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 張潔菲 樓志獻 李一浙江理工大學
“綠水青山”的安吉樣本
董兆 張潔菲 樓志獻 李一
浙江理工大學
研究梳理了習近平同志提出“兩山”重要思想10余年來浙江安吉的發展與變化。總結了“綠水青山”安吉樣本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對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經驗啟示。
綠水青山 安吉特征 啟示
2005年,習近平同志視察湖州安吉余村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10余年來,安吉人民努力踐行這一科學論斷,將經濟、生態、文化等結合在一起建設,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行,走上了綠色的科學發展道路。
安吉,地處浙江西北部,生態環境優美。全流域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一類標準,景區、山區空氣的質量達到了國家一級標準。自生態立縣以來,其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眾多成就。2012年安吉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是我國1990年以來第一次獲得這項榮譽的縣城。安吉還是首個國家級生態縣,榮獲中國第一竹鄉、中國白茶之鄉等美譽。
1.科學規劃發展
安吉縣按照生態立縣的理念,委托浙江大學編寫了《安吉縣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在規劃中,把安吉整個縣城作為一個大的鄉村來規劃,把每一個村作為一個小景點設計,并把每個農戶當作一個小品建造,建成了旅游服務村、生態農業村、文化產業村等一系列特色村莊。2009年安吉展開《安吉縣城總體城市設計》,建立起適應安吉的“城市框架”和相應的“價值標準”。5年后,浙江省質監局批準發布了浙江省地方標準《美麗鄉村建設規范》。這一系列的規劃和規范的制定都更好地為安吉生態縣城的建設服務。
2.打造品牌優勢
安吉縣居中國十大竹鄉之首。安吉高舉這一品牌,大力發展竹產業,從賣原竹到物理和生化利用開發,對竹子進行深加工,把一根竹子充分利用開發。電影《臥虎藏龍》的放映讓安吉竹海名揚天下,安吉政府利用這優勢充分開發竹旅游資源,成功建設了竹鄉國家森林公園。安吉第二大品牌是國家第一個生態縣。安吉憑借這一品牌優勢,開發了許多生態農產品,在安吉竹林中以中草藥為飼料飼養的壽康雞,定價達到每公斤350元,是一般土雞的12倍。安吉種植的綠色蔬菜附加上生態品牌后價格達到普通蔬菜的幾十倍,這就是生態價值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現在,安吉又有了一個全國性的品牌——中國美麗鄉村。安吉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載體,更把它作為安吉經濟未來發展的助推器。
3.建設文化創意
安吉于公元185年建縣,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薈萃。安吉政府挖掘文化價值,將現代農業和文化結合,開發出竹樂、竹葉龍等產品,將文化和旅游業融合,開發出昌碩故里等旅游景點。通過文化和其他產業的融合,極大地促進了當地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2003年,安吉縣人大常委通過了設立生態日的決定,其目的是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生態建設當中。在以后每年的3月25日,安吉都舉辦一些有利于生態建設的活動,以此來增強人民的環保意識,讓生態思想深入民心,從而推動安吉生態建設的步伐。2010年安吉縣委通過了《關于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決定建造生態博物館。2012年安吉生態博物館中心館舉行了開館儀式,該館分為四個廳。此外還有12個專題館生態博物館分布在12個鄉鎮,成為了全國生態文化建設典范。
4.注重科技創新
安吉竹產業發達,給安吉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由竹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大量污水。因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開展竹制品工廠污染整改工作。目前已經建成1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同時從浙江大學引進了A/A/O等污水處理工藝,全面加快污水整治工作。在農村污水治理方面,橫山塢村采用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池來凈化生活污水。該方法實行后,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全部達到環保排放要求,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善。同時,安吉大力發展和推廣生態節能技術。在安吉羅四方等村,目前已經實現太陽能熱水器全覆蓋,并且加快推進光伏發電技術。
1.堅持“兩山”重要思想
安吉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在于多年來始終堅持“兩山”重要思想,毫不動搖地走生態發展道路。安吉從前也走過錯路。當時縣政府為了發展經濟,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大力發展工業,引進了一系列污染企業。太湖治污行動后,縣政府才漸漸認識到安吉的最大優勢在于優美的生態環境,安吉的資源在山水,發展優勢也在山水,只要毫不動搖地堅持生態立縣,綠水青山終會轉化為金山銀山。
2.制定科學規范和規劃
鄉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其順利開展需要有科學的規劃引領,并且要制定一系列的規范制度。建設之前必須要運用規劃手段來為其指明前進的道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制度體系。安吉之所以生態立縣取得不錯的成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一套操作性強、與之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安吉政府出臺的《美麗鄉村標準體系》等20多個地方建設標準都為建設美好安吉服務。
3.調動群眾激情和力量
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是安吉生態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安吉政府通過合適的方式引導人民群眾參與到生態建設當中。經過一部分積極性高的群眾建設之后,人民都看到了生態立縣的好處,從而以點帶面,全面調動人民建設生態縣積極性。另一方面,安吉加強生態思想教育,開展了“生態日”、建設生態文明村等一系列生態活動,提高人民群眾生態意識,形成全民參與的局面。此外,有關部門完善了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的相關法規和制度。有關方案實施實現公開化、民主化,建立投訴制度,為公眾參與提供了有效途徑,充分尊重了人民群眾的意愿。
4.利用當地特色和優勢
鄉村建設不應同質化。每個村莊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區位條件等來定位,,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然后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從而可以避免同質化競爭。應當像安吉那樣因地制宜。如山河村,針對其農田資源,開展鄉村觀光旅游業。橫路村,利用山體懸崖資源,發展極限運動項目。現在部分村莊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缺少地方特色,忽視當地特有的文化景觀,缺少對傳統文化和手工藝的繼承,一味模仿,出現眾多雷同現象,使得農村景觀變得千篇一律,顯得枯燥乏味,同時這樣也導致了鄉村之間的同類競爭,嚴重阻礙農村的發展。
5. 創新建設體制和機制
安吉縣自生態立縣以來就設立了生態建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生態建設的日常協調和組織工作。各個鄉鎮也成立了有關工作小組。縣領導小組還發布了《生態縣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規定了各個部門工作職責和任務。這樣形成了縣細分為鎮,鎮細分為村,一級一級分級管理,各個部門組織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為生態建設工作的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安吉政府剛剛確立生態立縣的時候,政府資金缺乏,前期的啟動資金成為大難題。于是,政府部門實行以獎代補的方式,帶動了大量社會財富投入到生態建設中。目前有許多村莊發展建設前期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借鑒安吉以獎代補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到村莊建設中。
6.統籌城鄉建設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安吉在建設過程中始終以統籌城鄉發展作為手段,以縮小城鄉差距為目標,加大對經濟發展落后村的扶持。目前,安吉已經建成各具特色的小鎮,各鎮的特色產業帶動了村鎮的經濟發展,改變了村容村貌,推動農村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重城市現象十分明顯,社會資源向城市集中,導致農村緩慢發展,城鄉差距拉大。安吉的這一做法扭轉了“重城市、輕農村”模式,讓農村和城市共同協調發展。
董兆、張潔菲、樓志獻,浙江理工大學本科生;通訊作者:李一,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講師。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學2016黨建與思政課題(DS201610Y),浙江理工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計劃2016年一般項目《“美麗城鎮”內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