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林,黃春花
(江西省石城水文站,江西 贛州 342700)
?
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李慶林,黃春花
(江西省石城水文站,江西 贛州 342700)
摘要:水資源是人民賴以生存和國家穩定持續發展的根本,但是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卻不容樂觀,南北水資源儲蓄量不協調、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水資源浪費和污染現象嚴重等問題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認真分析當前的水資源現狀,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改善措施,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并減少污染。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現狀;保護對策;可持續發展
1我國水資源的現狀
1.1人均占有量少
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地勢起伏較大,并且有長江和黃河這兩大流域,再加上其它大型的內陸湖泊和較為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因此總體儲水量非常豐富。但是由于人口眾多,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僅為2 000 m3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到美國的1/5,俄羅斯的1/7,由此可見,我國面臨的水資源形式非常嚴峻[1]。
1.2水資源分布不均衡
受到氣候和地形條件的影響,我國的水資源地域分配非常不均衡。總體表現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以長江為分界線,長江以南的南方地區水資源占全國的80%以上,但是人口總量僅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左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3 438 m3,是北方的4倍。由于華北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成為我國最為缺水的地區,目前的南水北調工程有效緩解了這一現狀,但是形勢仍然比較嚴峻,不利于后期的可持續發展。同樣,在我國的大西北地區,由于年降水量的缺乏,導致缺水現象非常嚴重,并經常出現風沙天氣,嚴重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健康生活。
1.3水資源污染嚴重
經濟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造成的水污染是導致我國可有效利用的水資源不斷減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一方面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公眾的節水減污意識缺乏。很多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出來,一部分滲入地下,導致了地下水資源污染,另一部分流通到河流湖泊中,導致地上水資源污染。
1.4水資源浪費嚴重
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對于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是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這就導致在水資源嚴重匱乏的情況下,浪費現象依然嚴重。尤其是在工業用水方面,工業生產對水資源的消耗量大,但是其利用方式卻非常不合理,缺少相應的水循環系統,極大的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1.5管理體制落后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新體制的形成,傳統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有著嚴重滯后性,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導致在農業生產、工業生產以及人民的日常活動中對水資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并造成了極大的水資源污染。還有在工業發展模式的管理上,普遍存在監督措施不到位,執行力不強等問題,導致工業單位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水資源浪費和污染問題。
2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措施
2.1降低工業污染和浪費
降低工業污染和浪費要從以下3個方面出發:①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并極力促進產業模式的轉型,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源。②加大政策監督力度,相關部門要制定完善的節水減排方案,根據水環境容量和水質的自凈能力,制定最高排污量,對于違規超標排放現象要進行嚴厲處罰,要求各個工業單位貫徹執行,并大力推廣現代化的凈水設備,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經過處理之后再排放。同時,鼓勵工業單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③充分發揮公眾和輿論監督作用,鼓勵市民和媒體對于發現的違規排污現象積極舉報。
2.2減少生活污染和浪費
①提高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效率,增加水污染防治投資,加快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并確保設施的正常運行,盡快使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②禁止向河流湖泊中排放生活垃圾,對于這種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并完善垃圾中轉建設。③提高公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
2.3控制農業污染和浪費
鑒于農業發展造成的水資源污染和浪費現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①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因為傳統農業種植主要依賴于化肥和農業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是眾所周知,化肥和農藥不僅會對土地資源造成破壞,還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長此以往,不利于我國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推廣生態農業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②加強對畜禽養殖業污染物的管理。畜禽業養殖是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長期以來,對于動物糞便的處理方式都比較盲目,對水資源造成的污染問題逐漸顯現出來。通過在農村推廣畜禽—魚塘—果林的循環模式,能夠在減少污染的同時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③為了降低農業活動對水資源的浪費,需要大力推廣滴灌和噴灌等新型灌溉方法,改變傳統的漫灌模式。不僅能夠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還可以提高灌溉質量,幫助農民提升糧食產量。④加快農村下水管道的建設以及公共垃圾中轉站建設,實行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
2.4加強對水資源調度的監控
通過加強對水資源的調度監控,并結合各個地區的水資源占有量,能夠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調度方案,從而提高水資源分配的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過度開發使用。建立起一個以信息系統為基礎,以綜合數據為紐帶,以水資源的運行調度為核心的全程監控系統。該系統包括水情信息系統、防汛指揮調度系統以及基礎水文數據庫系統。利用該系統,可以保證對水資源調度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高調度工作的穩定性和有序性。
2.5建立節水導向型管理模式
為了促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進程,需要通過完善和創新當前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突破以往的管理瓶頸,全面實行定額用水和計劃用水制度,并制定工業生產單位和日常生活排污總量標準以及相應的處罰措施,加強監督和執行力度。首先,要根據該地區的日常用水需求總量,制定需求管理模式,根據需水量來控制水的輸出,合理調節用水結構,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因為這樣能夠提升人民的節約意識,在日常用水活動中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效果,改變傳統的用水方式,在降低水資源浪費率的同時滿足需社會的用水需求,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增加資金投入,完善供水機制以及各項工程配套設施,避免在供水過程中出現的水資源流失,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3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水資源對保證社會穩定發展人員正常生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水資源人類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隨著水資源污染和浪費現狀的加劇,原有的可有效利用的水力資源正在逐步減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威脅。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大力推廣各種節水措施,并完善各項政策法規,加大對工業生產單位的生產監督力度,從而減少污染源的排放量,保證干凈水源不受到損壞。同事,更要提升國民的水源保護意識,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仲躋宏.淺談水資源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06):1830.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李慶林(1961-),男,福建龍巖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文水資;黃春花(1975-),女,贛州石城人,助理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6-01-12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3-0157-02