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最近幾年市場需求的緊縮,國際進出口貿易開始減少。為了減少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各個國家開始尋找新的外貿渠道,因此國際電子商務開始興起。而2013年5月中國電子商務大會的召開,使得中國外貿跨境電子商務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跨境電子商務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現如今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因此本篇文章主要研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在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外貿;發展現狀;跨境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有B2B,B2C和C2C三種模式。B2B模式下,企業一般是通過在線上發布廣告和信息,而在線下進行商品成交和通關,這在本質上還是傳統貿易的范疇。而在B2C這種模式下,企業主要通過航空小包、郵寄和快遞等方式來面向廣大消費者銷售個人消費品。
一、跨境電子商務相比于傳統國際貿易形式的優勢
跨境電子商務是近幾年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形式,它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使國際間商品、服務與要素能夠自由流動。和傳統的國際貿易形式相比,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勢非常突出。正是這些突出的優勢使得跨境電商能在傳統的貿易低迷狀態中迅速興起和發展。首先,跨境電商使人們更加方便的獲取到商品和服務信息。大量的、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貿易信息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聚集,日益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使這些產品和服務信息能夠直達全球消費者的手里,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其次,跨境電商的企業直接面向全球市場,降低了對外貿易市場的進入障礙,各種豐富的差異化的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擴大了商品的進出口貿易范圍。再次,跨境電商使得在線交易更加方便和快捷,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瞬間交易信息、單證傳遞、購買支付等行為的完成已經成為了可能。最后,跨境網上交易批量小、頻率高。在一個流通渠道逐漸減少和商品信息公開透明的環境下,逐漸興起的跨境電商使得線上對外貿易商品價格不斷降低并且趨于一致,很多的消費者開始跨境網購,這也促使跨境網絡零售出現了單筆交易批量小、交易批次多、頻率高等特征。
二、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
1.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在我國進出口貿易擁有越來越高的比重
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2萬億元,增長率為35.48%,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5.89%。我國的跨境電商平臺企業不少于5000家,而境內進行跨境電商活動的企業就有20萬家之多。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預測,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從2008年的0.8萬億元增長到6.5萬億元,占整個外貿規模的19%,年均增速近30%。
2.跨境電商主導出口業務,出口跨境電商有望延續快速發展態勢
我國跨境電商平均出口占比近九成。其中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中出口占比達到86.7%,進口占比在13.3%。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進口的份額占比將逐步提升,隨著網購市場的逐步開放以及消費者網購習慣的形成,未來進口電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占比也將逐步提升,尤其是以海淘為代表的境外購物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的青睞,所以跨境電商進口份額占比將會保持相對平穩緩慢的提升。
3.跨境電商以B2B業務為主,B2C跨境模式逐漸興起且有擴大的趨勢
按照運營模式跨境電商可分為跨境B2B和跨境零售(B2C、C2C)。而在跨境電商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是外貿B2B,以阿里巴巴與環球資源為代表的B2B模式主要是信息與廣告發布為主,憑借收取會員費和營銷推廣費盈利。而零售跨境電商直面終端客戶,目前在跨境電商中比重較低。從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看,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比達到92.4%,占據絕對優勢,預計2017年我國跨境電商中B2B交易占比仍將達到89%左右。同時,國家政策對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體現出其作為發展催化劑的重要作用,這為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內生性動力。
三、跨境電商在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跨境電商交易信用問題突出
由于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是建立在網絡虛擬性和開放性的基礎上的,因此參與者不確定的信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國內供應商提供的假冒偽劣產品成為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弊病,經常會發生因為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扣留仿冒產品的事件。而跨境電子商務更需要完善跨區域和跨文化的信用體制,以便支持比國內電子商務更復雜的交易環境。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法律規定,沒有統一的信用,很多國家的信用管理體系都不能很好的應用到跨境電子商務領域,而美國和歐盟這些信用體系建設及管理相對完備的國家尚不能很好的應用,何況企業信用管理機制滯后很多的中國呢?
2.跨境電商物流業滯后發展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利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線上商品交易與線下貨物配送是整個產業鏈中不可分割的上下兩環,二者發展必須相輔相成。如今線上商品交易如火如荼,這幾年迅速發展,而我國的線下跨境電商物流由于物流周期很長、收貨時間波動大以及涉及跨境各國政策不同,無法自建物流。物流業明顯滯后,準備不足的物流運輸渠道顯然無法追趕當今跨境外貿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步伐。
3.跨境電商海關不易通關
目前跨境電商的發展存在著最大的阻礙就是海關通關問題。雖然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暢通,但商品的自由流動仍受制于國界,進出口貨物通關,是任何跨境電子商務都無法逾越的障礙。即便是小額跨境電商也可能因為進出口貨物數量超過海關規定而被要求申報。而消費者和賣家也常常會為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及費用而買單。另外,也經常會發生一些因為申報不合格而使商品滯留在海關,從而消費者無法收到商品的現象。
4.跨境電商缺乏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護市場主體的利益。但目前我國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還未出臺,許多有關跨境電商的問題,如通關、商檢、退稅、結匯、消費者權益、交易糾紛、知識產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都需要法律法規予以保障。而因為跨境電子商務和傳統的外貿在流通和支付等方面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現行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不能滿足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
四、跨境電商發展提出的建議
1.加強跨境電子商務信用建設
首先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跨境電子商務的信用建設上,通過公開和共享信用信息來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另外還可以建立獎懲聯動機制,增強企業和消費者的信用意識,使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的秩序變得更加規范。最后還可以通過加強各國政府之間的密切合作來彌補各國缺乏統一信用標識的缺憾。
2.建立一體化跨境物流系統
物流問題成了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建立一體化的跨境物流系統成為了時代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擁有整合多家物流的能力,不斷的積累數據,了解價格、速度、性價比、通關能力最優的投送方式,集訂單、庫存、倉儲、配送及運輸管理于一體,這樣就可以有效的破除跨境物流發展中的桎梏。另外還可以在海外建立倉庫來解決小包時代過高的成本和漫長的配送周期等問題。
3.提供通關、退稅和結匯的一站式服務
跨境電商發展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通關、退稅和結匯。如果用傳統的貿易結匯方式來對待跨境電子商務的結匯,這會變得非常復雜。因為現在的跨境電子商務產品的出口大部分是以郵件的方式通關的,所以根據目前的通關管理制度退稅,這是很難的。而通過跨境第三方支付企業來結匯,會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非法流通資金的問題。因此可以加強企業、海關、稅務、工商和外管等多方面的互相協作能力,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結匯、退稅、郵包寄遞等一站式服務,來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效率和水平。
4.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為了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們需要形成相應的制度保障。因此我們在制定交易、物流、稅收、通關和結匯等管理辦法的同時,需要結合跨境電子商務的特點,建立與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參考文獻:
[1]黎軒.淺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 2014(33):3-3.
[2]劉娟.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問題研究.對外經貿實務,2012(2).
[3]王惠敏.跨境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轉型升級[J].國際經濟合作, 2014(10):60-62.
作者簡介:楊瑾(1991- ),女,漢族,河北邢臺市新河縣人,經濟學碩士,單位: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