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蘭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傅玉華 周口市道路運輸管理局
試論交通運輸安全管理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王秋蘭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傅玉華 周口市道路運輸管理局
本文結合當地交通運輸安全管理以及經濟現狀,分析了影響交通安全管理的各種原因,提出了政府通過干預貨運價格、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措施,提高行業管理水平,更好地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交通運輸 安全管理 經濟發展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經濟發展給道路運輸的發展提供了經濟保證,有利于各項交通運輸設施的建設,同時交通運輸的完善又能促進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如何做好交通運輸安全管理工作,促進地方經濟騰飛,是擺在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周口市交通運輸管理和經濟發展現狀,分析了二者的關系,談一些粗淺的看法,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周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黃淮平原腹地,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650萬畝左右,總產150億斤左右,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100億斤左右,年加工轉化糧食100億斤以上。糧、棉、油常年產量分別占河南省的1/7、1/3和1/4,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市。全市有8個生豬調出大縣、5個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肉產量、蔬菜產量均占全省1/10。全市內河航運通江達海,境內擁有沙河、潁河、渦河、賈魯河、汾泉河五條具備航運開發條件的河流,總里程約430公里。沙潁河周口以下89公里四級航道常年通航。鄭州至合肥經周口高鐵正在建設,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漯(河)阜(陽)鐵路復線電氣化改造工程實現通車運行,成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洛陽—漯河—阜陽—南京”大能力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開行了10余對客運列車,極大地方便人民群眾出行。目前,周口水路、公路、鐵路運輸交織成網,形成了公路、鐵路、水路三位一體的大交通格局。周口通用機場項目正式簽約,標志著周口除水路、陸路交通之外,還將擁有“空中通途”。周口市是全國196個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4萬公里位居全省第4位。境內有寧洛、大廣、商周、永登四條高速公路,總里程451公里,約占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的1/10,每百平方公里密度達3.8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全市擁有國道7條,省道24條,里程2215公里,基本形成國省道相銜接、布局合理、通城達鄉的干線公路網絡。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1629公里,183個鄉鎮及所有行政村已實現通油路或混凝土路、磚鋪路,將逐步實現“縣縣暢、鄉鄉聯”和“農村骨干路網等級化”的目標。截至2015年底,全市擁有營運車輛113600余輛;營運班線達到657條;擁有客運站189個,機動車維修企業1021個,駕駛員培訓機構64個,物流企業33個,貨運代辦26個,從業人員已達20萬人。
1.市場開放,監管難度大。周口市是農業大市,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無大宗貨源,運力容納量小,貨運運力分布廣泛,位移幅度大,階段性或長期在異地經營,運營管理和行業監管都存在較大困難。
2.經營環境差,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安全意識不強。全市通過交通運輸渠道轉移的勞動力分為幾個類型,一類為技術型,即持有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另一類為技術資本型,既提供車輛又駕駛車輛的人員。已經形成了在東部沿海地區廣泛分布運輸車輛和從業人員的局面。周口的集裝箱貨車占上海的一半左右,廈門、杭州、廣州等地的出租車司機中也廣泛分布著周口的從業人員,他們用汗水和技術在外地占得一席之地,形成了一定規模,把發達地區不愿經營的高風險微利行業,作為養家糊口的職業。運輸行業技術含量不高,門檻低,易入行,帶動性強,出現了運輸專業縣、專業村,各種人員參與,文化水平偏低,趨利意識嚴重,安全意識淡漠。難于等同于營運客車駕駛員每月有固定的安全教育,后繼警示教育難以組織。
