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欣蔓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
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探討
江欣蔓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只有加深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趨勢的研究,充分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理論,才能這對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轉變我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提升我國經濟的競爭力,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影響力。因此本文將對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探討,希望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所幫助。
經濟全球化 國際經濟與貿易 發展趨勢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也加強了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所以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大我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并以此做出應對策略,才能順應國際經濟的發展潮流,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人們越來越關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從現階段的情況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呈現出一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國際經濟與貿易更加趨近于全球化[1]。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愈加頻繁,同時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各國企業為了達到雙贏的局面將會尋求更加穩定、高效的合作方式,從而為國際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進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全球化的發展。
第二,貿易自由化的程度會越來越高。世界各國間經濟間的頻繁往來,使各國在不斷擴大貿易規模,貿易往來也變的更加自由,但是一些貿易矛盾也會隨之而來,隨著貿易自由化的不斷發展,各國間的貿易保護斗爭也會更加激烈,運用不同的手段設置貿易壁壘,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正確看待貿易自由化的這一發展趨勢,趨利避害,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第三,信息時代的來臨,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中人們也更加注重對科學技術的應用,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社會資源、自然資源以及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與利用,進而使國際經濟與貿易的體系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務與國際經濟的發展,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科技化發展是未來社會的必然趨勢。
第四,貿易模式的多元化。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遍使用,運用互聯網這一平臺進行國際貿易交易已經成為現階段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之一[2]。因為互聯網這一平臺有著特定的組織對其進行管理、監督,這樣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國際貿易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同時,利用互聯網進行國際貿易,人們利用網絡進行溝通,減少了溝通障礙,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問題的發生,而且也明顯降低了企業運營與交易的成本,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利潤。
第五,貿易結構更加趨近于高級化。為了促進本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國都在積極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優化產業設置,調整傳統的制造業、運輸業在產業設置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升國際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未來國際貿易的結構會更加高級。
面對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幾點趨勢,我們應積極采用應對措施,才能避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才能使我國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大環境中生存發展下去。
第一,我們應該樹立創新意識,努力打造中國品牌,使中國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就要求我國企業應注重對企業文化的創建[3]。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企業文化軟實力的代表。當今世界經濟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實力的競爭,更多的是文化軟實力的競爭。因此企業應著重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辨識度,從而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國企業可以從自身發展的特色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制定出帶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在打造企業文化的基礎上,重視對企業品牌的創建。加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將中國制造變為中國研發,增加我國產品中的科技含量,以此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增加我國的經濟主導權。
第二,我國企業應該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當今世界的競爭從本質上講都是基于對人才的渴求,因此我國企業應該為企業員工多多提供培訓的機會,以此提高員工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也應該適當的對員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與工作責任心,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創造出更多的利益。另外,我國各高等學校應該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制度,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輸送綜合性人才,從而加強我國企業人才隊伍的建設。
第三,建立健全企業的管理制度。我們應該針對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對自身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使企業的管理制度符合現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使其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從而達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目的。
在新形勢下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經濟的發展影響著我國政治、文化的發展。而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國的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幫助我國優化資源配置與產業結構,促進我國經濟模式的多元化,從而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使中國在國際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讓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得以發展。
結論:綜上分析可知,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多元化、全球化、自由化等特點,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積極尋求應對措施,趨利避害,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背景下可以健康、持續的增長,從而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1]陳沐悅.基于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市場,2016,24:232-233.
[2]孫麗萍.國際排放貿易的發展趨勢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效應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09.
[3]鄧曉馨.貿易摩擦多主體協調機制理論與實踐研究[D].遼寧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