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娟


【摘 要】基于項目引導建設110kV變電運行仿真實訓室,該仿真實訓室不僅可用于供用電專業核心課程項目教學開發,也可用于電力企業新員工技能培訓、變電站值班員技能培訓與鑒定,提高了實踐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 110kV變電運行仿真實訓室建設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85-02
一、110kV變電運行仿真實訓室簡介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一直本著“學校與企業共建”的理念,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群中的供用電技術專業將“根植電力、校企交融共育人”的鮮明辦學特色始終貫穿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中,供用電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有發電廠、供電企業、電力建設和檢修企業、送變電工程公司、各類工礦企事業單位、汽車制造、冶金、機械加工等。上述企業中與變電運行與維護技術相關的崗位約占生產性崗位的60%以上。
廣西電網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完善,以數字化為特征的變電站設備得到了更新和升級,對變電運行和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的變電運行與維護專門人才充實到生產一線。隨著綠色智能電網建設的深入,學生的就業前景非常樂觀,迫切需要學院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及供用電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變電運行與維護仿真實訓,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
供用電專業與柳州地方企業密切合作,通過對企業的大量深入調查研究,表明這些企業急需大量的供用電方面的人才,企業要求學生對供配電系統能做到:說原理、懂計算、知選擇、會畫圖、熟安裝、能運行維護。
同時,電能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產品,即發即用,不能大量存儲,電力企業每年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員工進行仿真與實際操作再培訓,對員工的再培訓已經成為電力企業沉重的負擔,電力企業迫切尋求與高職院校的合作,共同完成對企業員工進行再培訓的任務,同時電力企業可以提供在校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達到企業與學校的雙贏,達到資源的優化與合理利用。鑒于企業迫切需要對其員工進行高低壓電工、變電站值班員、調度員等培訓,我院建成自治區一流的110kV變電運行仿真實訓室,能更好為地方經濟服務。
二、110kV變電運行仿真實訓室主要完成的實訓項目
該仿真實訓室的建立,可以實現電氣自動化專業群中核心課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運行維護、供配電系統安裝與維護、供配電系統繼電保護的項目教學以及項目教程開發,實踐“職業導向,項目驅動”“教、學、做”相融合等多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一)課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運行維護,表1、表2、表3、表4分別為仿真項目及任務清單
(三)課程供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表7、表8、表9、表10分別為仿真項目及任務清單
三、仿真實訓室所能完成的科研、生產或其他任務
(一)提高教師的科研質量,增加學院的科研工作量
我院的示范性建設已經進入后示范建設時期,迫切需要廣大的教師走出一條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道路,教師通過做科研,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的推進教學改革,將最先進的知識與工程實踐帶入到課堂中,使學生能夠了解本專業最先進的知識與技術,為學生能夠順利的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我院建成的110kV變電運行仿真實訓室,為老師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實踐工程數據的可靠性需要仿真軟件加以佐證,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師的科研質量與科研水平。該仿真實訓室的建成,可以更好地推動教材建設,可以完成核心課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運行維護、供配電繼電保護的項目式教材開發工作,提高我院的教材建設水平。
(二)學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通過對學生的仿真培訓,可以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使畢業生更受企業的認可與歡迎,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將該仿真實訓室對全院的學生開放,做成開放式仿真實訓室,使全院的學生成為受益者。
(三)承接校內外大量的企業員工培訓工作
該仿真實訓基地為開放式仿真實訓基地,除為本院學生仿真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服務外,同時可以承擔校外相關大型用電企業供配電人員的仿真培訓任務,培訓的項目主要包括變電站值班員初級、中級、高級考證仿真培訓,電力調度員考證仿真培訓,繼電保護工考證仿真培訓,電氣值班員仿真培訓等,使學員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得到穩步的提高,得到企業的一致肯定與好評,擴大了學院的知名度,為學院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提高了學院的服務意識。
(四)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在“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的指導下,創新觀念,勇于實踐,積極探索研究符合高職教育的“六位一體”課程教學模式。建立了突出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實踐了“職業導向,項目驅動”“教、學、做”融合等多種教學模式。
四、項目教學范例
以課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運行維護為例,以實際變電站運行生產模式組織教學。仿真企業的工作環境、生產設備與設施、產品標準、工作規則與要求,將實訓室建設成“教學工廠”或“教學工場”。
(一)將企業文化引入實訓室
以變電站命名實訓室,在實訓場所設立宣傳牌,弘揚優秀企業理念和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企業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
(二)設立崗位角色
學生通過“仿真變電站”平臺,猶如進入了真實的變電站,學生按照實際變電站運行模式,4-5人組成一個運行值班組,按照變電站值班工作崗位如值班長、正值班員、副值班員等進行角色分工,教師擔任變電站值班員的業務領導即調度員角色,每一位學生都按照自己的崗位佩戴相應的標志,成為“在崗員工”,在指導教師即調度員的指揮下,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團隊協作完成工作任務。使學生熟悉現場管理的組織結構及生產崗位職責,訓練了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增進了崗位責任意識。
(三)將變電站生產崗位職業規范、規程及作業指導書引入學習領域
將崗位職業規范、現場規程及作業指導書引入教學。通過崗位規范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強化了學生“安全高于一切”的責任意識,培養了“電力生產服從統一指揮”的必備職業素質。
(四)教、學、做一體化
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訓練項目為驅動,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始終引入職業活動,實行圍繞能力目標和能力訓練來開展知識、理論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學生在完成變電站運行的具體“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必備的理論知識,掌握變電操作的要領。
【參考文獻】
[1]曾向陽,吳猛.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室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2)
[2]譚美云.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擬實訓室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