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斌
?
關于培養“仲景學子”的幾點探討
姚 斌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位于仲景故里,長期以來,我校立足醫圣故里的文化沃土,傳承仲景精神,結合現代大學教育理念,培育出大批具有良好醫德和較高醫術的優秀畢業生,被社會譽為“仲景學子”。隨著社會發展,為更好地培養仲景學子,分別從弘揚仲景精神,文化為先;學習仲景學說,理論為基;傳承仲景醫術,醫教結合;拓展仲景范疇,互聯網+;培養仲景學子,社會實踐方面,對培養“仲景學子”加以探討。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仲景學子;張仲景
河南南陽,人杰地靈,南陽有“四圣”, 他們分別是:“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其中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寫出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治療原則及大量有效方劑,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被尊奉為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現在隨著《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即國家中醫藥產業“十三·五”規劃的出臺,中醫藥事業將在“十三·五”期間迎來大發展。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位于仲景故里,長期以來,我校立足醫圣故里的文化沃土,傳承仲景精神,結合現代大學教育理念,培育出大批具有良好醫德和較高醫術的優秀畢業生,被社會譽為“仲景學子”。隨著社會時代發展,如何更好地培養仲景學子,成為一個大的課題,現就目前我校發現的一些問題探討如下。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仲景精神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仲景學子首要應該學習的就是仲景精神,而仲景精神是什么呢,是醫德上的仁愛情懷,是醫術上的精益求精,是醫風上的大公無私……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陽位于醫圣故里,理應成為弘揚“仲景精神”的根據地,而南陽醫專作為南陽地區的醫學高校,更應成為大力弘揚“仲景精神”的前線。經過歷代醫專人的發掘和提煉,并緊密結合現代醫學教育特點,把仲景精神升華為“崇仁、厚德、恒志、精術”的醫專校訓,即體恤民疾、 懸壺濟世的仁愛情懷;不分貴賤、普救蒼生的醫德醫風;勤求古訓、立志名醫的專業志向;博采眾方、精究方術的醫療技能[1]。我們緊扣當前學生主體意識突出、參與性強、需求和選擇多元化等特點,把此校訓深入到校園文化的各個方面,通過美化、綠化校園,建設校園文化廣場,樹立張仲景塑像,命名仲景特色道路,設立電子宣傳標語等,讓師生時刻受到“仲景精神”的熏陶。圖書館還專門建立張仲景文化特藏館方便廣大師生直接感受“仲景精神”。每年還定期舉辦校園仲景文化節,包括中醫經典誦讀、仲景學堂、祭拜仲景、經方書畫攝影大賽、中藥辨識大賽等。同時積極利用新媒體資源,建立微信公眾號,傳播仲景學術思想,建立QQ群討論仲景經典等,受到廣大師生及社會的一致好評。通過上述方方面面,使廣大師生時刻感受仲景文化,牢記仲景精神,為培養優秀“仲景學子”打下良好思想基礎。
有了良好氛圍以后,培養仲景學子還需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只有通過刻苦的學習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仲景學子,因此學習理論知識必不可少,只有理論知識扎實,才能為今后更好地提高醫術打下堅實基礎。除了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方劑等基礎知識以外,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是成為名中醫的一條捷徑,《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一代又一代中醫人無不因學習這部經典著作而受益。讀經典,跟臨床,是學好中醫不二的法門,歷代名醫莫不是從扎實的背誦基本功開始學起,中醫大家背傷寒的年齡都是在青少年時期,青少年時期人的記憶力強,理解能力弱,因此多讀一點經典,多背一點經典好處多多,學習背誦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除了能夠掌握方藥的應用及變化的方法與策略,還能還能夠建立一種六經(六病)的思維體系,好比擁有大海中的指南針一樣,這些都是從背誦中得來。總之,學習仲景著作能夠在中醫學綜合知識和綜合能力方面受到全面的訓練和提升,學習仲景著作也是成為真正的高明醫家的重要途徑[2]。現在中醫學子浮躁迷茫者多,有的學習中醫被西醫思維誘導,有的被五運六氣、火神派等之類迷惑,搞不清如何學習中醫,不去扎扎實實背東西、記經典,就好比站樁都不會,就要打拳,最后浪費時間,耽誤青春。
為更好培養“仲景學子”,我們開設仲景特色課程, 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基礎,聘請校內專業老師、校外知名專家前來授課,逐條諸字講解原文,并結合各自的臨床經驗舉例,讓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并開展知識競賽,給予一定物質獎勵,激發學生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夯實理論基礎。
