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強
摘 要:財務管理是每個單位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推動財務工作有效進行具有積極作用。但由于受到制度、人員等因素制約,當前財務工作仍然面臨來自多方面的風險,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和管理對策。文章介紹了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的意義,指出實際工作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改進和完善對策,希望能為實際工作提供指導與借鑒。
關鍵詞:財務風險;防范對策;管理對策;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眾所周知,財務工作是每個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關系到企業的日常運行和工作,對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確保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也具有積極作用,因而為企業所普遍關注和重視。然而,由于受到市場環境、管理制度、工作人員素質等因素影響,財務工作日常運營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影響資金利用效率提高,甚至可能給企業帶來相應的風險,需要采取措施改進和完善。以達到有效規避財務風險,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的目的。文章將探討分析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的意義,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有效防范與管理財務風險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為實際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啟示與借鑒。
一、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的意義
1.保持競爭優勢。企業核心能力的構建和發展有利于保證企業競爭優勢。企業在明確經營戰略和產品發展方向指導下,有目標地培育和發展核心能力,并以核心能力為根基開發核心產品,再由核心產品衍生出相似產品,可以通過降低開發新產品的成本、時間和風險,產生規模效應和范圍經濟性。另外還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規范財務風險,從而保證企業在競爭中的有利的優勢地位。
2.增強風險抵抗能力。財務管理貫穿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是企業經濟活動的基石。進一步提高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能力,對于防范和減少企業經營風險,確保資產保值增值,推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增強企業抗擊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的不足
1.相關制度不完善。一些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建立嚴格責任制,沒有明確工作人員職責。或者即使建立完善的制度,但沒有嚴格落實這些規定,制約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2.財務人員素質偏低。工作人員素質偏低,沒有專業的從業資格證書。或者責任心不強,職業道德素質不高,難以有效規范和指導各項工作。企業忽視采取措施加強財務人員管理培訓,不利于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3.抵御財務風險能力弱。融資約束狀況非常普遍,金融機構在提供資金給企業時往往會出現信貸配給的情況。很多企業,尤其是那些中小企業,雖然融資總量不大,但是償債能力不強,公司治理的相關機制也不夠完善,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僅限于少量的流動資金貸款,很難滿足中小企業長期發展的資金需求,加大他們的財務風險,難以有效規避企業財務風險。
三、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的對策
1.優化生產經營,加強財務管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有利于財務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企業實現自我超越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各行各業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企業不僅在繼續上要尋求創新,還要在財務管理上追求創新。掌握行業核心技術對于每個想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來說是無比重要,技術作為企業獨有的、核心的、關鍵的競爭法寶,企業應該對此予以重視并進行科學規劃和充足資金支持。財務管理創新于企業核心能力的可持續化有促進作用,現代市場環境是多變的、動態的,企業要對未來的變化做出適當預測,并在變化發生時,及時做出相應且有效的調整,促進財務管理水平提高,滿足其運營和發展需要。
2.提高思想重視程度,完善規章制度。企業領導重視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基礎工作,不僅落實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還應該在細微處健全財務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加快推進企業成本管理措施的實施,實行現代化的成本管理策略,優化生產工藝,不斷利用各種途徑和方法降低產品成本,消除不必要浪費。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明確工作人員職責,推動財務管理規范化和制度化。財務人員要增強自身的風險防控意識,做好每個細節處理工作,及時識別和處理存在的漏洞和風險,提前財務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有效遏制財務風險發生,防止因財務管理不到位而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要認識到財務風險是導致企業不良成長和經營不善的重要致因,必須從財務管理的每個環節出發,保持高度的思想認識,提前采取財務預控措施,實現對不必要損失的有效預防和控制,為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力提高創造條件。
3.健全完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為有效預防財務風險,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全可以說,內部控制制度的好壞,甚至決定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效果。為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管控,企業應該結合實際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理念,更新思想觀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管理,為后續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制度奠定基礎。其次,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和考查評價體系,落實責任制,明確每個工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完善的獎懲激勵體系,調動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使他們更好從事各項工作,在工作崗位上做出業績,促進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水平提高。最后,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將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作為一種文化進行宣傳,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管理,讓他們嚴格遵循工作流程開展各項工作,按照規范要求管理企業財務,增強責任意識。進而促進財務管理各項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提高財務管理和風險防控水平。
4.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面對理財活動環境的復雜多變,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將隨時隨地可能承擔一些風險,雖然在戰略管理中對于風險的解決方式有規避、轉移、降低和保留等等,但是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盡可能的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水平是必要的,有時企業還可能需要主動去承擔一定的風險。這就要求企業提高風險意識,定期舉辦風險培訓班,給每個員工尤其是那些財務人員普及風險管理知識,通過加大力度向員工灌輸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相互促進的重要性的理念,將該理念貫徹到企業各項行為規章制度等方面以形成一種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財務危機的形成是有一定預兆性,經營過程中加強風險管理即是對財務危機進行有效監控的重要方式。
5.建立完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財務風險一旦發生,往往會帶來相應的損失,而如果及時加強財務預控,提前防范財務風險,能實現對這些風險的有效控制和預防。為此,結合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風險預警控制體系是十分必要的。財務風險管理需要增強預防環節,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預測和預警體系。通過企業年度、季度和月份的會計報表和及時從各個渠道獲取行業內的經營信息和政策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分析,及時識別、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原因,針對關鍵控制點,完善各內部會計控制環節來降低風險,積極與董事會和利益相關者溝通,減少損失。財務管理要做好風險管理和財務危機預警的第一道防線的角色,應對特殊風險,企業還可以借助外部咨詢機構,聘請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和分析。
四、結束語
財務風險的存在,不僅影響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還可能導致不必要損失發生,制約財務管理水平提高。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為提高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水平,提升企業財務控制能力,增強財務信息處理能力,應該健全完善風險控制制度。構建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加強財務預警能力并做好應對財務危機的準備,為企業持續發展做好每一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永滿.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控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2),218-219.
[2]劉青枝.淺析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會計師,2013(11),25-26.
[3]戴文娟,戴子文.淺談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防范與控制[J].群文天地,2013(1)下,216-218.
[4]郭伊楠.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管理優化的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9(2)中,105-106.
[5]梁淑芬.淺析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行政事務資產與財務,2015(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