秀實習基地、優秀帶教教師、優秀畢業生和優秀實習管理者進行評選并公示,除了給予相應的榮譽與物資獎勵外,優秀實習基地可以給予優先選送實習生、畢業生,優秀個人給予免專業試讀研讀博、來校進修減免費用等機會;同時,對屢次違紀、在實習工作中發生重大差錯事故的實習生批評教育并通告,獎懲有度,充分發揮激勵及震懾作用。
(二)醫院在實習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1.安居方能樂業。實習醫院根據實際條件,盡量為實習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安排好食宿,保證水電供應,提供必要的生活設施、學習條件和安全保障。無法提供住宿的醫院,可由院方或校方在實習點附近尋找條件適宜的住所,與租戶簽訂長期租賃合同,統一管理,確保實習生實習期間的生活起居得到一定保障,免除后顧之憂。
2.建立信息平臺,構建實習生管理團隊。醫院對實習生的管理一般由醫務科或科教科負責,各科室藥學人員兼職帶教教師工作,實習生在每個科室輪轉停留時間大概1個月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針對學生個體情況,開展有效的臨床實習指導工作呢?建立由臨床藥師、在校輔導員、專業課教師為成員的信息平臺,構建實習生管理團隊,采用導師制的教學管理模式,能因材施教地開展實習教學活動。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藥師擔任導師工作,負責該實習生整個實習過程的教學、監督和管理工作,實習生在其他科室輪轉期間,必須定期向導師匯報工作學習情況,導師通過信息平臺與在校輔導員及專業課教師、其他輪轉科室藥師之間進行溝通,了解實習生在校表現和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及時對實習生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實習生的存在感增加,主人翁意識增強,懈怠、鉆空子的念頭也可得到有效遏制。
3.開展針對實習生的上崗培訓。分階段有計劃地從醫院相關規章制度、行為規范與職業道德、醫患關系與溝通、醫療安全及質量、醫保相關政策、藥歷書寫、血藥濃度檢測與不良反應報告、處方審核調配、處方點評及統計分析、藥品統計盤點、查房與用藥咨詢、常用藥品擺放與儲存管理、特殊藥品管理、常用儀器使用及注意事項、發藥退藥程序、各科室工作規范及要點難點等方面進行統一系統的培訓,圍繞實習生工作能力的培養,組織開展教學查房、床邊教學、病例討論、開題報告、科研指導、專題講座等教學活動,可幫助實習生縮短崗位適應時間,建立起臨床用藥思維方式,提高藥學服務水平,減少差錯事故,降低醫療風險。
4.重視帶教教師的篩選與培養。帶教教師言傳身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影響甚大。帶教教師不但要有精湛嫻熟的操作技能和豐富深厚的臨床用藥經驗,還要有積極、謙和的生活態度和無私奉獻的醫德修養,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才能成為實習生的良師益友。實習醫院應重視帶教教師的篩選與培養,挑選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學意識強、能夠認真履行實習帶教各個環節職責的業務骨干兼職帶教工作,定期地和多形式地組織帶教教師進行培訓,在藥學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等方面更新知識,不斷提高實習教學質量;建立起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帶教評估激勵機制,從帶教態度、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實習生出科成績、實習生畢業論文質量等方面進行考核,帶教成效作為帶教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在評優、評先、晉升、績效獎勵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充分地調動帶教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5.就業推薦。目前尚無實習醫院認為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下轉第188頁)(上接第184頁)與自己有關系,只有少數科教科的管理者主動收集就業信息發送給實習生。全國170余所大學開設本科藥學專業,一次就業率平均在80%-85%之間。從近幾年的就業狀況分析,藥學專業就業前景普遍看好,各醫藥公司、制藥廠無疑是吸收畢業生的大戶,但縣、鄉鎮一級衛生院、社區醫院卻是應屆畢業生首選的就業目標,他們往往花費較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這方面的就業信息,無心于實習。這些基層醫院每年能夠吸納的崗位人數并不多,公開的就業信息則更少。省內各醫院藥劑科主任每年總有幾次會議交流的機會,與各醫藥公司、藥廠平時也有信息往來,如果能由醫院方面收集各醫院的就業信息并及時提供給實習生,或者主動幫助推薦,將能大大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和滿意度。
本科藥學專業學生基層醫院實習約6個月,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學校、醫院應各自承擔起相應的角色,協調管理,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通過歷練,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專業綜合能力得到固化和提高,才能最終實現培養面向基層、服務大眾的服務型藥學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承德.改革高等藥學教育 加強藥學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