3.運價弊端和經濟杠桿交織一起,導致最小經營單元挺而走險。貨運市場主體開放,市場競爭激烈,最主要體現在運價上,采用的是市場協議價格,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沒有保護的價格,經營業主就要降成本、保利潤。經調查,一輛全掛40萬元的貨車,用銀行按揭的方法購買(市場60%-80%的貨運車輛)除去首付(30%-50%),每月要支付利息8000元左右。經營單元不得不消減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減少駕駛員,減少一個駕駛員每月減少支出3500-5000元左右,經營單元的車輛為自立車輛,個人勞動不計入成本,相應每月節約7000-10000元,但安全隱患同時產生,多拉快跑,連續駕駛4個小時必須休息的規定拋之腦后,白天忙于組貨,夜晚急于趕路,超載、疲勞駕駛安全隱患隨之產生。
4.交通法規及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備。我國道路運輸市場快速的發展同時,社會各單元守法意識不強,全面參與意識弱,為超載車輛提供貨源,對超載車輛只罰不卸。交通基礎設施不夠完備,存在增長方式粗放、安全隱患突出,有的交通運輸法律法規跟不上道路運輸市場的快速發展,不適應現代道路運輸市場的客觀要求。由于經費投入不足,致使部分交通運輸安全基礎設施不完備及監管平臺建設滯后,運營管理和動態監管不到位,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
1.政府對貨運價格進行干預
市場的競爭成本是重要因素,而道路運輸特別是貨物運輸最易操作的成本因素是減少駕駛員,降低勞動力成本,同時造成隱患突出。為進一步防止市場各因素對最小經營單元的過度擠壓,政府應當出臺道路貨物運輸最低保護價格,防止安全投入成本過度下滑。當前,我國的公路貨物運輸經營已全部放開,各種經濟成分的運輸企業之間已形成了相對激烈的競爭局面,運輸價格完全由市場來決定,但是貨運市場屬于非壟斷性行業,在當前非常必要的時機,政府要制定運輸最低價格保護,以防止不當競爭和惡性競爭。
2.完善運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便利的運力組貨節點
組貨是運輸的基本先決因素,組貨運輸環節是運輸市場最小經營單元最為勞力、勞心的環節,一輛大型貨車為組織一車貨源,要在一個城市周邊甚至轉上幾天,白天組貨,夜晚趕路,消耗的精力極大,隱患增加。這就要求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加快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并整合現有的資源,消除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壁壘,提供必要的安全運輸物流發展基本保障,創造寬松的環境。
3.完善交通安全法規,建立智能交通安全規避系統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命脈,需要建立統一的交通管理和協調機制,堅持綜合治理,統一制定國家交通安全政策和法規體系,保證國家交通安全管理的系統性和完備性。將交通安全規劃納入總體發展規劃和交通發展規范范疇,并列為國家交通發展長遠規劃的一部分,統一布置交通安全研究、安全策略、資金等的落實和實施。建立全國的智能交通安全規避系統,運輸車輛進入路網,即建立起身份(車輛、駕駛員)登記,各類探頭已對其進行識別,當發現超速、長期占壓超速車道等各種違規違法行為時,信息及時傳遞到駕駛室車載接受系統,既強化了及時警示,又達到了處罰目的,威懾作用增強,違法違規現象將大幅度減少。
4.建立統一的駕駛員后繼教育平臺
運輸市場的完全放開和運輸特性是造成市場經營單元流動大、駕駛員難以同客運駕駛員一樣,每月參加安全例會,只能通過信件傳遞、網上手機信息,有條件的企業進行在線交互式教育進行彌補。建立統一的駕駛員后繼教育平臺顯得尤為緊迫,依托駕駛員培訓學校、貨物集散地的監管組織、社會辦學機構,在貨源地進行安全例會教育,建立駕駛員參會記錄,適應市場發展。
5.建立綜合整治“三超一疲勞”違規違法聯動機制
把涉及交通運輸管理的人、車、路三大因素的相關單位作為綜合整治的對象,全面化治理,不能單純靠路面執法。對貨運超載現象,要加強路面控制和貨源單位的監控,研究制定貨運車輛在一定條件下配備雙班駕駛員的規定。
6.落實主體責任,建立企業安全聯系人制度
強化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下沉監管力量,構建齊抓共管的安全監管模式。在全市所有客、貨運輸企業建立起企業安全監管聯系人制度, 向每家運輸企業派駐一名責任心強、業務熟練的管理人員擔當企業安全監管聯系人,及時掌握企業的安全動態、隱患整治、例會、教育、培訓及營運車輛和駕駛員檔案設立等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交通運輸與經濟的發展往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交通運輸的發展必將推動經濟的增長,相反,經濟的發展自然也會帶動交通運輸的發展,所以做好交通運輸安全管理,協調好二者的關系,才能實現共贏。
[1]程銳,劉塏榮,區域交通運輸與經濟的協調性預警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0,(1)
[2]田大洲,山東省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到研究[J]。中國市場,2009,(19)
[3]王昆元主編,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1月
[4]周廣亮,道路交通物流運輸管理,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