在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模式上,我校更新理念,大膽創新,采取校院一體、醫教結合的科學方法,形成了實踐性、地域性兩大醫教特色[3]。我校特別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建有多個國家級、省級實驗平臺,加大實驗實訓課開出比例,依托三所附屬醫院資源及實習基地開展學生的見習、實習,讓學生早實踐、早臨床,形成“實驗實訓、見習、實習”逐層遞增、相互滲透的實踐教學體系。讀經典,只知其然,跟師學習,才知所以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依據中醫學特點,我校制定“師帶徒”的培養模式,讓仲景學子們利用課余時間及實習機會跟師坐診,診脈、抄方,培養學生的中醫臨證思維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具體來講,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跟師出診,熟悉脈診和老師看病的方法;第二階段,學生與老師分別診治、討論;第三階段,學生獨立診治,老師總結。通過上述步驟,傳承仲景醫術,使學生能夠盡快獨立診治,培養合格“仲景學子”。
醫學文獻信息檢索是提高仲景學子信息意識和資源利用能力的重要途徑,本課程融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知識等為一體,旨在培養學生獲取、利用、評價信息知識的能力,從而能為學生將來自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等奠定基礎[4]。現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等已成為這個時代生活各個方面的特色之一,如何把傳統中醫與現代互聯網深入結合成為了一個大的課題,就我校目前而言,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電子閱覽先進,覆蓋全校的無線局域網鋪設成功,這都為醫學文獻信息檢索提供了便利條件,師生通過校園內網登陸萬方數據庫、同方知網、維普全文數據庫、超星移動圖書館等查閱仲景醫學資料全部免費,且我校圖書館館藏文獻全部上網,方便快捷,為仲景學子查閱論文,總結臨床經驗,撰寫相關資料提供最大幫助。但部分學生對醫學信息檢索理解不夠,應用不多,能力不足,結合我校實際,醫學文獻信息檢索課程分別從“利用現代圖書館”“獲取圖書雜志等紙本資料”“進行醫學文獻信息檢索”“通過計算機網絡檢索中外文數據庫”“進行醫學論文寫作”“進一步學習本課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利用互聯網+、手機移動客戶端等拓展仲景內涵,充分發揚仲景精神。
一名合格的“仲景學子”,不僅要有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還要有充分的社會責任感。為更好地回報社會,我校經常組織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如每個周末的街頭免費推拿按摩、定期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無償愛心獻血等,培養“仲景學子”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感受仲景精神。學校每年寒暑假都要以團組織為單位組織學生深入到農村基層開展醫療衛生健康調查、義診、送醫送藥等社會實踐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綜合能力,又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應。多年來,學校分別以“服務三農發展、建設美好中原”“永跟黨走、建功中原”“高舉團旗跟黨走、建功中原經濟區”為主題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足跡遍布南陽13個縣、市區及其它地市,直接服務對象逾10萬人次,撰寫出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萬多篇[5]。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仲景精神”“仲景學術”博大精深,而培養合格優秀“仲景學子”任重道遠,隨著社會發展,我們要牢牢抓住仲景本質,緊跟時代步伐,為更好培養“仲景學子”獻計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1] 孟曉紅.以“仲景學子”品牌為特色的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J].國醫論壇,2014,29(4): 58-59.
[2] 劉洪波.突出仲景特色,培養仲景傳人[J].光明中醫,2015,30(6): 1356-1357.
[3] 王偉,姚剛.秉承醫圣遺澤培育仲景學子——從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發展看南陽中醫藥人才培養[J].中國醫藥導報, 2008,5(29):4.
[4] 黃永毅.基于仲景學子培養的醫學文獻信息檢索課程設置研究——以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時代教育,2014(18):2.
[5] 杜曉平.試析仲景精神在醫學高校內涵式發展中的作用——以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5(10):68-69.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針灸骨傷系(南陽 47306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3.062
1003-8914(2016)-23-3516-02
?欣峰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