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擊 劉泉生
【摘 要】分析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以期帶動和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相關實驗室的規劃與建設,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得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上滿足社會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
【關鍵字】應用技術大學 計算機網絡技術 實驗平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91-02
近年來,計算機和通訊技術不斷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其應用的普及,使得計算機終端設備接入網絡的數量每年都是幾何式高速增長,計算機網絡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許多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難以滿足社會企事業單位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許多畢業的學生除在一些計算機應用水平較低的行業和機關外,已經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專業化、多方位、高素質的需求。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室平臺設備陳舊落后
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其應用發展日新月異,許多網絡設備在使用兩三年后,就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不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設備從購買到使用的時間很長,甚至還沒有真正使用在教學上就已經在技術和應用方面落后了。以這樣的實驗平臺培養的學生容易脫離社會的實際需要。
(二)模擬實驗平臺替代真實的網絡工作環境現象嚴重
不少高校為了減少設備投入,往往簡單的使用模擬軟件開發仿真實驗環境給學生學習,這樣就使得學生無法接觸到真實的網絡工作環境。同時模擬軟件開發的實驗環境在功能上還無法達到真實設備的水平,計算機網絡技術里的許多重要的原理,復雜的功能都無法在模擬實驗平臺上完成學習。同時過多地使用模擬實驗環境,使得學生遠離計算機網絡的真實運行環境,會造成學生的真實網絡工程經驗的缺失。
(三)實驗內容跟不上社會的需求
不少高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基礎本來就參差不齊,如果實驗平臺的實驗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必然會讓許多學生產生厭學的不良情緒,從而會使他們對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毫無興趣。
二、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驗平臺建設思路
(一)設計符合實踐教學所需的真實計算機網絡環境
使學生在網絡實踐時由原來只在某一個實驗室開展,變成同時在多個實驗室進行。因此高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對原有的計算機類實驗室以及校園網絡中心在教學功能上進行重新規劃和布局,根據教學內容開發教學需要的真實網絡實驗環境。
(二)使用VMWare虛擬技術搭建虛擬網絡實驗平臺
虛擬化技術現在已經比較成熟,在計算機網絡里目前主要使用網絡設備虛擬化、服務器虛擬化、存儲盤虛擬化、桌面虛擬化四種。VMWare是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操作系統在主系統的平臺中,如同Windows應用程序一樣可以進行自由切換,并且任何一個操作系統用戶皆能進行虛擬分區、配置等相關虛擬化操作,同時又不影響實際硬盤里存儲的數據,用戶甚至可以通過網卡、網絡設備將幾臺虛擬機連接為一個局域網。正因如此,充分利用VMWare虛擬技術搭建的實驗平臺非常適合學習和測試。
(三)利用Packet Tracer軟件,建設與行業需求相適應的實驗平臺
在實驗平臺中,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去設計、配置、排除網絡故障提供網絡模擬環境。學生可以在可視化的仿真界面和靈活方便的配置直接使用拖曳方法組建網絡拓撲,并能查看數據包在經過計算機網絡時被相關軟硬件處理的過程,從而讓學生能觀察并了解整個網絡實時運行情況。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根據學習的需要,對網絡運行各種參數、細節進行重復或再現,從而使學生更直觀高效地學習相關網絡技術。
(四)建立實踐過程和效果并重的課程考核評價方法
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應該是多方位、多層次的。這既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也包括學生自評以及學生之間互評。重視課程實踐過程評價,讓學生對自己每個實踐環節都加以重視,而不是只重視課程終結性評價,使學生從一開始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學習課程上。經過課程的考、評、鑒結合的測評手段,促使學生學習相關課程達到預期效果。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實驗資源庫的建設
(一)校企共建實驗內容
專業教學內容不能脫離社會的需求,而往往很多學校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跟不上社會的要求,如何解決“社會需要什么,學校就教什么”這個問題,就必須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教學資源庫,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校內與企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深度融合的教育平臺,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技能型人才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另外,多層次深度的校企合作,學校獲取到社會需求什么樣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從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建設合理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驗平臺,讓學生真正知道“學什么,如何學,學了有何用處”,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學校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的支持,使合作雙方有雙贏的局面。經過校企深度的合作,雙方之間都能找到利益的平衡點,各有所需,從而解決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方面的矛盾,大大提高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教師與學生共同建設教學實驗內容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能適應企事業單位網絡設計、管理與維護、網站建設、網頁制作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合理地引導學生參加教學實驗內容建設,一來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二來可以掌握哪些學生對哪些技術更感興趣,從而適當地調整教學實驗內容,讓人才培養盡量做到因材施教,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不斷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使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
(三)建立共享性的專業教學資源平臺
目前計算機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移動智能手機在學生當中已經普及,專業教學資源和實驗平臺不應該只在專業實驗室才能使用。因此,要充分使用現有的網絡和手中的移動電子設備,建立以網絡為中心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教師可以把需要課外才能更好完成的實驗任務或者一些重要的教學內容放到教學資源平臺上,這樣在開放的網絡下,學生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沒有差異的享受相同的教育。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地為學生提供輔導、解答、批改等課外教學工作,從而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質量。
四、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驗平臺建設的具體步驟
(一)前期調研
向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里舉辦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優秀的兄弟院校學習,學習他們建設計算機網絡實驗平臺的思路和方法,并結合調研情況,編寫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的調研報告。
(二)人才需求分析
通過到企事業單位調研,掌握社會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分析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才能在進入社會時有更強的競爭力。通過分析結果來指導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平臺建設,搭建什么樣的網絡環境,構建在課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技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三)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主要對課程內容設計、實驗平臺搭建、仿真實驗開發及實驗效果評價制度等提出具體要求。
(四)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主要完成課程內容的設計、實驗平臺的搭建、仿真實驗的開發及學習評價制度的建立。
(五)總結整改階段
總結整改階段主要對本課題相關任務進行檢查、修改、完善,完成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驗平臺搭建。
【參考文獻】
[1]高玉萍.項目化教學課堂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18)
[2]羅紅.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8(14)
[3]伊立萍.高等實驗教學考核模式的研究與探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