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培青 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選擇
盧培青 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目前價值認同缺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大障礙,增加群眾對價值觀的認同感是目前迫切的行動,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借助于合適的載體把其豐富的內涵表達出來。營造群眾認同的核心價值觀氛圍,使群眾從內心接受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把核心價值觀要求的精神實質化為自身的價值信仰,嚴格遵循核心價值觀要求的二十四字原則,從自我做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踐行 認同感 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弘揚的主旋律,怎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信仰,就需要人民群眾把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真正從內心接受、認同、理解、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真正信仰價值觀精神直至外化為世界觀,這樣才達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和要求。
(一)普遍價值認同缺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給我們帶來成果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弊病,諸如市場經濟下的唯利是圖、拜金主義、見利忘義、爾虞我詐、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現象越發的盛行,給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使人們在思想上產生凝聚力不強等現象,有些人墮落在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里。現如今,社會上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公民存在價值觀模糊不清、沒有民族信仰的現狀,面對現實情況,提出一個凝聚全民族的價值觀是迫切需要的。這樣的一種現狀威脅著社會主義的生存,侵蝕著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如果不及時制止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國家的發展不僅要看它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還要看它的精神文化實力,精神文化是國家發展的方向盤,是一個國家的血脈。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有利于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凝聚人民群眾的向心力,使現實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迷失的現狀得到改善,它的提出是彌補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弊端的空缺。有力的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制度的蓬勃力,體現了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的優越性,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召力。
(二)積極宣傳核心價值觀,堅持正面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的意義涉及了國家、社會和個人,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靈魂,它不僅是一個理論體系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實踐體系,其中三個層面的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內涵凝結在一起化為一種堅定的民族信念,并要求人民群眾把之付諸于實踐行動,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引導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既包涵了當下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又包涵了基于優秀傳統文化上形成的科學理論,既弘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流精神,又借鑒了西方資本主義合理的發展元素,既著眼于現實發展,又觀望世界前沿動態,既體現人的主體性,又弘揚傳統文化的積淀,既符合歷史,又順應潮流,既貼近民意,又順應民心。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核心價值觀是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的。我們要堅持積極引導,正面教育,把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傳遞給人民群眾。
(一)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為指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史唯物主義強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一種社會意識,而決定社會意識的是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首先要遵循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以核心價值觀作為制度建設的頂層標本,引領當代社會潮流,凝聚人們的價值共識,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核心價值觀落實的方面上,正真做到貼近實際、貼近民眾、貼近生活,把一些理論的話語用一些生動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讓群眾更好的理解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更易于接受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二)以隱形教育的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對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對于不同職業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民所使用的方法就不同,隱形教育是一種非常靈巧的教育方法,它在潛移默化當中就會影響到人的價值觀轉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離不開這種隱形教育方式,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下,任何一種制度的制定的宗旨都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這說明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一個大工程,不要粗枝大葉的將其宣傳就完事了,而是要從小、從細節上認真落實好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那么要落實好,方法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隱形教育的方法是一種在各群體中都易為接受的一種方法,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樹立典型人物的正面形象。使人民群眾能夠更好的目睹典型人物的事跡,化理想為實際,潛移默化中就能夠把典型事例的鮮明形象接收為自己的標榜形象,從而把典型人物傳達的正面形象和積極精神內化為自身信仰,從而達到踐行價值觀的目的。
(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管理載體之中。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載體的中介角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管理載體之中能夠更好的使價值觀的內容落實到人民群眾的內心。載體的運用與方法的結合才會達到目標質量的規定,在管理載體的平臺上,首先要提升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教育者把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內化為自身的價值信仰,怎樣傳遞給組織當中的成員是一個很關鍵很重要的問題,核心價值觀不是一種空洞的理論概念,理論的提出最終是要落實到實踐中去的。所以要提升管理人員、宣傳人員的宣傳能力,把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通過有針對性的方法傳遞給組織中的各成員。
(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學校
在充分改革了教學方法和教材上的不足之后,學校還應該在育人這方面下大功夫,要全方位的調動在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育人過程中的每一位成員,只有這些學科的教學能手才會更有經驗更有針對性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真正傳遞給學生們。
(三)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在信息時代,一種價值觀的傳播,文化載體是傳播的重要支柱,首先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要建立高效廣泛的核心價值觀網絡傳播機制,深入到群眾實際。借助網絡媒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群眾在用網絡的同時能夠正面接觸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加大網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度,普及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理念,在行動上調動人民群眾的價值觀意識,使人民真正把社會主義價值理念運用到社會實踐中。
把核心價值觀貫穿融入到大眾文化中,要大力發展以品牌消費的觀念,首先文化品牌消費是當下流行的一種文化消費方式,借助于這股熱動力,充分發揮創造者的主動性,把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賦予其中,使大眾文化品牌消費充分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品牌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很容易被大眾廣泛認同和接受,對于品牌,它是人們對一個企業一種產品或服務的綜合價值的認同,其中包涵著一定的誠信度和持久的價值訴求,在一定時期內彰顯了社會的主流精神。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品牌,要經過一個漫長和艱難的時期,我們要堅定信念努力發展核心價值品牌文化,可以把核心價值元素推廣到國外,樹立一種國家品牌文化意識,群眾會耳濡目染的接受核心價值觀的理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意識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身影。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路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參加是不可能實現的,怎樣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參與到建設社會主義的隊伍里來,是一個關鍵因素。偉大復興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的強大,同時也要體現在精神文化上的提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主義建設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1]羅國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3]蘇振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正面引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年第2期
[4]章麗 編輯整理:踐行核心價值觀與全民修身[N].光明日報2014.8.7(7)
[5]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5.5(1).
盧培青,學校: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年級:2014級碩士研究生。載體之中。學校是教育學生、培養人才、文化傳承的地方,在培育和塑造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當下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思想宣傳的主旋律,學校是主要載體。首先,在學校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做主渠道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教材的編排、教學的形式、講授的方式上充分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課堂中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創造新型的易于學生接受的授課方式進行核心價值觀的灌輸、培養。習總書記說過一句話:“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這可以看出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培育是多么重要,要想從小培育學生的良好價值觀,那么學校教育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其次,在學校中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上還應該完善教材體系的建設,要把核心價值觀的全部內容涵蓋進去,并在不同年齡階段和層次上的教材以不同方式呈現,這樣利于學生更好的接收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最后,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用靈活生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摒棄傳統陳舊的理論灌輸法,探索一種易于本專業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樂意并且主動的去接受,這樣最終達到的效果要遠遠比硬性的灌輸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