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歡歡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加強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措施
黨歡歡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近幾年來,地方政府性債務飛速增加,引發社會普遍的存眷。多年來構成的當局性債務在我國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改進民生和辦理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我國當局性債務危害整體可控,但有些地方也存在必然的危害隱患。為提防地方政府性債務危害,國務院從實施地方政府債務范圍節制和預算的辦理、提防和節制地方政府性債務危急危害、在增強地方政府性債務辦理等方面作出了主要布置。
地方政府 債務 治理
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目前已經邁入一個新的階段,需要對其重新審視和思考。2014年,是我國地方政府債務治理的遷移轉變之時。關于國務院印發增強地方政府性債務辦理的意見,全面管置增強地方政府性債務治理。《關于增強地方政府性債務辦理的意見》中規定,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歸還責任,且中央政府實施不救濟原則(即分清責任原則)。 嚴厲區別當局債務和企業債務,實施差別管理方法。
各級地方政府需要加強全口徑的預算管理,將全部政府性債務都納入預算管理之中,嚴格控制債務的規模增長,控制和防范財政風險。對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稱為PPP)項目中的財政補貼等支出,按其性質也要納入相應政府預算的管理中。對地方當局負有必然救濟責任的債務、承擔債務等隱性債務,也要在政府財務預決算報告和政府財務報告中舉行專門申明,說明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債務的機構及總量,接受人大、財務及社會公眾的監視,從根上辦理地方當局債務在預算外范圍失控和“黑賬”運行的狀態,實現地方當局舉債融資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
各級地方政府還需進一步建立完善本級財政債務風險預警的系統,用以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維護地方社會經濟的穩進,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債務預警系統的成立和完善,必要按照本地域經濟和社會狀態,參照國內外地方政府債務的管理經驗,科學地設置債務承擔率、拆債率、債務率、債務依存度等危害的預警指標及其臨界值,按期地對本地域債務危害狀態舉行評估和檢察。 并根據評估和審查的結果,對債務風險較高的地方政府債務進行風險預警,被風險預警的地區政府,可由本級人大或審計相關部門宣布財政進入緊急預警狀態。一旦地方政府進入債務風險預警狀態后,就應采取應急預警措施,從調整債務的結構和控制債務的規模增長兩方面,對現有的債務進行清理。同時,重新調整當年的預算,增加稅收和行政規費等政府財政收入,緊縮一般性財政支出,緊急時可采取出售政府資產、凍結工資福利支出等手段,保證債務還本付息支出以維護政府信譽,有效控制和防范政府債務風險遞延。
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前位,但人均收入的發展指標表明,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第一要務仍然是發展。地方政府舉借債務是為了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給人民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造福于人民。因此,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債務資金的利用績效,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改良和創新地方政府債務資金利用績效評價機制,是確保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經管的完善、有效節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危害的行動之一。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的重要動力之一是快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據相關部門統計,債務資金的60%以上用于建設城鎮基礎設施。這就要嚴格管理債務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嚴格管控債務資金不得用于用于形象工程,也不得政府行政經費支出。
為了保障債務資金的利用績效,需要在一般財政支出績效的評價軌制基礎上,舉行軌制創新和改良,成立專門的債務資金績效的評價軌制。詳細而言,包含一般債務資金績效的評價軌制和專項債務資金績效的評價軌制。一般債務資金績效的評價制度,是指對地方政府發行一般責任債券資金使用績效的評價制度,其特征是發行債券時沒有跟具體建設項目相對應,而是由地方政府納入公共財政預算范疇使用, 由稅收等政府正常收入還本付息。專項債務資金績效的評價軌制,是指對地方政府發行詳細項目債券資金利用績效的評價軌制,其特點是債券發行時有對應的詳細的建設項目,用項目投資收益償還債務本息。通過債務資金績效評價軌制的成立和實行,推進地方政府債務資金舉借、利用、償還辦理相統一。
地方政府舉債是市場經濟前提正常的信譽經濟活動。政府發行債券和企業債券相比也不能保證100%不違約,而是違約率比較低而已。除鑒戒國際上的地方政府破產軌制的履歷外,我國成立財務破產體系還需要注意幾個重要問題:一是地方政府要本著對債權人負責的立場,在保持公共服務的同時也要維護債權人的權力。二是建立地方財政破產的司法制度和程序。三是明確地方財政停業的前提。四是建立地方財政進入破產狀況后,債務保護、債務重組、資產處置、公共服務等具體管理制度。
[1]袁潔;夏飛;;基于審計視角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探討[J];財政研究;2012(2)
[2]徐立凡;用制度防控“地方債務風險”[N];人民日報;2011年
[3]侯文學;清理地方政府債務還須強化舉債管控[N];中國商報;2011年
黨歡歡(1990.6-),女,漢族,山東人,遼寧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稅收、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