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靜 郭洪亮

摘 要:本文分別選取1998年-2014年的秦皇島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和河北省生產總值來分析研究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與河北經濟增長的關系。文章建立VAR模型,并通過該模型的脈沖脈沖響應函數來觀測各變量對特定的沖擊響應的符號及相應的幅度,利用方差分解來比較不同沖擊對一個特定變量的響應程度,考察兩個變量之間的相互波動性。最后,文章針對所得的結論給出幾點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港口物流;經濟增長;VAR模型;脈沖響應;方差分解
一、前言
港口是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十分寶貴的戰略性資源,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國內外客貨流、信息流、資金流匯集的關鍵節點。港口的發展對經濟的發展有很好的拉動作用,應當重視港口的發展。城市是港口正常運轉和蓬勃發展的物質基礎。城市對港口的發展提供要素支持。腹地經濟越發達,對外經濟聯系越頻繁,對港口的運輸需求也越大,由此可以推動港口規模的擴大和結構演進。城市經濟增長與港口物流發展之間具有長期協同發展關系,研究兩者之間更深一層的關系有利于推進港口現代化建設,可以有效推進區域經濟發展。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過程
1.數據的選取及處理
本文分別選取1998年-2014年的秦皇島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和河北省生產總值來分析研究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與河北經濟增長的關系,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局和各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在這里對河北省經濟生產總值與秦皇島港口吞吐量取對數,對數變化后的數據分別記為LNP,LNG。
VAR回歸模型的建立主要是針對平穩的時間序列的,本文利用ADF檢驗來確定變量的平穩性。通過EVIEWS軟件分析得出,LNG的P值為0.8860,LNP的為0.2182,都不平穩;一階差分DLNG的P值是0.2109,DLNP的是0.1762,不平穩;二階差分D2LNG的P值是0.0104,D2LNP的是0.0013,平穩,即同階平穩。建立回歸方程,對其生成的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P值為0.0124,穩定。
2.建立VAR模型
本文利用AIC與SC最小原則選擇VAR模型的滯后階數。根據模型滯后參數的選擇標準,EVIEWS6的輸出結果為滯后一階,其中LogL為46.475,LR為72.364*,FPE為1.07e-05*,AIC為-5.782*,SC為-5.508*,HQ為-5.808*。
建立VAR(1)模型,從輸出結果中可以建立如下的向量矩陣形式:
此矩陣形式表示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與河北經濟增長的VAR向量模式。
3.脈沖響應及方差分解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LNP、LNG這兩個變量的動態特征,對其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得出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和河北經濟增長各自的響應情況,對其進行脈沖響應分析。為了進一步考察兩個變量之間的相互波動性,利用方差分解技術對兩個變量的預測均方誤差進行分解,計算出每個變量沖擊的相對重要性,對其進行方差分解分析,輸出結果見下圖。
由脈沖響應圖可知,當在本期給秦皇島港口物流一個正是沖擊,在當期引致自身的反應為0.0939,之后逐漸下降,第四期有所回升,第五期又開始緩慢下降,經過幾輪的微波動后趨于穩定。當在本期給秦皇島港口物流一個正的沖擊,當期不會引起河北經濟的響應,之后每輪的波動都會比上一輪的幅度小,第七期之后趨于零。在本期給河北經濟一個正的沖擊,其在當期給秦皇島港口引起的響應程度是0.031664,之后在2期3期迅速下降至最低,為-0.0496之后的幾期開始緩慢增長,基本在第六期之后趨于穩定。而當給河北經濟一個正定沖擊時,它在當以引起自身的反應是0.0479第二期迅速降為-0.154,三期回升微波動,基本是在第五期之后趨于穩定。
由方差分析圖可知,在河北省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秦皇島港口物流對其發展的貢獻程度處于逐步上升的階段,第一期為1%,第二期為4.9016%,從第四期開始基本穩定于5.68%。而河北省經濟增長對其自身的貢獻程度處于下降趨勢,但總體維持在94.31%。在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的過程中,河北經濟增長對秦皇島港口物流的貢獻程度隨著追溯期數的增多處于逐步上升的過程中,其中,第一期是30.35%,到了第四期以后基本維持在34.57%。而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對其自身的貢獻程度整體上有所下降,第一期是69.647%,第三期降到最低為65.41%,之后有輕微的回升,但基本維持在65.428%的水平。
4.模型結論
通過對秦皇島就港口物流發展與河北經濟增長建立VAR模型,可以看出二者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從脈沖響應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經濟發展對秦皇島港口物流的響應程度大于秦皇島港口物流引起的河北經濟增長的響應程度,隨著時間的過濾,這種沖擊引起的響應程度逐漸減少并最終趨于穩定。從方差分解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經濟增長對秦皇島港口發展的貢獻程度要大于秦皇島港口發展對河北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
三、合理化建議
1.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根據產業結構發展演進規律,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產業結構高度化是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升級演化;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演進。河北省應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為港口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外部環境。
2.加強港區基礎設施建設,吸引資金和貨源
一般較大型的港口都擁有比較大型的裝卸設備、面積較大是堆場以及良好的集疏運系統。這些硬件設施為港口從事物流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秦皇島港口想要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僅保持良好的水域條件,還要開拓海岸線,擁有更多的泊位和大型先進高效的裝卸設備,保證大型后備倉庫和面積較大的堆場。
3.引進先進技術,建設現代化大港口
推進秦皇島港口不斷建成現代化大港口要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一些大型港口擁有先進的運作技術和管理理念,秦皇島港口可以多向這些港口學習,引進先進技術推進港口物流自動化來提高運作效率,比如電腦自動控制交通運輸系統、閉路電視安全監察防盜系統等。同時結合自身特點不斷優化自身的服務和管理,形成完備的港口信息系統。
參考文獻:
[1]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第9章.
[2]王斌義,馬周琴.港口物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第3章.
[3]司增綽.港口基礎設施與港口城市經濟互動發展[J].經濟與金融管理,2015(11):16-27.
[4]周毛莉.秦皇島港口物流發展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5).
[5]高闊,甘筱青,李仁良.現代物流與經濟增長的VAR模型分析[J].中大管理研究,2007,08:16-29.
[6]Tetsu Kawakami,Masayuki Doi.Port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apan:A vector autoregression approach[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4,Vol.83 (4),723-732.
作者簡介:張海靜(1991- ),女,漢,河北邢臺市,碩士,河北經貿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本科專業港口物流;郭洪亮(1986- ),男,漢,河北保定市,碩士,河北經貿大學,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